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经络腧穴常见易行的刺激方法
第3章经络腧穴常见易行的刺激方法
推拿针灸治疗疾病在我国有着数干年悠久的历史。中医学认为,采用推拿等外刺激法,依据辩证论治原则,作用于人体的腧穴,能够调整经络脏腑的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外刺激法是一种物理治疗法,主要操作手法包括推拿、针灸、拔罐、刮痧、艾灸、敷贴以及药浴等,人体自我保健比较常用的刺激方法首推推拿法。
推拿,古称按摩,它是通过运用手、指的技巧,在人体皮肤、肌肉组织上连续动作来治病。推拿有利于循环系统的新陈代谢,对于一般慢性病或身体过度虚弱的患者。是比较安全可靠的。
常用的推拿手法有点、按、搓、摩、擦、抹、击、推、拿、揉、捏、掐等法,在操作中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点法操作方法
以手指指端或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而压之,戳而点之。动作要领
1.接触部位应着力固定,不得滑移,点取的部位或穴位要力求准确。
2.用力要稳,由轻渐重,以有得气或能耐受为度,不可久点,恐伤及气血。临床应用
点法又名点穴,适用于穴位或痛点。具有开通闭塞、补泻经气、缓解痉挛及镇静止痛等功效。
操作时须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耐受程度和操作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酌情用力,同时注意不要刺激太过,以免发生意外。
按法操作方法
以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留之。用拇指着力按压者称指按;用掌根着力按压者称掌按;用肘部着力按压者称肘按。动作要领
着力部位紧贴体表,不可移动。按压方向要垂直.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以有得感为度。注意事项本法刺激较强,不可持久应用。临床应用
按法具有舒筋通络、开通闭塞、解痉止痛、理筋整复的功效,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指按法适用于穴位或痛点,常用于胃脘痛、头痛、腰背痛、胆绞痛及风湿关节痛等病症的治疗。掌按法适用于腰背和脊柱,常用于胸胁逆伤、腰背痛及脊椎后关节紊乱等。肘按法适用于腰臀部等肌肉丰厚的部位,常用于腰臀腿痛、风寒湿痹等症。
由于按法刺激较强,常与揉法合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既有力,又柔和。搓法操作方法
用双手掌面挟住肢体的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向相反方向来回快速搓揉,同时作上下移动。动作要领
1.手指自然伸直,前臂发力,双手用力要对称,作快速搓揉,同时自上而下缓慢移动。
2.动作要协调,搓动时用力要轻快柔和,连续不断,做到快搓慢移。临床应用搓法轻柔舒适,适用于四肢、胁肋及腰部操作,尤以上肢常用。具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松弛肌肉的功效。主治腰腿痛、四肢麻木、胸胁胀痛等病症。操法操作方法
以手指螺纹面、掌根或鱼际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带动皮下组织,作轻快柔和的摆动或回旋运动。动作要领
1.肩、肘、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连同腕关节作轻快柔和及摆动或回旋运动。
2.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频率每分钟120~160次。临床应用揉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范围较广。指揉法适用于穴位或痛点等接触面较小处;掌揉法常用于脘腹、胸胁及腰背等大面积部位;鱼际揉法适用于头面、颈项部的操作。
揉法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温经散寒等功效。主治脘腹胀满、胸胁闷痛、便秘、泄泻、头痛、眩晕及各种软组织损伤等病症。摩法操作方法
以指腹或手掌面附着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动作要领
1.肘关节弯曲,腕关节放松,指掌自然伸直,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摩动,不带动皮下组织。
2.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为每分钟120次左右。临床应用摩法刺激缓和舒适,适用于胸腹、胁肋等柔软体腔。具有和中理气、消食导滞、活血散瘀、调理肠胃等功效。对胸胁进伤、外伤肿痛、脘腹胀满、消化不良、便秘、泄泻等病症有较好的效果。推法操作方法
用指腹、掌面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缓慢的单方向的直线推动。动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