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李牧承逛街竟然遇到了…… -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 - 花间沽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08章李牧承逛街竟然遇到了……

别说知府大人家的公子如此震惊了,就连许久未见的李老二夫妻俩都有些回不过神了。

确定只是小一个月没见到,不是小一年吧?

怎么闺女变化这么大?

难道真的是才气养人?读书不只能提升知识储备量,还能提升气度改变气质和气场?

“爹!娘!你们怎么用这样的眼神看我呀,怪害羞的!”

李牧承听着自家姐姐那轻松上扬的语气和语调,愣是没找到哪里害羞。

但自家姐姐嘛,她说啥是啥。

“对了,姐,你们在书院的课程和我当时在书院时有啥不一样的吗?”

李二丫笑着点头,“这个问题我们还真就问过女夫子,除了与科举有关的知识以外,我们的课程都是一样的。你们的武学课我们也有,只不过训练力度没有你们大而已。”

“另外,我们学的种类比你们多一些,比如针织女红、插花烹茶这些。小郡主说这些和京城权贵富家千金学的课程都差不多,据说礼仪先生也请来了,目前还在赶来的路上。等这次休沐结束,回去后就能安排上了。”

李牧承宇李二丫都不知道的是,所谓的礼仪先生,是从京城李家派来的资深嬷嬷。

“对了,以后爹娘和猎户叔与婶子叫我尔雅吧,先生说我以前的名字过于土气,实在是不像话了些。”

周氏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当初你爷奶说贱名好养活,又说女孩子而已,不用费劲巴力的想名字。再加上当时你大伯还是个读书人,家里的闺女都叫大丫,你叫二丫也正常。”

李牧承很想吐槽一句,除了在老宅那些人面前李老大的闺女被叫大丫以外,其他人谁管大伯家的闺女叫大丫?

要是童生的闺女盯着李大丫这种土到爆的名字出门,肯定会有人认为李老大的童生不是考的,是花钱买的。

“行了,儿子县衙的事情处理完了,闺女也放假来陪咱们了。大喜的日子不提晦气的人和事,咱们和和美美的出门逛街去!”

周氏也立刻点头,“买些好吃的给两个孩子补补,再买点儿女孩子家家用得着的东西给尔雅带回去用。”

知府大人家的公子,远远的像个跟踪狂一样在李家人身后相差十几米远的地方跟着。

准确的来说,是跟在李尔雅身后。

他错了。

当初不应该觉得李牧承的村姑姐姐配不上自己,走个过场就丢在脑后了。

仔细想想,李牧承那么小就有那般才华,长得又好。

同一个爹同一个娘生出来的姐姐,长得能差?脑子能不好使吗?

狭隘了!

以前嫌弃人家是村姑,如今人家是南城书院女学的第一批学子,据说很得女学选出来的女院长青睐,还是县令的亲姐。

小道消息称李牧承的姐姐和镇上那家绣坊的少东家合伙做生意,赚的那也算是盆满钵满。

连他亲娘,如今的知府夫人都是将分店开到望月城府城中绣坊的常客。

再看看自己。

读书一般,才气一般,长相一般。

除了家世比李尔雅强,其它的竟是样样不如人家一个姑娘!

“不行!咱们现在就回去!”

跟班都懵了,“啊?可是少爷您不是说这次要和李县令拉拉关系吗?咱们还没和李县令搭上话呢,就这么走了?”

知府公子目光灼灼地盯着李尔雅的侧脸,眼里的兴趣越发浓厚了。

“本公子也得好好学习了,待本公子凭着自己的努力也考上了秀才,再亲自来提亲。”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和李尔雅不匹配了。

不管想要求娶李尔雅是出于本心还是某种不可明说的目的,如今的他的确不够资格了。

别说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李尔雅的父母点头就行。

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瞧得出来,李家说了算的人不是李老二夫妻,而是李牧承这个家里最小的顶梁柱。

李牧承一定不会同意这样的自己求娶他唯一的亲姐,肯定会严词拒绝。

“走吧,咱们懂事些,别为了拉近关系反而让人家讨厌咱们。”

李牧承早就注意到了有人偷偷跟踪他,用眼角余光瞥见了他们以后,还有些纳闷。

知府家的公子怎么又来了?

早不来晚不来,命案处理完了,自家姐姐从镇上回家了他倒是来了。

李牧承故意装作没发现异常,一直乐乐呵呵的和一家人闲逛。

直到他们逛累了找了家小饭馆进去吃饭,才注意到知府家的公子竟然不见了。

难道是小饭馆不够上档次?知府大人家的公子不屑于来这种小地方吃东西,怕太便宜的食物脏了他的肚子?

小饭馆的老板也是没想到,青天大老爷竟然带着全家来自家小店消费,乐得直接从后院大炕上爬起来,直奔前面亲自招待。

“县令大人您怎么来了?想吃什么直接和小人说,小人亲自给您送到贵府里去。”

李牧承是知道某些官员和衙役仗着手里的那点权势,经常到处吃霸王餐收保护费,吃拿卡要这一套玩得明明白白。

“开饭馆就是做生意的,我们一家逛饿了当然是来填饱肚子的。咱们瞧着你家生意不错,想来味道也是极好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