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防人之心不可无 - 我的“虚拟恋人” - 文炎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7章防人之心不可无

温照原在街边左等右等,等不到人,看看时间,已经是六点四十五。

这家酒廊开在江滨市最高的大楼顶层,在大楼旁边,是蛮有名气的酒吧一条街,里面清吧、夜店都有,不过现在基本还没到夜生活开始的时间,来来往往的人不多,附近的本地特色连锁饭店倒是摩肩接踵,拥挤不堪。

温照原有点纳闷,给余行郡发消息,问他到哪儿了,没有收到回复,就决定自己先上楼去。

这大楼实在太高,坐电梯去顶楼都要好久,温照原还有点惴惴不安,到了83层,一眼看见酒廊低调又不失奢华的大门,想再等一下余行郡,握着手机在外面逡巡了两个来回。

又等了几分钟,终于等到一条消息,余行郡跟他说:

“有急事绊住了,到点儿你先进去谈,有几个原则,拿不准的条件先不要答应,让签什么合同也不要当场签,我这边结束马上坐地铁过来,一切等我到了再说,能做到吧?”

“好的。”温照原回复。

这时候,门口还有两个穿晚礼服的美女在换着角度自拍,侧后方站了个男人,用手机对着她们也在拍照,乍一瞧,感觉三个人好像是熟人,但温照原进门时多看了几眼,见那男人拍完照,拿着手机去给美女们看,女生回头诧异地瞄他一眼,没有搭理,似乎并不认得的样子。

那男人长得高,黑,胖,不是可爱的圆乎乎的胖,而是多少带点凶相,穿的还是颜色饱和度极高的潮牌,脸上倒是笑着的,但和顶着个猪头也没什么区别,往人旁边一站,难免叫人害怕。

女生们见他来搭话,都不想理,往另一边躲,他却穷追不舍,还非要和人家合照,温照原走进了酒廊大门,又折返回来,拍拍男人的肩:

“你好,”他说,“她们不想跟你合照,”

猪头男没想到竟然有人敢多管闲事,扭头一看是个瘦瘦的小帅哥,很轻蔑地嗤笑一声:

“哎呦,我说哪儿来的小孩儿啊,上一边玩儿切,去去去去去——”发出难听的驱鸡赶鸭的声音。

“她们不想跟你合照,还有,你刚刚未经同意拍了她们的照片,请你现在删掉。”温照原丝毫不怵,挺直了背,跟几乎有两个他那么宽的猪头男对峙。

他平时性格温吞,是因为看得开,觉得人生中大部分事情都很无所谓,但一遇到有失公平正义的事情,尤其是欺凌弱小的恶事,也不失挺身而出的勇气。

他暂时吸引了男人的火力,两个女生暂时得以脱身,去店里找了安保人员过来。

能在江滨市中心开这种店的老板,一定也是当地有点势力的人物,见穿制服的人来了,猪头男不敢再横,只是深深地看了温照原一眼,好像要记住他的脸似的,给予一个饱含威慑力的恐吓。

温照原没有给他眼神,直接进了大门,对前台的侍应生说了卡座号,侍应生恭恭敬敬弯着腰,把他往vip区领。

这家酒廊的最低消费标准很高,里面觥筹交错的男男女女,有谈生意的商务人士,有喜欢清幽环境过来小坐的有钱人,也有单纯为了出片精心打扮来拍照的网红明星。整体空间里的人看起来不是很多,卡座的私密性又强,昏暗的基础照明、错落有致的隔断屏风,遮挡来人视线,仅余时而浮现的衣香鬓影,在幽深的幽深处闪动。

温照原跟着侍应生,亦步亦趋,生怕跟丢,不知道走了多久,才到了vip区,又转过几个弯,侍应生在一个半开放的包厢门口止步了,示意:就是这里。

温照原进门,一个穿衬衫,戴黑框眼镜的男人立刻迎上来,好像是在此恭候已久,殷切地伸出手来握。

是吴总的助理何晓伟,一个看上去就很正规的男人,穿着也正规,言谈也正规,他把温照原引进来,介绍沙发上的男人:“这就是我们吴总。”

吴总也站起来,与温照原握手,让他不要拘束,随便坐,放轻松。

这包厢位于酒吧的最西端,有整整一面是落地窗,沙发正对着窗,可以俯瞰江滨市市区的夜景,但说实话,这夜景也非常一般,被路灯照成暗黄色的主干道纵横交错,各种高层写字楼上密密麻麻漏出方形灯块,里面是无数正在加班的牛马,想一想就觉得十分可怜。

吴总倒还挺随和,五十多岁样子,穿个绿色的polo衫,已经喝了点酒,等温照原一坐下来,就开门见山,说我这个人,是有艺术理想的,我投资的商业电影,已经太多了,投一部爆一部,你这个片子,赚不到钱也罢,我们一起来玩点实验性的,好玩的东西。

