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吃个饭也得断案
谁也没想到,李牧承就和家里人一起吃个饭的时间,闻讯而来的人就差点儿将小饭馆挤爆。
小饭馆老板笑得合不拢嘴,今天的生意比之前一周加起来都好。
可随之而来的是愁。
这么多人知道县令在自己的小饭馆吃饭,万一里面混入坏人,一门心思的想要伤害这么好的县令怎么办?
这可是第一个到小饭馆吃饭会主动掏钱,还掏这么多的县令呢。
普通百姓可能感知到的变化没有那么明显,但做生意的小商小贩却是最直观的。
从前做生意,税钱比种田的普通人要高得多。
平日里还要准备着孝敬钱,一来孝敬官员,二来孝敬地头蛇,三来孝敬随时来巡视的衙役们。
可李牧承李县令上任以后,没有官员来收黑钱,衙役们巡视也不敢伸手要,还能帮着震慑地头蛇,商户们的日子也算是渐渐好过起来了。
有些商户尝到了甜头,自愿将部分商品的价格调低一成,赢得百姓们的一片感激和欢呼,连带着整个商铺的名声都响亮了。
这不?从前小饭馆要喝粗茶都要三文钱一壶,如今可以给进来花钱吃饭的食客们每桌免费送一壶粗茶了。
李牧承等人也没注意前面的动静,毕竟后院布置的还算是雅致。尽管地方小了些,但该有的一样不缺。
“看来这开小饭馆的老板是一个脑子里装了墨水儿的,小饭馆的老板娘也是个心灵手巧的。”
通过这些外在能看穿一个人的本质,李牧承自认现在还没有那个本事。
不过自家娘亲的确很擅长观察,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老宅的时候被搓磨的太久,下意识的观察四周做进一步分析,已经成了骨子里有的本能反应。
“老板,我们不吃饭,你们免费送茶不?”
前面的食客虽多,但却没有一个高声喧哗的。突然出现一个大嗓门儿,李牧承想听不见都不行。
更何况此人的声音颇为熟悉,李牧承总感觉这声音貌似在哪里听到过。
小饭馆老板正忙得晕头转向,突然被这么一个大嗓门儿惊到,立刻朝着声音来源处望去。
“哟!官爷,好久不见了。您和另外三位官爷找位置坐好,小人立刻给您上一壶粗茶!”
因着对方是衙役,知道县令来这里吃饭的普通民众们也不敢触霉头,速度飞快地跑到别的桌子挤一挤,将小饭馆里最好的位置让出来给他们。
说是一壶粗茶,真就只有一壶粗茶,半个杂面馒头都是没有的。
衙役们忍了又忍,大嗓门儿最终还是没忍住,抽出腰间的佩剑,直接将面前的桌子劈成两半。
这么大的动静,哪能不惊扰周边的食客呢?
随着一声高过一声的尖叫,李牧承眉头再次皱起。
“爹、娘、师父、猎户叔和婶子、姐和弹弓哥,你们先吃着,我去前面看看发生了什么。”
冯墨扬也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示意其他人不用慌,他也跟着去瞧瞧。
周氏也站起身想要跟上去,被李老二一把按住了。
“咱儿子是县令,冯院长是南城书院的院长,两个人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你过去能干嘛?”
周氏想想也对,只能叹息了一声重新坐下。
一桌子的人都吃不下去饭了,全都安安静静地在后院等着。
李牧承刚走出去,就见到那大嗓门儿的衙役歪着脑袋教训小饭馆老板的这一幕。
“你是真不知道我什么脾气啊,怎么着?以为换县令了,就不用怕我们这些衙役了?”
小饭馆老板苦着一张脸,因着衣领被人死死攥在手中,这会儿上不来气的小饭馆老板脚尖撑地,努力维持平衡。
可怜小饭馆老板个子小小的,在大个子衙役面前犹如被拎着完全动弹不得的小鸡崽。
“官爷……饶命,小的……这……这就……咳咳……吩咐……人给……官……咳咳……官爷们……上好……好菜。”
小饭馆老板咳嗽着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完这句话,大嗓门儿衙役依然没有放手,反而还在咄咄逼人。
“怎么着?光有菜没有酒?”
小饭馆老板这会儿脸已经憋紫了,一旁的老板娘急得直跺脚,急忙开口。
“官爷们真的是误会我们了啊!我们只是小饭馆,没有卖酒的凭证啊!”
大嗓门儿衙役冷哼,“没有卖酒的凭证不会出去买吗?”
李牧承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面色阴沉地背着双手就走到了衙役们面前。
“好啊,你们平日里就仗着身份这般作威作福的?现在就把这身衣裳脱了,以后也不用去县衙当值了!”
李牧承冷冷地扫了四人一眼,“还不是正式衙役,不过是见习的就敢如此猖狂。让你们做了衙役还了得?”
李牧承的决定,引起在饭馆的所有人一片欢呼,再次称赞李牧承为凤桐县的青天大老爷。
这不?夸赞声如涨潮的海水般不断朝着李牧承的耳朵里灌去。
“瞧见没?这才是咱们凤桐县该有的县令。从前的县令算个屁啊!搜刮民脂民膏的货!”
“有这样的县令在,咱们凤桐县何愁不兴旺?咱们的日子这才算是越来越有奔头呐!”
“早就看这几个衙役不顺眼了,从前就属他们四个最嚣张,连当街把孩子打昏迷的事都发生过。现在他们丢了这一身皮,活该!”
四个衙役脸色越发不好看,尤其是那个大嗓门儿,是四人里的小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