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咬灾 -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 辣椒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5章咬灾

第215章咬灾

时过半月,安北军营区组织了一次短暂的探亲日。

允许一些新兵,在军法吏以及同袍长官的陪同下,离营半日,回家看看。

这一天,对昭余泽北安置营来说,如同节日。

刘三嫂天不亮就起来,她把省下的压饼碾碎,混着粟米熬成浓稠的糊糊,又狠心用攒下的粮票换了一小块咸肉,切成薄片蒸熟。

辰时刚过也就是早上七点,营区门口就挤满了翘首以盼的军属。

当穿着统一皮袄,排着整齐队列的新兵,在军法吏的带领下出现在营门口时,人群瞬间就热闹了起来。

“三哥!三哥!这里!”刘三嫂一眼就看到了自家男人。

他穿着安北军的皮袄,虽然脸被寒风刮得粗糙开裂,人也壮实了一些,腰杆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和半月前简直判若两人!

“爹!”狗娃挣脱刘三嫂的手,像个兔子一样的蹿了过去,扑进刘三怀里。

刘三一把抱起儿子,用胡子拉碴的下巴蹭着狗娃的小脸,哈哈笑着:“臭小子!重了!你娘肯定把好吃的都给你了!”

“三姐…”刘三抱着狗娃走到妻子面前,看着妻子冻得通红的脸和明显清减了的身子,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只化作一声低唤。

刘三嫂眼圈一红,强忍着没掉泪,笑了笑把温在怀里的陶罐塞给他:“快,趁热吃!给你留的!”

刘三打开罐子,看到里面浓稠的肉粥和几片油亮的咸肉,喉头滚动了一下。

他没急着吃,先把狗娃放下,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塞给刘三嫂。

“啥?”

“打开看看。”

刘三嫂疑惑地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张崭新的粮票,面额比她在工坊挣的大得多!还有一小块用油纸包着的,黑乎乎散发阵阵香味的东西。

“这…这是?”

“粮票是营里发的饷,我攒下的。

这块卤肉是我表现不错高将军奖励的,我没舍得吃,想着给你和狗娃带回去!”刘三咧着嘴,露出了一口发黄带点黑渍的牙齿。

刘三嫂攥着粮票和那块卤肉,看着男人粗糙的手掌上磨出的血泡和老茧,眼泪终究是没忍不住掉了下来。

“哭啥!好日子在后头呢!”刘三笨拙地给妻子擦泪,又抱起狗娃。

“走!回家!爹可听说营地里有草堂,你学会写字没有?”

“会了爹,能写好多个了呢!”

“哈哈哈,成,回家写给爹看。”

刘三将狗娃放在了肩膀上,揽着三姐的袖子朝安置营的家走去。

一名军法吏跟了上去,旁边一个老成一些的叮嘱道:“是个顾家的,别跟太近了,按时回营就行。”

“懂的。”

类似的情景在营门口各处都有。

归家的新兵,带回的不仅是带回了特意提前下发的饷钱和偶尔的奖励,更带回了一种叫做盼头的东西。

他们谈论着训练有多苦,冷面高有多可怕,但眼神里却透着一种老子挺过来了的自豪,以及对未来的升迁,分田的憧憬。

军属们看着自家男人或家小的变化,听着他们口中那些残酷却充实的军营生活,心中的担忧渐渐被一种混杂着心疼和自豪的情绪取代。

然而,并非所有的探亲都充满温情。

营区另一角,爆发出一阵激烈的争吵和哭喊。

“娘!娘!我要走!我要走!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死死抱着一个老妇人的腿,哭得撕心裂肺。

他叫王栓,是安北军一个较为年轻的新兵,身上还穿着皮袄。

“栓儿!我的栓儿啊!”老妇人也是老泪纵横,用力想拉起儿子。

“娘知道你苦!可…可入了军籍,跑了就是逃兵!要砍头的啊!”

“砍头就砍头!总比在那冻死,累死强!”王栓歇斯底里地哭喊着。

“娘!你看看我的手!你看看我的脚!”他撸起袖子,露出手臂上大片的训练伤以及淤青,又脱下破旧的鞋子,脚趾也长了冻疮。

周围围满了人,议论纷纷,有同情,有叹息,也有鄙夷。

“哭什么哭!像个娘们!”一声暴喝响起。

只见张白鹿跟陈忠带着两个军法吏,分开人群走了过来,脸色铁青。

王栓看到陈忠,如同见了鬼,吓得浑身一哆嗦,哭声都噎住了。

陈忠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冰冷:“王栓!你的探亲时间到了!立刻归队!”

“忠…忠哥…我…我不行了…我受不了了…”王栓哭求着。

“你…放我回去吧…”

“放你回去?”陈忠叹息一声,声音陡然拔高。

“你以为安北军是什么地方?!坊间集市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签兵籍的时候,按的手印是假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