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血降
血降
话说谢婶的糍粑都做得差不多了,正放在锅里蒸着,老远就闻到香味儿了。老人坐在门口朝里头叫了声,谢婶走出来。
“妈子,怎么了出啥事儿了”谢婶听到声音从屋里擦着手快步走出来。
老人指着正在向这边走来的殷煜和墨如枫:“啊!啊!”
谢婶松了口气:“妈子您别一惊一乍地,吓得我啊。”
等墨如枫和殷煜站在谢婶面前,老人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只是身子骨太脆,没站稳。
“妈子!”
还好殷煜手快把老人扶稳了。
老人表情惊恐地双手乱挥,用方言话嚷着什么,殷煜和墨如枫没听懂,殷煜松开手,谢婶尴尬地抱着老人安抚。
“妈子您别怕,他是三儿啊,您这是怎么了不要吓我啊!”
墨如枫说:“看来我们不走也不行了。”
谢婶把老人扶进屋里,给老人倒了杯水后听到这话就回过身来:“要回去了吗”
“有些事要处理,”殷煜说,“婶儿,这两天打扰你们了。”
“不打扰不打扰,那么客气做啥,难得你回来一趟,”谢婶笑容和蔼,“我这就给你们把糍粑装上,带回城里吃,要是不嫌弃婶儿的手艺粗糙,让你们同事也尝尝。”
殷煜没拒绝:“好好好,那麻烦婶儿了。”
“不麻烦不麻烦,很快。”说完急匆匆地进了厨房,老人颤颤巍巍地跟着她身后。
墨如枫看向殷煜:“你长得是有多人惹人讨厌连老人都不待见你”
“我讨厌么。”
“你是不是做了太多缺德事”
“……”
“不然怎么老惹上麻烦事。”
“再说我自个儿回城。”
墨如枫:“白眼狼。”
殷煜嘴角扬了扬。
等谢婶将糍粑装进塑料袋后递给殷煜:“三儿,糍粑我分了三个小袋,要是觉得好吃就多回村来看看我们。”
“行。”殷煜接过烫热的糍粑,谢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墨如枫想着要离开了,索性就把事儿问清楚:“婶子,我想问些关于村里那条江的——”
话完没说还,谢婶脸色大变:“我也不怎么清楚,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咱后人就知道不能随随便便去江边。”
闻言墨如枫看了一眼殷煜,又问:“是不是江里有东西”
这回谢婶眼珠子瞪大老大,像是被惊骇到了,把他俩拉进屋里来,掩上门,慌忙问:“孩子,你们老实告诉婶儿,是不是去江边了”
殷煜开口:“去过了。”
谢婶一拍大腿:“我不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你俩别乱跑吗怎么不听话呢!”
从谢婶的态度看来村里的人都知道江里有东西,并且那是个禁忌,不能靠近,更不能谈论。
谢婶儿左顾右盼,像是在寻找什么,最后在土灶上方扯了一小把柚子叶,沾了些米水就往墨如枫和殷煜身上撒,嘴里还念叨着:“灶君保佑,灶君保佑,牛鬼蛇神不得造次,速速离去,速速离去……”
这是民间驱邪的方法,在赵国的时候墨如枫也见过百姓用这种简单仪式去除霉运赶走邪祟,但是从没修过道的人口中说出来其实没有什么效果,只是心理上的一种安慰。
等谢婶觉得“仪式”完毕了,语重心长地说:“行了,早点回去吧,再晚回去天就黑了,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你,三儿,是你开的车吧”
“嗯,”殷煜点头。
谢婶从兜里摸出一指粗长的小瓶儿递给殷煜:“这是咱村里用来提神醒脑的膏药,村里的老郎中弄的,很管用,累了的时候拿出来闻一闻。”
“谢谢婶儿。”殷煜接过来,“您给我这么多好东西我没啥能给您的。”
“见外话,”谢婶笑眯眯地,把柚子叶和装米水的大碗搁一边去,送殷煜和墨如枫出门。
看着渐渐开远的小车,谢婶还对车子离去的方向挥了挥手,这才转身想回到屋子里,刚好老人从屋子里走出来,差点儿和谢婶撞一块儿了。
“哎哟,妈子,您可要小心点儿,走慢些。”
老人躲在谢婶身后朝着渐渐走远的车子张望:“走……走……”
“人走了,回城里去了。”谢婶扶着老人说道。
老人哑着嗓子:“好……真好……”
谢婶说:“妈子,三儿——”
老人浑浊的眼珠子一瞪:“他不是!”
谢婶:“……”
车子驶出乡村小路后上了二级公路,路上阳光正好,路边随处可见的小黄花开得正灿烂,藤蔓向四周缠绕。
墨如枫看向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