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惜新袍 - 世家女 - 鹤云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世家女 >

第二章惜新袍

第二章惜新袍

重生回来后的这三天,谢云韶借着生病的由头,把自己关在房里。细细地梳理了前世的种种,她不想再有那样的结局,也怕谢府会再次罹难。

既然重生一遭,她便不能让这样的事再次发生。

理清楚了这一切,第四天一早,谢云韶便起身要去主院请安。

春日的清晨还带有几缕凉风,李嬷嬷劝道:“大小姐,你的病还没大好呢,别又着了凉。”

压下喉间想咳嗽的痒意,谢云韶对李嬷嬷笑道:“阿嬷放心,我已经痊愈了。”

李嬷嬷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感觉确实是不烫了,才叫小丫鬟打起门帘。

李嬷嬷原先是她母亲的陪嫁丫鬟,自谢云韶出生后便做了她身边的掌事嬷嬷。

前几日夜里,大小姐突然发热症,身上烫得吓人,不停地说胡话,怎么都喊不醒。请大夫来看了,也只说是染了寒气,将养几日便能好。

第二天醒来后,大小姐在屋里哭了好一阵子,连着这几日眼睛都是红红的。

李嬷嬷看着心疼,却又不知缘由,问她也不肯讲。谢府上下都知道,大小姐素来是个心思重的,不愿意说的事情谁都问不出来。

可今日一早,谢云韶突然就退了热,人也精神了不少,笑盈盈地跟她说要去给父母请安。

李嬷嬷心中不解,可见谢云韶迫不及待地往外走,也只能匆匆拿了件厚实的外袍跟上了。

谢府庭院开阔,这里离主院不算近。可谢云韶一路脚步轻快,近乎是一路小跑着到了主院。

然而到了主院,却没见到谢家父母,只有弟弟谢昭坐在未撤去的早饭桌前唉声叹气。

谢云韶是谢家长女,下面还有一对双生的弟妹。

弟弟谢昭自幼聪敏好学,一向被父亲寄以厚望。从懂事起就请了德高望重的老师来教他读书,偶尔公事不忙的时候,父亲也会亲自教他一些史书文理。

而妹妹谢云歆却是个能闹腾的,不喜读书,偏好学武。偏偏母亲又宠着她,给她养成了个骄横张扬的性子,时不时就会惹出些事情来。

见谢云韶过来,谢昭笑着地起身迎她:“阿姐,你可好些了这几日我想去看你来着,又怕扰了你休息……”

母亲向来身体不好,自谢昭记事起,便是长姐谢云韶照顾他们更多一些。

因此,比起同胞的妹妹,谢昭还是跟自家长姐更亲近些。

上一世,谢云韶自出嫁后就很少见到这个弟弟了。谢府被处斩后,她从收尸人口中得知,谢昭死后手里还紧紧地攥着她出嫁前绣的荷包,那人说自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的手掰开,将荷包带回来给她。

如今,这个小少年又活生生站在她面前,笑着问她病可好些了。此情此景让谢云韶不禁有些双眼发热。

“阿姐,你怎地了”谢云韶的样子让谢昭有些奇怪。

“没事。”谢云韶擡手摸了摸他的头,十三岁的小少年,正是开始长个子的时候,过些时日说不定都要与她一般高了。

“爹娘和云歆都去哪儿了怎么就你一人在这儿”

“今日太子巡察北境回来,爹说要早点儿到宫里去。云歆骑马冲撞了景逸郡主,娘带着她上门赔罪去了。”谢昭拢了拢袖子,答道。

母亲生他们时伤了身子,多年都未能养好,向来是不爱出门的。今日却因为谢云歆又惹了事,才不得不顾自己体弱,亲自上门去道歉。

而父亲向来公事繁忙,早走晚归是常有的事。

谢云韶叹了口气,心里有些空空的。

谢昭见谢云韶没注意看他,连忙把桌边上的东西塞进袖子里,然后抱起桌上的书对她说:“阿姐,我先去望阙楼读书了。”

望阙楼位于谢府后宅,乃是京城第一的高楼,比皇宫里的捧月楼还要高出半尺,乃是前朝遗留下的古迹。本朝开辟以来,为了昭显圣德,安定人心,皇帝也未曾责怪于此。

相反,因谢家子弟多才俊,自建朝以来,便多被招徕入仕,在朝中担任要职。

谢家历经三朝不倒,至今仍是京中显赫的世家。世人谓之善识时务,却不知家学传承才是谢家立足之基。

而望阙楼正是谢家子弟读书的地方。

谢云韶也不拦他,只道:“今日我也无旁的事,我随你一起去。”

一听这话,刚才还眉开眼笑的谢昭立马有些蔫了。

见他这副模样,谢云韶不禁有些好笑:“袖子里藏的东西拿出来我看看。”

谢昭怏怏地把藏在袖子里的几张纸翻出来,谢云韶接过一看,上面是谢昭昨日写的一篇政论。

“又没写好,被父亲训了吧”

“嗯……”

谢父膝下就谢昭一个儿子,谢昭将来必定是要入仕的。自去年冬天开始,谢父便开始教他写政论。

不过,谢昭到底还是个孩子,阅历浅薄,政治时局往往分析不到位。他不想总被父亲斥责,便时常偷偷去问谢云韶。

谢云韶虽然只长他两岁,却早就开始帮母亲打理家事。人情往来中,京中时政诸事她也时有听闻。

谢家先人里也出过几个才女,因而家训中有言:智不分男女,书不歧性别。

而谢父虽然为人端肃,但思想倒是开明,时政吏治,人情百态,只要谢云韶来问,他必会细讲详说。

因此,谢云韶虽非官场中人,但对于政局政治却也比平常人通透许多。

这几日谢云韶病着,谢昭不好去问她,一篇政论写得顾此失彼,早上被父亲好一通教训。

谢昭这篇文章谈的是北境军务之事。

大梁朝幅员辽阔,北面接壤北狄。北狄地多草原,百姓以游牧为生。因而北狄人也个个都是骑御的好手。北狄骑兵彪悍善战,是置于大梁枕边的一柄利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