他规划好了,这片子拍出来,先送去各种短片竞赛冲奖,如果铩羽而归,就好好包装一下,放到自媒体上花钱投流,你这个有点冷幽默的怪怪的寓言故事,估计在网上还是有一定受众,如果能火起来,就继续拍,做成系列短片,未来或许可能会发展成一个大ip。

随着谈话的深入,对“未来”的憧憬徐徐展开,包厢里的气氛也慢慢轻松起来。温照原也讲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还带了参赛投稿之后继续细化出来的一些视觉概念、背景设定,想拿给吴总看看。

但吴总把他的笔记本放到一边,说这些细节的东西先不考虑,你的本子很有意思,有想法,有情绪,但缺少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欲望。

他说:“拍电影,本来就是要满足观众的欲望,无论是一种‘看的欲望’,还是对故事,对戏剧性的欲望,你作为表达者,自己都感受不到欲望,还指望能满足观众什么呢?”

他还说:“小温,我今天见了你,觉得你这个人有个特点,你太平静了。你应该知道,电影这种媒介,自有表现上的优缺点,它擅长表现运动、冲突,不擅长表现平静,如果要观众喜欢,你得想办法让你要表现的内容和电影这种形式,和它专属的语法匹配起来。”

温照原有点信了他说他是有“艺术理想”的话,因为这些抽象的意见说得就很像个惯于务虚的大学教师,让人听得一愣又一愣。

而且,这评价其实和导师给过他的那些很像,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淡人拍不好电影”。

他知道,要想拿到投资,是得按照资方的意见对剧本做些改动,于是很虚心地请教:“吴总,那您看这剧本具体要怎么改才好?”

这时候,吴总却开始话锋一转,劝他喝酒了。

“你想知道怎么改?我教你个方法,搞艺术嘛,需要酒神精神,会狂欢,会失控,才能有灵感。我们古代的诗人,你说说有哪个写得好的不喝酒?19世纪欧洲人,也是喝苦艾酒嘛,才有那么多绝世名作。我跟你讲啊,小温,干这一行,不能太乖了,你这么平静,想不出什么好点子的,咱们喝一点,再聊,再碰撞火花,来干了!”

他话说得豪爽,一仰头,玻璃杯见底,倒着向温照原展示一下,伸手示意“该你喝了”。

“虽然但是,”温照原踌躇一下,没接过来,犹豫再三,还是说了:“古代的酒受制于酿造技术度数比现代酒要低很多,现在的饮酒概念似乎不能与当时相提并论,至于19世纪的苦艾酒也催生过很多精神问题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所以后来——”

他有点紧张,语速很快,但没说完,吴总摆摆手,示意何助理走上前来。

何晓伟点点头,拿了瓶颜色鲜艳的果酒,倒入300毫升容量的玻璃杯,递给温照原,说:“小温先生,您的顾虑我们也想到了,特意准备了果酒,只有3.7度,请您喝这个。”

吴总笑话他:“你这人,我还真没见过哪个搞艺术的不会喝酒的,怎么?怕我们欺负你啊,没有的事没有的事,这果酒连我85岁的女儿都能喝上三瓶的咯。”

一时间,温照原感到很混乱。

85岁之前,在家里,家长对于“酒”的态度是严防死守,绝不可能让小孩沾到一点,耳提面命的也都是绝对禁止在外饮酒。

20岁左右,在大学,大家搞创作,出去聚会,或者宿舍谈心,有时候也会搞点儿酒精当做调剂,谁也不会强迫谁,都当它是可有可无的,觉得不舒服就不会再喝的玩意儿。

可现在,即将在社会中独立,从四面八方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喝酒是一种社交的手段,是上进的阶梯,在成人的世界,有些事不是想不做就能不做。拒绝一场劝酒,是扫兴、呆板、没眼力见,是社会化程度差,活该被贴上诸多的负面标签。

从小接受的教育,和社会的真相常常发生龃龉,温照原觉得茫然,这时候却想起了余行郡说的:“有些事,只有喝了酒才好办。”

余行郡有经验,他说的话总不会错,温照原又看看手机,伸手把那果酒接过来,浅浅地抿了一口。

喝了一口,又一口,继续和吴总聊项目的事,已经聊到第一批款数额多少,钱是打到对公账户还是私人账户,但慢慢地,温照原觉得不对了,先是头晕,然后目眩,不像是3.7度的酒能够达到的效果。

他警惕起来,担心是对方做了不该做的手脚。

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能去安全的地方,拖延一下,等余行郡来就好了。

忍着越来越强烈的晕眩,他不动声色地环顾四周,这包厢虽然是半包围的,但私密性实在太好,外面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里头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