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狩猎 -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 辣椒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6章狩猎

第216章狩猎

晋阳城。

主街。

临街的铺面,无论大小,门板尽数卸下,露出里头堆积的各种货品。

粗粝的麻布,厚实的皮货,新编的草席,沉甸甸的陶罐……各色杂货琳琅满目。

伙计们脸颊冻得通红,却把喉咙扯得震天响,唾沫星子在寒气里凝成白雾。

“新出的上好精炭!烧得旺,烟又少!开卖了嗷!”

“铁锅,炖锅,陶锅,砂锅,都有了嗷!”

“精盐!青盐!雪花盐!前将军府直属工坊出的好盐!划算又保真了嗷!”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独轮车吱呀呀的声响,骡马偶尔的喷鼻声……种种声音在街巷间汹涌奔腾。

空气里弥漫着蜂窝煤燃烧的微臭,新蒸麦饼的甜香,牲畜的体味。

人流摩肩接踵,一张张或红润或微黄的脸上,少见往年腊月里那种被饥寒冻住的麻木和愁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忙碌。

人们攥着黄或白,印着不同数额的纸片,那便是如今太原郡通行的粮票,它在货摊与百姓手中飞快流转着。

一个穿着半旧夹袄,脸颊微微冻裂的汉子从怀里掏出一张略显皱巴的十斤黄票,递到卖杂粮的摊主面前,换来沉甸甸一小袋粟米。

他掂了掂分量,咧嘴一笑,露出焦黄的牙齿。

“哥!你看!”一个七八岁的男娃像泥鳅般从人缝里钻出来,兴奋地扯着旁边一个蹲在陶器摊前挑拣碗碟的汉子。

男娃手里紧紧攥着几张粗糙的麻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墨字。

汉子抬起头看了过去,摸了摸自己弟弟的脑袋笑道:“昭弟今日又学新字了?”

“嗯!先生教了田还有家字!”男娃献宝似的把麻纸举得老高,递到自家兄长眼前。

汉子粗糙的手指抚过纸上的墨迹,他嘿嘿笑着,拍了一下弟弟的后脑勺:“不错不错,就是这字写的太丑了,待会哥去给你买一本临摹帖,你好好练练。”

他说着,牵起了自己弟弟的小手拎起碗碟走上了街道。

“哟,郝驿丞,今日休沐呢?”

迎面一个衙役打扮的熟人朝郝通打了个招呼。

郝通笑着点了点头:“是啊,回山里把家小接出来了,这是我胞弟,郝昭。”

“昭弟,叫谷叔伯。”

他拍了拍郝昭的脑袋,后者露出一张大笑脸懂事的叫了一声。

“哈哈哈,好小子真壮实,那我就不打扰郝驿丞了,有空饮酒。”

“一定一定。”

两人各自一礼,便分开了。

不远处,一排低矮却异常整洁的砖房前,传出参差不齐却异常响亮的童声。

“人之初,性本善”声音清凌凌地回荡在寒冷的空气里。

那是郡府的蒙学,招收不同年龄段的学童,分大中小三班,他的弟弟郝昭也在一个月前报名入了学堂。

前将军府后宅深处,暖阁内外的温度截然不同。

地龙烧得极旺,热气无声地蒸腾上来,驱散了所有寒意。

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安神香气,静谧得能听见铜漏滴水的细微声响。

邹婉斜倚在临窗的软榻上,身上搭着一条厚实的银狐皮褥子。

她的小腹已微微隆起,显露出新生命的迹象。

一张精巧的木棋盘搁在榻边小几上,纵横十九道间,黑白玉石棋子错落分布,棋局正胶着。

她落下一枚白子,指尖圆润。

“夫君。”邹婉看着对面执黑沉思的张显脸上,声音放得极轻。

“胡人真的又要南下了吗?”

张显拈着一枚黑子,闻言动作微顿。

他抬眼看向妻子,目光柔和,他知道这份忧虑并非为她自身,亦非为腹中骨肉,而是为他担忧着。

他轻轻将那枚黑子按在棋盘一角,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嗯,强阴方面的军报愈发的频繁了,今岁严寒,每岁寒,胡人必定南下劫掠以活族人。”

张显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波澜:“不过夫人无需担心,如今并州已经不是以前的并州,为夫不会让他们先动的!”

邹婉的睫羽轻轻颤了一下,抬眼看他,带着询问。

“那夫君要亲自去战场吗?”

张显顿了顿,端起手边温热的药茶呷了一口,那苦涩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开:“看情况,强阴至西河一线实属漫长,若胡人分散南下,说不得为夫要亲走一趟。”

邹婉默默听着,眼中的忧色更浓:“妾身明白,是妾身妇人之见,但妾身实在无法不担忧,夫君如今总督三州兵事,但三州边地本就糜烂,每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