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县令来县衙也得排队了?
有关李尔雅被知府大人家公子各种瞧不上,又因着美色重新被吸引的事,冯墨扬还是知道一些的。
自家徒弟既然开了这个口,自己也算是师出有名帮着行使李尔雅父母的义务。
若李牧承不开口,李老二两口子也不好意思张嘴,就算是冯墨扬想管,也不能深管。
毕竟师出无名的出头,就是给别人胡乱栽赃破坏名声的机会。
“放心吧,我既然是你的师父,也算是你半个父亲。你亲姐姐的事情,你师父我绝对会上心。”
“更何况,你姐姐也是咱们南城书院的学子。于公于私,都与我有关。”
周氏有些不好意思的微微低头,暗道自己还真是一把年纪活狗肚子里去了,连这个事情都没想到,还得李牧承这个家里最小的操心安排。
“时间也不早了,我去休息了,明天县衙肯定忙得不行。”
众人这才想起来,李牧承在小饭馆吃饭的时候好像是说了什么,一群人嚷嚷着明天要去县衙告状的事。
“对对对,都去休息。今天咱们全都累了一天了,肯定都乏了。”
佃户夫妻俩的小儿子也跟着去休息了,住房就安排在了李弹弓院子里的一间空屋子中。
佃户小儿子激动的根本睡不着,实在是长这么大,从未有过私人地盘,还是这么大的地盘!
偏偏李弹弓还以为对方是年纪小,没自己睡过一个屋子害怕。
“你要是不敢睡觉就和我说,来我房间凑一凑挤一挤也行的。”
佃户小儿子忙激动地摇了摇头,“我不怕,我就是第一次一个人睡太开心了。”
众人哈哈大笑,这才各自散去回了自己房间休息。
冯墨扬倒是没着急躺下,而是坐在桌案前铺开宣纸,拿起毛笔唰唰开始写了起来。
写的东西都是留给李牧承的名单,里面都是冯墨扬这么多年攒下的人脉,还是绝对靠得住的那种。
李牧承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小饭馆的那句话,引起了多大的轰动。
虽然有宵禁,但负责巡视的人到卯时就撤了,只留下打更的人还在街上晃悠。
一年到头开不了几次大门的县衙,自从李牧承来了凤桐县以后,几乎天天都有人来。
尤其是今日,天还没亮,一群百姓排起长龙,偶尔交头接耳的交流几句,总体来说也算是安静有序。
辰时,李牧承吃饱了饭晃晃悠悠地走到了县衙,见到的便是如此壮观的场面。原本还有些疲乏,瞬间精神百倍。
我的老天爷啊,这群人平日里得被压榨成什么样子啊?来告状的人也太多了吧?不知道的还以为县衙要发福利呢。
这下好了,县令来了都进不去。
也不知道是谁眼尖,突然来了一句——
“县令大人来了!”
瞬间,百姓们开始欢呼,一个个目光灼灼地盯着李牧承,仿佛几年没吃到肉的人看到猎物一样兴奋。
李牧承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叫压力大,强撑起笑意快步朝着县衙里面走去。
外面的百姓们更兴奋了,纷纷开始大声讨论起来。
“县令大人到了,开门还会远吗?”
“还好咱们来得早吧?抢了个好位置。你们看后面那些刚赶过来的,今天还不知道能不能排到他们呢。”
“你们排最前面的可不一定有好处,咱们还不知道这位县令是不是真的表里如一呢。万一是套话呢?最先进去的没有好果子吃,我们还能抓紧时间跑。”
“诶?你说的有点道理。”
“有道理吧?那咱们换个位置。我们发挥助人为乐的精神,我们先进去探探路。”
“滚犊子!想插队就直说,少扯那些有的没的!”
又等了一刻钟,县衙的大门终于缓缓拉开了。
不拉开不行啊,李牧承好不容易把今日任务安排好了,还不等再说几句鼓舞鼓舞士气,外面声音大到影响里面人的听力了。
李牧承又不想扯脖子喊话鼓舞人,只能摆摆手,示意所有人各就各位。
识字不多的,去帮忙维持秩序。
识字多且字写得还算工整的,就帮忙登记和记录供词。
所有人都忙得不行,李牧承还特意命人去回春堂请了两个大夫和女医过来,方便随时给百姓验伤。
毕竟有些无耻的衙役们既然什么破烂事都做得出来,想来被打的人肯定有。
有医者在府衙帮着看伤,证词的力度又会增大很多。
李牧承也是想看看,昨天那个大嗓门儿的后台到底是谁,竟然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对着自己嚷嚷背后有人。
虽然排队的百姓不少,但都是十一人为一组进入,因此队伍行进的速度也很快。
典簿虽然也有野心,不想一辈子当典簿,也想再进一步做个县令啥的。
直到现在他才知道,县令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瞧瞧!凤桐县在上一任县令的带领下,竟然还能出现这么多受委屈的民众,自己竟然毫不知情。
尤其是那一张张状纸上触目惊心的每一行每一个字,都让人气到手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