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为了吃鱼,李老二竟然……
李牧承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只不过说了个不浪费粮食,就把小饭馆老板和老板娘这对朴实的两口子感动得够呛。
不愧是经营小饭馆生意的,果然很尊重食材。
一家子吃饱后,先回家将买的各种东西并食盒送回厨房后,下午就再次出了门。
只不过这次不是去逛街,而是去庄子上走一走瞧一瞧。
尽管庄子上的事情都安排的差不多了,但李老二夫妻俩和李猎户夫妻俩都担心有什么事情没安排到位,生怕漏掉什么细节给李牧承惹麻烦,所以才让李牧承特意跑一趟。
李牧承自然也没有推辞,只是在到了庄子上以后,还是被震惊的不轻。
“咱们这庄子什么时候多了一片小池塘?”
这庄子是李牧承花钱买的,买之前特意过来瞧过。李牧承无比确定,这里除了给人住的房间和摆放农具和存粮食的工具间和仓库,剩下的全都是土地。
可现在告诉他,竟然多了一片小池塘?
“嘿嘿……你老爹我让人挖的。”
实在是李牧承太喜欢吃鱼肉,尤其是喝鱼汤。
从前在村里时,好歹还有条小溪。到了县里后连吃的菜都要花钱买,更别提鱼了,价格比蔬菜可要高多了。
李老二实在是心疼钱,便想着挖个池塘,再去买些鱼苗自己养大。
除了能供家里人平日里喝鱼汤吃鱼肉外,多的还能送到集市去卖了换钱。
再不济还能给留在庄子里打杂的佃户们偶尔改善改善伙食,毕竟都是穷苦农民出身,指望着老天爷赏脸混口饭吃的日子有多难熬他们也是清楚的。
佃户们也是没想到,竟然也有被主家如此善待的一天。
被李牧承一家买下的佃户,从前也是在别的庄子上做活儿的。
但因为他们平日里寡言少语只知道低头干活,太过老实性子沉闷,逐渐被庄子上的其他佃户给排挤走了。
被李牧承一家买下后,虽然干的还是从前的活儿,但却有粮食吃,有新衣裳和新鞋子穿。
最重要的是,他们竟然也有机会免费吃鱼肉了?
李牧承看着笑容憨厚的佃户一家,轻轻点头,视线落在了佃户的小儿子身上。
小小子长得虎头虎脑的,却和他们老实巴交显得木讷的爹娘有很大的不同,瞧着十分活泼机灵的样子。
“刚好我弹弓哥身边缺个书童,你们两口子要是舍得的话,让你们小儿子跟在我弹弓哥身边好了。”
夫妻俩自然是千恩万谢的应下。
虽然不是跟在县令大人身边听差遣,可李弹弓此人与李牧承的关系,他们也是看得出的。
不管儿子跟两个人之中的哪一个,只要不动歪心思,好好办事乖乖听话,以后的前程都错不了。
李牧承在庄子里转了好几圈,指出其中的一些小问题。
比如院墙有几个洞,得抓紧时间补上。
再比如房子的角落,有一侧墙根有些歪。抓紧时间推倒重建,总比哪天突然倒塌伤到人强。
还比如池塘最好是再挖得深一些,最好是再做个排水渠。免得池塘里的水太长时间不换,或是换水的时候伤到鱼鳞,造成鱼伤口感染引发其它病症就不好了等等。
等到这边的事情都忙完,李牧承又问佃户夫妻俩还缺什么工具。
在得知什么都不缺以后,李牧承才和全家人留在这里吃了一顿晚饭尝了尝佃户夫妻俩的手艺后,满意地带着他们的小儿子离开。
当然,临走前没忘了把牛车留下,还叮嘱了一句:
“车里的猪板油和米面自己卸下来慢慢吃,考虑庄子里现在什么都没有,那一筐菜你们处理一下,是晾制成菜干还是咸菜你们自己看着办。”
“车上还有半车肉干和风干腊肠,你们也挂在通风处避免发霉。别不舍得,给你们拿来就是给你们吃的。”
“虽然你们签了卖身契,但每个月该有的月钱不会少。田里的收成以后你们也可以自留三成做日常嚼用。吃不完的自己赶牛车去县里集市卖掉换钱也可。”
“这牛车留下给你们用,有什么事儿随时到李府来找我们。”
李牧承说完话,带着众人上了刚刚赶过来等在一边的马车。
毕竟是县令大人,已经有配额的专用马车了。家人出门赶牛车太掉档次,牛车留给佃户刚好。
当然,猎户叔一家和自家爹处的像亲兄弟,李牧承处理了人家的牛车,当然也给他们配了马车。
如今李牧承家的院子里,马厩之中已经养了四匹马和两辆带棚马车。
这样的配置,若是放在李家村,绝对算是独一份!
“这一天,过得像是做梦一样。换做以前我都不敢想,我也有过得这么滋润的时候。”
李二丫……不对,现在要熟悉新名字。李尔雅。
李尔雅感叹了一声,怀中抱着柔软的布偶眯着眼,舒服的都快睡着了。
“行了,乏了就去休息。你在家也呆不了两天了,到时候刚好和南城书院的马车一块儿回去。”
冯墨扬见这边也不需要自己了,且已经看出李牧承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自然也笑着点头。
“刚好,留在这里照顾牧承的车夫也可以回家团聚了。两日后我带着尔雅一起坐马车回镇上。”
有冯墨扬这位院长在,李家众人自然不担心李尔雅回去的安全问题。
只是有一点,李牧承还是着重提了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