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纵使相逢
王元姬此刻担心的不是安危,她看出钟会绑架她是出于图谋天下的野心,只怕自己这一消失,会引起家里的动乱,所以宁可一头撞死在这里,也不能让钟会的奸计得逞。
这里人生地不熟,她被关押在一间狭小潮湿的地牢里,根本无法脱身。就算她真死在这里,钟会照样可以随心所欲地捏造舆论,到时候人事两空,得不偿失。
她冷静下来,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地牢里空无一人,阴暗空寂,耳边唯有滴答滴答的水声作响,她手摸着生满锈的铁栅栏,刚压抑下去的恐惧忽然又涌上心头。
总该有人来送饭吧。她背靠着墙壁无力地滑倒下去,只要和邓艾或其他监军取得联系,一定能粉碎钟会谋反的计划,怕就怕……
来给她送饭的是一位垂暮之年的老兵,操着一口陌生的蜀音。王元姬想和他交流很困难,可以说他根本不理睬她的搭讪,自顾自地蹲在一旁等她吃完,再把食盒拿回去。
王元姬缓慢地咀嚼着饭菜,对老兵叹息道:“我吃不惯蜀地的饭食,想念家乡的风味。蜀汉已亡,你与我同是思乡人。”
老兵的眼里隐约闪烁着水光,他快速地眨了眨眼,将满腹的黍离之悲硬忍痛吞了回去,一言不发地收拾好了食盒。
晚上他再来的时候,王元姬更加卖力地渲染气氛,吃的时候逼迫自己两行泪下,眼泪拌着饭咽下去。
“老人家,成都兵荒马乱,争斗不休。让百姓过几天安稳日子,不能再纵容这些为了一己私欲,强求天下为他陪葬的人了。”王元姬声泪俱下地劝说道。
老兵抹了抹眼睛,却什么都没说,照常拎着食盒离去了。
晚上老兵再来送饭的时候,终于肯开口说话,颤颤巍巍道:“邓艾被捕,囚车已押往洛阳,如今钟会一人独大,反心昭然若揭,他联手姜将军,将所有魏将扣押在宫中。”
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残酷的现实又让她感到绝望。隔着栅栏,她问老兵:“监军卫瓘也被他软禁了吗?”
老兵摇头,王元姬迅速摘下手腕上佩戴的玉镯子,塞进他的怀里,声音低沉,态度恳切道:“我身上没有值钱的东西,这镯子或许还能换些钱,老人家收下吧。还请麻烦您偷偷去见一面监军卫瓘,告诉他,王元姬在这里。”
老兵不知道王元姬是谁,但卫瓘一定知道。她这么做实则是孤注一掷,如果卫瓘没有被钟会收买,他一定会救她出去,二人再想对策如何对付钟会。可如果卫瓘也成了钟会的人,她只有死路一条了。
当晚,她正迷迷糊糊地倚着墙壁睡觉,外面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半梦半醒间她睁开眼睛,原来是老兵把卫瓘给带来了!
“夫人?您不在洛阳,怎么会在这里?”卫瓘震惊地看着被监禁在此处的王元姬,连忙指示老兵打开牢门。但老兵实在爱莫能助,钥匙不在他的手里,钟会怎么能把如此重要的东西交给他。
“一时半会说不清了。”王元姬心急如焚地用拳头砸向硬邦邦的铁栅栏,这时老兵突然想起来:“这里从前是关押蜀中贼寇的地方,他们经常挖地道、走天窗逃跑,夫人检查一下四周墙壁,有没有地道可以遁逃?”
这牢房太大,王元姬按照老兵的引导,仔细搜查不放过每一个角落,果然在一堆干草后面发现一个异常的机关,她摆弄半天,竟然打开了通向外面的地道。
“卫监军,你先去牢外等候,再取一套兵卒衣物来。钟会不久便会察觉我脱逃之事,必须速速行动。”她回头愧疚地望着帮助她的老兵,同时感激道:“老人家,保重。”
成功逃脱的王元姬扮作普通士卒的样子,跟着卫瓘回到营帐里。卫瓘把门窗关好,又立起一道屏风,与王元姬坐在隐蔽的地方交谈。
“钟会联络蜀将姜维,手中握着蜀魏二十万大军,妄图拥重兵自立为王,逼我和他一起谋反。”卫瓘简单交代清楚情况,又道:“夫人在这里太不安全了,可如今成都为钟会所控,无缝可逃,只能委屈夫人先在此处躲藏了。”
王元姬低头喝了一口水,沉住气对卫瓘道:“大战初定,蜀国士气正衰,经不起折腾,魏国士兵又人心思归,蜀中百姓困苦不堪。钟会谋反,不占天时人和,若能在他拥兵出城之前便将叛乱平定,功劳非监军莫属。”
卫瓘听了这话更加欣喜,王元姬是司马昭的妻,又是未来继承人司马炎的母亲,他若救驾有功,来日定少不了封赏重用。
“夫人放心,有臣在蜀中一日,便可护夫人一日安全。”卫瓘喜滋滋地说着,听见外面传来走动的声音,十分警惕地站起来,无声和王元姬对视了一眼,随后绕到屏风后面迎接。
“将军怎来此处?”卫瓘的声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