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大将之风
第113章大将之风
天一日凉过一日,而西北却是一瞬入冬,毫无缓和过度,西北民风彪悍,漠北军战力极强,即使是骁勇善战的赵家军也不能尽占上风,故而赵钰开始在西北经营起来,组织当地百姓开垦荒田,为打长久战,准备‘高筑墙’‘广积粮’……他这热火朝天的打仗屯田,落在漠北军眼里,这是要长期驻守塔里木。便是在这样局势僵持,但是风向是往北,赵钰一点点将漠北军驱逐回去,也一点点收拢被侵占的城池时,潼川失守的消息如野火突燃,瞬间传遍了各个州府城镇,传回京师,连最远的岭北也不例外。
西番军没有突破江南的防线,暗中把矛头对向了陇川,且在曾经盘踞陇川的明王余党的帮助下,靠着熟悉的城防布局和地形战,轻而易举就夺取了潼川。
秋意沁凉,寅时天光暗淡,户部衙署的灯火彻夜未熄。
兵部江尚书与原户部杨尚书后调任为吏部尚书的杨尚书一道出现在门口,两人各自都拿着新收到的邸报、急函,匆匆扣响了房门。
“进来。”很快,里头的人就应了门。
两人推门而入,便看见提笔沾墨的王漾头都没有抬,只专注的写着什么东西。
夜深露重,他披着墨色氅衣,眉目清冷如霜。
“王相,陇川急函,塔里木军报……”
“挑紧要的先说。”王漾笔锋不停,声音清寒透着镇定人心的力量。
江尚书和杨尚书双双松了松神,然后一前一后开口,“潼川失守,西番军全部兵力转攻陇川,蓝耘紧急调度兵力匆促应对,却是不敌……”
“镇北王自三月前大捷,生擒两员漠北军悍将,后一直修整,直到三日前召集十万兵马突袭漠北军大帐,他集齐万人弓箭手,将漠北军逼退了五十里地……后又率轻骑兵多番侵袭,打击漠北军士气。”
两个消息简直是坏与好的两端,赵钰在前头打的漂亮,后方却一塌糊涂,被人包了底。
西番军攻伐陇川,扩张领土的目的并不是最大的,真正的企图是斩断赵家军东西方向的军资输送通道,将赵钰摁死在塔里木。
这事简而化之就是周新璋为赵钰打通的运粮通道,在蓝耘手底下丢了。
赵钰再度陷入曾经一样的困局,只是这次抵着他后背的刀尖是西番军。
王漾停了笔,赵钰是真正的将帅之才,没有他打不赢的仗,可困在笼子里的兽,再厉害也是困兽。
潼川失守,陇川危矣,蓝耘必不能再用,只有一个真正能聚拢陇川之地的人心,能平息陇川之地的惶恐与民怨的人,这个人还得是个将才,能正面迎战西番军。
其实王漾心里早已经有了答案。
而只存躯壳内里空荡杂芜的京师挂着王都之名,也行使不出调度权。
“江南什么动静?”王漾问。
江尚书摇了摇头,“陇川军情最先传到的必定是江南,可他们毫无反应。”
白前此人深不可测,也非常顽固,不管外头怎么乱,怎么打,他就护住江南的一亩三分地,把控的死死地,西番军连年强攻都不得而入,可见这防守是多么厉害。
而曾经王漾对赵青檀说过,可为赵钰谋定江南,后来他依诺对赵钰进言谏策,提出江南要从内攻破,破一人而下一城,这个人就是白前。
“我知道了。”王漾垂眸沉吟之时,等的焦急的杨尚书主动道:“可要去信江南?”
“五月时去信白前,湖广夏讯之事,他迟了一个多月才回了一封信,说的冠冕堂皇,却一分钱不肯出,”江尚书话中带着怨气,“便是朝廷的诏令也是阳奉阴违,还要去信作何?”
两人一时都犯了愁,军情紧急,若是赵钰折在西北,后果不堪设想,怕是岭北的防线都要全盘崩塌,而好不容易平稳的京畿、淮南、湖广等地又要迎来动、乱。
王漾沉默了片刻,重新取了折子阅看,“去召集文武大臣议定此事,我稍后便来。”
江尚书和杨尚书都有些诧异,自打赵钰把京师重又交给王漾,他几乎是事事都当场决断,今日这样还是头一回。
……
豫州。
一封密信送至赵青檀的手头,她尚且带着朦胧睡意就看见雪茶和剪春双双沉重的脸,等知晓密信内容,脸色也沉了。
“若信中所说属实,蓝耘分明得了密报却没有第一时间调兵支援潼川,累及潼川失守,伤亡将士与百姓五千人不止……”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蓝烈老将军得知潼川被围困,为了挽救局面,又冒然带兵前去支援,被西番军埋伏的骑兵伏击,中箭跌落战马,命悬一线……”
雪茶语气冷静,分析一番得出结论,“这对父子但凡有一个冷静理智的,也不至于落得今日局面。”
蓝烈老将军是赵青檀的父亲未封侯时就一起作战沙场的好兄弟,想着这位曾经永昌候府的老人如今命在旦夕,赵青檀眼底浮现浓浓的伤感。
“郡主,眼下最要紧的是如何兵驰陇川,不叫西番军图谋得逞。”
赵青檀听了这话,看向雪茶,点了点头,“我知道。”
周新璋已经养好了伤,这日他也接到了一份密报,里头装的却是一封血书,写信之人是曾经的蓝耘麾下小将军,名唤孙廷传,淮南人,在周新璋领兵从岭北南下驰援时主动请缨跟着他的,后来周新璋发动水战大破陇川军夺回豫州时,孙廷传在水战上表现出非常大的天赋,被周新璋赏识提了军衔。
这人是赵家军出身却甘心追随周新璋,被赵钰指派留在陇川重回蓝耘麾下后,虽心有不甘但是也没有怨言。
潼川的守将就是孙廷传,潼川失守,他万死莫辞,写下绝壁书信托付给心腹之后,毅然决然赴死,与潼川百姓共存亡,此次攻伐潼川的西番军将领是梁帝本人,他有爱才之心,尤其是孙廷传这样年轻的小将,于是派人在城楼下喊话,可以不杀他,只有归顺他梁国。
孙廷传却坦坦荡荡的大笑道:“生是赵家军,死亦赵家魂,我孙廷传无名之辈,却绝不堕赵家军名,尔等竖子,来战吧!”
“孙将军万箭穿心卒于战场……”送信之人讲述到这儿已经泣不成声,跪在地上悲戚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