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关于未来的告诫
徐涛今天开班会显然是有备而来。他说的这番话有些在很早以前说过,有些不曾说过。今日此时,这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你们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老师们绝大部分时候只是教你们书本上的知识,而进了大学,教你们的不再仅仅是知识,而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帮助你们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和性格,教你们这些的人也不是老师,而是你们身边的同龄人,以及专业课程之外的学生会,辩论会,兴趣社团,英语角,图书馆等等……其实有心人稍微对比一下就知道,你们的初中或高中,某天若是旷了一节课,你们的老师大多是大惊小怪,批评教育通知家长等等,你们再回想一下你们的大学时光,不出意外的话,都旷过课吧?老师们点完名后计较过吗?平时出勤率占学科成绩的百分之三十,你们旷多少节课都没关系,反正期末考以后按规矩扣分,除此之外,专业课老师管过你们吗?”
徐涛冷笑:“很多人都说大学自由,是啊,旷课都没人管,怎么会不自由?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没人责怪,没人通知家长,更没人大惊小怪批评教育你们,多么自由啊。可是我告诉那些经常旷课的同学们,猜猜你们在那些老师们眼里,你们是什么?……你们是朽木,是烂泥,是未来社会精英们的垫脚石,我说得再难听点,你们已被老师们定义为‘弃子’了,知道什么是‘弃子’吗?就是一颗已经被完全放弃不再对棋局产生任何作用的棋子,为什么会被放弃?因为,你们首先放弃了自己!”
“连自己都放弃自己了,凭什么要别人对你们另眼相看?老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课堂上他们尽了本分,做完了他们该做的事,除此之外,他们对你们没有任何附加的责任和义务,你们不愿来上他们的课,好的,老师们还给了你们最后一个挽救自己的机会,那就是出勤率算入期末考试总成绩,记住,这是最后一个试图挽救你们的机会,若是连最后一次机会都视若无睹,活该你们被放弃。有些老师不喜欢上课点名,于是很多同学便理所当然的旷课,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呵呵,你现在再问问自己,这是占了便宜么?”
“不愿意学习,没人拿刀架在你脖子上逼你,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你们在老师的眼里便是成年人了,成年人必须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迟到旷课是你们自己的选择,老师不会再痛心疾首的批评你教育你,因为你们不是奶娃子了,你们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并且已经成型,无论你们的选择是对是错,后果都必须由你们自己承担……”
说完一大堆话,徐涛有点口干舌燥,端起自带的保温杯啜了口茶,呸的一声吐掉嘴里的茶叶末子,然后咂摸咂摸嘴,回味着嘴里苦涩的茶味。
下面的学生却有些喧腾了,今天徐涛的这番话很难听,可是……没人有勇气反驳,难听的话往往是真理,他们无法反驳。
很多有羞耻心的学生甚至慢慢涨红了脸,垂下了头。徐涛的话仿佛一支利箭,毫不留情地射穿了他们内心的阴暗。
何岩也垂下了头,双手在课桌下用力地攥紧。
脑子里一片混乱,耳边嗡嗡作响。班主任的一番话如同洪钟大吕,猝不及防地撞破了他对未来的一丝侥幸。
是啊,高中读得那么辛苦,老师总会说你们现在多辛苦一会儿,多坚持一会儿,到了大学就轻松了。
大学确实轻松了,何岩自己都数不清自己究竟旷了多少节课。可是这些轻松的背后,何尝不是自己放弃了积极的求学态度,用懒散换来了短暂的惬意?此刻回想起大学两年多的收获,竟然是一片空白,何岩心中不由有些慌乱了。
自己如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果真能在社会上立足么?
