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变天
“反了,反了!”北蜀王怒吼道,“来人去把叔义给我绑了,带到这里来!”不一会有人回报:“公子已不在府中!”
“不是早已给他禁足,并有人看守吗?”
……
再说叔义。
叔义的房中有条秘道直通府外一间民房。这条秘道是萧左修的。什么时候修的,叔义不知,为何而修他也不知。只是罗信出兵前,萧左传讯告诉他有这么一条秘道。这条密道是萧左耗时两年一人所挖,世上无第二人知道。出了这府,再想出城就容易多了,叔义按萧左留的线索轻易出了城。
北蜀共有兵力五万,这五万之中有一万禁军是由王爷的心腹老臣宋毅统领。罗信领兵一万驻扎在剑门附近,防御北方之敌。而其它三万人马均在边关。如此算叔义和王爷的兵力相当。罗信虽亲自领兵三千,但是他的大部队却在罗信起身返回之时,悄悄由剑门出发围住了九顶城。也正是因为罗信不在军中,所以王爷才没有留意他那剩下的几千人马。
叔义出城之后,立刻到了罗信军中。罗信所属均是他一手提拔,这只部队只听令于罗信一人,甚至连叔义都无法命令。罗信此举是叔义建议的。
而此刻九顶城内的老三百里四处奔走,游说各位大臣。这些年叔喜不理朝政,只求长生。叔义在大臣之中也安插了大量自己的人,而且他仁义制天下,一些中立者或正直者多站在他这一边。这样一计算,朝中大臣除了各部之首,余下中下层官员倒是多站在叔义这边。
这一日罗信返回,兄弟二人兵合一处。二人密谋一宿,期间不断有木鸢穿梭。想必是和城内的百里互通消息。
次日九顶城门。
叔义跪在门前手拿认罪书,请北蜀王降罪。
罪名如下:1、因不忍百姓被江水所淹,未得兵部允私自派兵剿贼。现俘虏逆贼五百名,打开岷江截流,明年再无水患。2、违反禁足令,私自离府。3、违反父王意诣,拆除各地五福教祠堂十三座。杀死教众两百余人。
这哪里是认罪书?明明是讨伐昏君的檄文。
尤其是第三条,拆了几座祠堂不假,可那都是早已建好的。五福教这次所图甚大,它在北蜀苦心经营多年,恰逢北蜀王一直求长生,反而身体越来越差,想要换新的仙法,这才铤而走险。在半年前他们才开始迷惑北蜀王,而且是秘密接触。如今朝中和民间都有传言,官方一直在镇压这些言论。这种情况下,五福教怎么可能让北蜀王出面建祠堂,那就坐实了他们蛊惑北蜀王的事实。
城外围观的百姓见此纷纷指责北蜀王,支持叔义。而城门内也是聚满了百姓。有好事者将罪书内容大声传入城内,城内又有一些文人当场抄写。只一刻功夫这份罪书就像传单一样满城飞舞。
城门内外的百姓越聚越多,而后文武百官穿戴整齐,齐刷刷的在城门前跪倒一片,请王爷开城门,接公子入城,并恕其无罪。这些官员职位虽低,但是胜在人数众多,百姓怎么能从这些花花绿绿的官服中分辨出哪个官大哪个官小,都以为城里所的官员全都出来了。城里的一万禁军见此也不敢动武,怕引起民变。只能死堵城门,劝说百官。
而城外陆续又来一众快马,每匹马上除了骑士还有一名平民。原来这些都是岷江当地平民。罗信在拆除截流时特地将当地百姓全都邀请过去见证。这些人就是他们的代表。
这些人来了之后逢人便讲所看到的事实。有几个人还遇到了住在九顶城的熟人,证明这些人的确实来自岷江之畔。这下消息更加可信了,城门内外百姓确信无疑。
人群中不知谁嚷了一句:“请王爷亲自迎公子进城!”
于是所有百姓全都附和。
又过半个时辰,北蜀王还没有动静。一骑快马飞奔至宋毅面前,给了他一道密旨,宋毅看完擦了擦汗。不一会,一群未带兵器的官兵冲向了各位官员。两人一组,要将他们请走。这些人中有些是站队的,有些是附和的,但也有一些是真正的耿直之人。这些人不断挣扎,大叫,宁死不走。
就在这时有人大喊:“死人了,官老爷死了!”只见两个官兵架着的一个官员头低下去浑身无力,已断了气。这一下,所有的官员都怒发冲冠。不管和死者原来是不是一个阵营,这时全都为他鸣不平。一时间哭的哭,骂的骂。人群中不知何时出现了一群百姓,各个膀大腰圆,几拳打退绑架官员的官兵,救下各位官老爷。
“请北蜀王让位!”人群中又出现了这样的声音。然后城内外齐声呐喊。
有人开始撞击城门。宋毅一看要失控,城门一开外面的一万官兵就要冲进来了。他提刀砍了几个撞门之人。
“禁军杀人了!”有眼尖之人大喊。
百姓这时有点害怕了,不敢再向前。这时一个瘦高个不声不响的走到宋毅面前,手起刀落将他人头砍下。
瘦高个顺势打开了城门。城内禁军听了几个时辰的呐喊,他们的内心都已动摇。他们是军人,使命就是保护这座城,保护里面的百姓。可如今头领杀了百姓,而似乎百姓和公子是对的……所以禁军将士见头领已死,竟无人敢动。
叔义起身掸了掸身上的泥土,正了正衣冠,跨过城门向王府走去。百官、百姓紧随其后。罗信控制了禁军和城防,全部给缴了械。又分出一千人包围了王府。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到了王府门前,叔义还是手举认罪书跪地不起。
“请北蜀王让位!”声音响彻了王府。
王座上的北蜀王此刻脸色更难看了:“逆子,本以为你是几个儿子中最忠厚仁义的,这些年我大权都放心交给了你。但没想你天生反骨。”
北蜀王抚摸着王座的扶手,叹息道:“我费尽心机,征伐一生才得此王座。没想到今天他就是别人的了。”
说罢北蜀王起身走了出去。
府门打开,门前立刻鸦雀无声。
“请父王治儿臣之罪!”叔义低头,双手高举承上认罪书。
“我儿平身!你何罪之有?”北蜀王淡淡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