第24章对苏若雪当头棒喝
“苏科长。”王强在苏若雪面前站定,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走廊的嘈杂。
苏若雪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被更深的怨毒和防备取代。
她挺直脊背,下巴微抬,试图用惯有的刻薄来武装自己,“怎么?王副主任?刚得了市领导的青眼,就迫不及待来我这个手下败将面前炫耀了?还是觉得课堂上让我难堪还不够?”
王强对她的嘲讽置若罔闻,目光平静地直视着她,开门见山,“炫耀?没那个闲心。我只是想问问你,苏若雪,你觉得支撑你走到今天,站在这里,靠的是什么?”
苏若雪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怔,随即冷笑,“靠什么?自然是能力和资历!你以为谁都像你,靠撞大运救了领导,再临时抱佛脚啃几本书,就能一步登天?”
“能力和资历?”王强重复了一遍,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近乎怜悯的弧度,“好,那我们就说说能力和资历。”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种洞穿一切的锋利,
“能力?课堂上那个案例,你引用的理论、模型,都是教科书上的常规套路,看似花团锦簇,却连最基本的地质构造风险都没触及核心!你所谓的能力,就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再漂亮的理论也只是空中楼阁!你扪心自问,青石峡管涌爆发前,你的能力在哪里?是精准预警了,还是拿出了有效方案?你的能力,就是事后散布谣言质疑真正解决问题的人?”
苏若雪顿时一愣,想要辩解,“你……我……”
“资历?”王强不等苏若雪反驳,步步紧逼,“规划科科长的位置,坐得够久就是资历?坐在那个位置上,除了按部就班地盖章、挑刺、搞点小动作打压异己,你又为清源县的水利事业做过几件真正有分量、经得起专业推敲、对得起下游百姓身家性命的实事?你的资历,就是混年限、论资排辈、拉帮结派?”
王强的每一问,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苏若雪赖以立足的根基上!
苏若雪的脸色极度难看,嘴唇剧烈地哆嗦着。
她精心修饰的妆容,也掩盖不住那份被彻底扒开伪装的狼狈。
她想反驳,想用更刻薄的话回击,想强调她的学历、她的职位。
但喉咙里像是被堵住,一个有力的字眼也吐不出来。
王强的质问太锋利,太直指本质。
将她那点引以为傲的资本剥得体无完肤。
只剩下空洞的“规划科科长”头衔在风中飘摇。
“我……我是……”
她徒劳地张着嘴,声音艰涩而微弱,眼神里充满了被彻底看穿的羞耻和恐慌。
看着苏若雪这副支支吾吾、连自己都无法说服的狼狈模样。
王强眼中最后一丝情绪也褪去,只剩下疲惫和一种近乎悲悯的洞察。
他缓缓地、清晰地吐出那句早已准备好的话,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的重量。
仿佛是对眼前这个女人,也是对这场无休止内耗的终极诘问。
“苏若雪……你累不累?”
这句话,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苏若雪浑身猛地一颤,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精心维持的骄傲外壳瞬间碎裂。
她猛地低下头,长发垂落遮住了,瞬间惨白如纸的脸颊,和那双瞬间失去所有光彩。
只剩下巨大空洞和迷茫的眼睛。
巨大的屈辱感和一种灭顶的窒息感攫住了她,让她几乎站立不稳。
“在县里斗,在市里还要斗?”王强向前逼近半步,目光锐利如刀,直刺她的眼底,“你盯着我,处处给我使绊子,真的是在刁难我王强这个人吗?”
他微微停顿,音量没有提高,语气却陡然转冷,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残酷。
“你是在成为第二个陈涛!”
“陈涛”两个字像惊雷,炸得苏若雪浑身一颤,脸色瞬间煞白。
“张立明把你捧到这个研修班,你以为是为了什么?”
王强的声音带着毫不留情的剖析,“是欣赏你的才华?看重你的能力?不!他只是需要一颗新的、更有用的棋子!一颗能替他冲锋陷阵、替他扳倒我王强的棋子!你在这里学到的每一点知识,思考的每一个问题,最终都会被他扭曲成攻击我的武器!”
他看着苏若雪瞳孔骤缩,继续无情地撕开那层遮羞布,“你进步了,是他棋盘上更有分量的筹码;可你要是摔下来,就是第二个陈涛!一个随时可以抛弃、用来顶罪的弃子!就像他现在急于和陈涛撇清关系一样!你真以为他会保你?他只会保他自己!”
“他张立明是真想让你进步?他只想让你成为他权力的延伸,一个对抗我的工具!一个随时可以牺牲的卒子!”
王强的目光如同探照灯,照得苏若雪无所遁形,“苏若雪,你什么时候才能清醒一点,为自己想想?想想你的专业!想想你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是为了什么?想想你的前途!难道就甘心一辈子绑在张立明那条早就千疮百孔、迟早要沉的破船上,跟着他一起陪葬吗?”
“我王强行事……”王强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坦荡的力量,“对得起这身制服,对得起江河安澜的责任,对得起下游千千万万百姓的身家性命!我走的是光明道!你呢?”
他最后深深看了苏若雪一眼,那眼神里充满了失望和一种近乎悲悯的质问,
“你的专业、你的能力、你的前途,就只值张立明许诺的那点蝇头小利和一个随时可能被收回的虚名吗?”
说完,王强不再看她一眼,仿佛只是掸掉了一粒碍眼的灰尘。
他说完便走进教室,拿起自己的笔记本和水杯。
随即转身,步履沉稳地离开,留下一个挺拔而决绝的背影。
教室外的走廊,一片死寂。
苏若雪像被施了定身咒,僵在原地。
王强的话,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她的心上。
将她精心构筑的心理防线,灼烧得千疮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