无尽的慌乱与懊悔,占据了他的心。
下面的学生窸窸窣窣窃窃私语,徐涛冷眼看着,嘴角浮起几许不知是嘲讽还是怜悯的微笑。
“对不起,话确实说得不好听,但请相信我并非有意讽刺你们,刚才那番话都是我的肺腑之言,忠言逆耳,愿诸位不要误会我的一番苦心。”
徐涛叹了口气,道:“你们很多人都知道,我其实也是这所大学毕业的,毕业后选择了留校当助教,后来攒够了资历,慢慢的当上了班主任,但你们不知道的是,我当年毕业后并不甘心这辈子只是一个教书匠,当助教时也偷偷摸摸去社会上找过工作,陪过不少笑脸,看过不少冷脸,那时我还年轻嘛,总觉得自己挺牛逼的,一脚踏出校门,我觉得我能征服世界,然而实际上呢?别人看我的目光大多数是嫌弃的,面试了几十家企业,最后还是灰溜溜的回来当教书匠。求职太难了,尤其是效益好的企业单位,求职更是难上加难……”
“那个面试时扔个扫帚故意试探人品性格的老梗咱们就不说了,事实上我没见过哪个企业面试时这么干过,人家面试官很现实,你们费尽力气在个人简介上添的东西大多数不会有人仔细看,他们只是很随便的扫一眼你的学历和专业,然后直接问你,你能给我们公司带来什么?是人脉?是资源?是业绩?好,这些你都没有,那么请问我为什么要聘你?别跟我谈什么梦想,我们要的是业绩,是效益,‘梦想’这种遥远的东西,等你有本事当上老总了,你再拿去忽悠那些刚出校门不懂事的廉价劳动力。”
徐涛带着歉意的笑:“抱歉又伤到你们的自尊了,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象牙塔里出来的高贵学子们,你们的学历高于全国百分之九十的普通人,可你们在企业人事资源部的面试官眼里,就是廉价劳动力。见过只有小学文化的老板指着硕士学历员工的鼻子骂娘的画面吗?见过一份普通打字文员的工作竟有无数硕士学历的人争抢吗?”
“我曾认识一个企业老板,企业的规模并不大,大约几千万的样子,老板小学都没读完便辍学了,摸爬滚打几十年终于功成名就,当上老总后,他最喜欢招的人就是高学历者,他招高学历者不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他身边常年带着一个博士学历的秘书,带着他出席各种酒会宴会,逢人便吹嘘他的秘书,他的秘书学历多么牛逼,他的秘书头脑多么聪明,最后话锋一转,你们看,如此高学历的博士最后还不是照样老老实实给我这个没读完小学的人打工。”
徐涛眼中泛起几许无奈:“我在一次酒会上见过那位老板和他的博士秘书,老板吹嘘过后,秘书陪着笑脸挨个儿给人敬酒,回过身找个借口上洗手间,在男厕所里,博士咬着牙偷偷流眼泪,想哭都不敢发出声音,发泄情绪后打开水龙头洗了把脸,狠狠抹去了脸上的水珠和泪珠,对着洗手间的镜子努力挤出笑脸,维持着这张无奈心酸的笑脸继续奉承迎合那些文化不高的老板们……”
教室内一片寂静,同学们被深深震撼了,茫然无措地盯着徐涛,这一刻,他们心中对未来勾画的蓝图模本仿佛坍塌了。
何岩举手打破了沉默:“徐老师,您认识那位博士秘书吗?他是您的什么人?”
徐涛默然片刻,缓缓道:“他是我大学的同学,同一个宿舍的室友,当年读大学时,他与我如同亲兄弟一般,后来大学毕业,我选择留校当助教,他选择硕博连读,很多年后,他与我约在学校外面的宵夜摊,喝醉的他抱着我嚎啕大哭,他说,生活太艰辛了,工作太没意义了,自己太穷了,自己的人生算是废了,他说,他很怀念当初无忧无虑读大学的日子,回想起来,大约跟天堂一样了吧,他还说,非常羡慕我当初的选择,选择留校当助教是无比正确的,可以永远躲在这座象牙塔里不用出去,可以清贫却有尊严的活着……”
“其实他嚎啕大哭的那一年,他已经深得老板的信任,有了房子有了妻子有了一个很可爱的女儿,还开上了宝马,那一次,也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从此以后,我与他没了联系,我们已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长长呼出一口气,徐涛苦笑道:“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跟你们说这些,原本我只是想告诉你们,在大学时光里,能力比知识重要,初心比能力重要。你们将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在于你们愿不愿意向生活妥协。未来的你们,一定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打击和羞辱,选择忍辱负重陪笑脸,或是宁折不弯誓死保卫自己的尊严,其实都不算错,求学时许多学不到的东西,现实社会将会用一记又一记响亮的耳光教会你,选择妥协或是不妥协都好,撑过最黑暗的那段路,人生必然更精彩,只愿诸位在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候,不要迷失了自我,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候,眼睛里仍能看到远处的光明,哪怕那光明很遥远。”
…………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班会散了,徐涛已经捧着保温杯离开,教室里的同学们却仍呆呆地坐着,一动不动。
徐涛走了,却留下了一堆震撼的事实和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徐涛也并不指望这些象牙塔里的学子们能找到答案,或者说,连他本人也没有答案。
这是个蓬勃发展的年代,无论任何领域里都迫切需要人才,国家需要这些人才来发展国力,用独属于中国的速度,用最短的时间走完欧美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商业上的变革。人才,很重要。
可是何岩这群大学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人才”,他们将来踏入社会后,社会给他们的定义是“求职者”。
这个时代不是不尊重人才,而是不尊重那些只学到了皮毛知识的所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