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染坊
石坚原是个孤儿,后来由元家收养。
元家有个女儿,比石坚大两三岁,唤做元青娘。石坚从小颇受她照顾。
随着少年年纪渐长,他对元青娘的感情,早已不是简单的姐弟之情。
后来元青娘到了议亲的年纪,元家二老请了媒婆相看人家。
媒婆说彬县的陶家家底丰厚,虽然要远嫁,但也是一桩不错的亲事。
元家只有一个小染坊,家境与陶家相比是差了一截的。但陶涧不介意,说是看中了青娘的人。
那时婚嫁,都说要“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元家二老见陶家诚意甚足,陶涧本人又是器宇不凡,便同意了。
婚事敲定,石坚大受打击,想着自己身无长物,身份也是有碍,心灰意冷之下,他便离开元家远遁西域行商。
七八年后,他成了腰缠万贯的大商,再回故土,却听说元青娘三年前就因病去世了。石坚见到的只有一堆被陶涧送回的遗物,元家二老一直好好留着。他挑了一串布帛风铃,从此随时携带。
伤心之后,起初他并没有怀疑元青娘的死有什么不对。一次偶然机会,他遇到了之前陪元青娘嫁到陶家的丫鬟。那丫鬟说在元青娘死前,她被人栽赃偷了陶宅的东西被撵了出来。
这丫鬟是元青娘唯一从娘家带过去的人。栽赃,撵人,孤立,石坚感觉元青娘的死没那么简单。
为了查明真相,他故意接近陶涧,主动为他牵线搭桥介绍了不少西域的生意。
可时间过去太久,他费劲心思也没查到什么。这事成了他心里解不开的一个结。
那次进京行商,他在酒楼撞见了秦严,心念一动,打起了六扇门的主意。
林汐终于明白为什么石坚要绕这么大个圈子。先不说十几年前的事本就很难查清,单凭石坚没有任何证据,只是主观猜想,无论报到哪个县衙去,估计都会被赶出来。
“那你在陶涧的院子里撒面衣做什么?”阿翔当了一段时日的捕快,脑子比之前灵光许多,听到这里也反应了过来。
石坚冷然道:“若做了亏心事,见了这些鬼东西总会忍不住心虚的。人一旦心虚,就容易漏马脚。”就算他看不出破绽,可同在陶家的秦严等人就不一定了。
秦严拧着眉,默然不语。这种情况,最好重验尸首,否则连死因都不知道。但目前为止,只有石坚的几句臆测,是不是确有其事还未可知,师出无名,即使是六扇门也不能随意乱翻别人的坟啊。
林汐却是眼珠子转了转,突然问了一句:“元青娘会染布吗?”
“会,”石坚点头道:“元家有一本祖传的《雪宦谱》,记的都是染布绝技。”
林汐想了想,对他道:“那串布风铃,再给我看看。”
虽然不知道元青娘用了什么办法,让栀子花留香如此之久。但若是猜得没错,那串淡黄风铃,就是用栀子花染成的。
既是精通染技,她为什么要用容易褪色的栀子花染布做风铃呢?
十几年前的布料,免不了有些朽了,布面上起了白色斑点。
不对!林汐掰开布条仔细瞧了几眼,与其说是斑点,倒不如说是残缺的笔画。这串风铃一直被石坚珍藏,少见日光,虽少不了褪色,但终究是没褪得那般干净。
“石兄啊,你的这串风铃,只怕我是要拆了。”林汐道。
石坚一脸不解,秦严却是明白了:“布上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