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若有一朝
第114章若有一朝周新璋捏着信,仍在看着,又听跪在地上的孙廷传亲兵哽咽磕头道:“在西番军突袭之前我家将军给蓝将军送过密报,从陇城到潼川,走得快至多一日路程……”
若是蓝耘当机立断能发兵援助,而不是在潼川失守之后,再领兵前来反中埋伏,局面必然是截然不同的。
“可直到城破,我们也没有等到救援……”孙廷传亲兵双眼发红,声音愤慨而悲凉,“潼川虽失,但城中大半百姓被转移护送离开,我家将军战至力竭而殉城,事到如今,我们也不求功,不扬名,只求公道,让我家将军英灵安息。”
“周将军,我等也不知道血书所写内容,你若是怀疑我等身份——”
“我信。”周新璋站了起来走到他跟前,将人扶起来,“且信上说,你也是一员可以作战领兵的千户长,你家将军让我收下你……”
听了这话,孙廷传的亲兵一声悲呼,九尺男儿潸然涕下,惹得齐善武鲁连海等人都于心不忍,纷纷叹息。
陇川本来不是个好管辖的地方,如今又遭西番军肆虐,民怨沸腾,孙廷传手写的血书没有直言蓝耘过失,只是将事情尽数说清楚,他选择让亲兵找周新璋,也是侧面反应了,他不信蓝耘,也对委任蓝耘坐镇陇川的赵钰失望……这位年仅二十余一的小将原本还有非常长远而不平凡的未来。周新璋思及此处,亦是非常痛惜。
而蓝耘没有守住陇川这得来不易的要塞之地,是他不可饶恕的罪过,何况还牺牲了这么多将士的性命,连他父亲蓝烈都搭上了。
周新璋想起曾经他跟过一段时间蓝烈,作为他的一员先锋,共过患难,想到那样一位豪爽憨实的老将竟然马失前蹄……他的眼底一闪而逝的伤悲。
事已至此了,情感什么都是次要的,该如何走下一步才是关键。
周新璋道:“老七,通知千户以上级别的将领前来议事。”
“是。”齐善武应道,随即就飞快的出去了。
西番军号称‘秃鹫大军’,意为高原猛禽,擅长袭击,周新璋与西番军交手两次,两次都完胜,可这绝不是他可以掉以轻心的理由,打仗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他第一次交手是‘借刀杀人’,利用了前明王手底下陇川军的,第二次交手是与赵钰前后夹击,打了个出奇制胜……
“西番军占据潼川之后,马不停蹄的转攻下一城,蓝耘虽顽强抵抗,整合兵力守住了陇城,但是赵家军在塔里木东西向的运粮通道已经断了。眼下西番军也只出动了突袭军,由羌族统领古尔拓率领,他们的主力大军还未抵达,而我们眼下只有五万人,该如何应敌?”
周新璋的问题一出来,满堂都静了下来。
“将军,属下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须臾,一个名唤曹文昭的千户先开口了。
“说。”
“陇川本来就是我们打下来的,当时镇北王要让蓝将军守陇川,我们都是不服气的,起初大家都想提意见,但是将军你说要回淮南,那我们也就没什么可说的,自然是跟着将军,去哪都一样,现在想想,倘若当初是将军镇守陇川……”曹文昭说到这里,停顿了下,什么意思大家都听的懂,“我们也不是马后炮,更不是怨怪镇北王,只是现在陇川落得这个境地,失了潼川要塞,害死了数千将士与百姓,这个过失总要有人担。”
赵钰人在塔里木打着仗,大后方的事情他是管不上了,纵然当初决策有错,也不是主要责任,真正要追究的只有蓝耘一人。
曹文昭把这个事摊开来说在前头,就是要问下一个问题:“而我们再次去陇川,若是成功收复,是不是陇川以后就归属将军管辖?”
不会让他们流血流汗的打下来又拱手让人吧?
“就是,这个事情还得先说清楚……”有人附议,也有人早就想说了,直接符合道:“将军,我们是赵家军,更是周家军!”
“当初以一己之力打通东西要塞通道的人是将军,可不是赵家军其他人。”
“眼下要紧的是夺回潼川——”
“潼川是要紧,但是我们的想法有错吗?”
周新璋看着他们,一个个竟然先吵起来了,他背手在身后,站在案前,看着议事堂内挂着的舆图,他不由想起那日,他问赵青檀有什么愿望。
“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可要做到太难了……光想想就是沉重而漫长的征途。
可路在脚下,行则将至……还有什么好思虑的呢?
他要以江山为聘,娶她为后。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片刻,周新璋慢慢的收回视线,扫过堂内的每一个人,然后郑重开口:“诸位心中所想,我也知道。”
霎时间,静若闻针,所有人都紧张而期待的看着他,只有早就心里有底的齐善武神情正常,鲁连海都下意识的站了起来,闭气凝神的看着周新璋。
“其实我从未想过未来要做什么,今日愿意说这句话,也是迫于时局。”
若是他再不表态,也是寒了追随者的心,群雄逐鹿,哪个男儿没有野心,要不是为了封王拜相谁要为你冲锋陷阵?谁要用命来博?
其实大家走到今日都是有打算的,其实站在这儿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想。
他们不是赵钰的亲兵,也不是赵家军里最有资历的那批人,更不是最有能力的那些猛将……但是他们敢想敢搏,所以才会从赵家军里转为周家军,做他周新璋的第一批亲兵,其中不乏一些曾经的红衫军降兵,陇川军降兵,他们认识周新璋更多于认识赵钰,所以他们就更倾向于追随周新璋。
如今在曹文昭带头说到这个地步,周新璋只能亲口说出来,与众人坦诚相告。
“若有一朝,我能带领众位攀得高峰,一定尽我所能守好每一寸疆土,一定将黎明百姓江山社稷扛在己身,不负众望,不辜一人,天下为重,万民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