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采珠人
渔梁的童年很苦,他生在这蓬莱的渔船之上,他们这类人被称为海人。而他们的祖上多是渔民。这蓬莱四周全是海,最不缺的就是鱼虾,然而鱼虾不易储存。一些渔民的船小,无法去远海捕捞值钱的大鱼。所捕的鱼虾只能一家人果脯,连修理船只更换渔网的钱都换不到。
然后每年所有人都需要人头税,再加上一些日常开销。许多渔户都是入不敷出。
尤其是那人头税,如果不交就将被驱逐出蓬莱境内。这些渔民为了缴税只能变卖房产,渔船。最后只能在一叶小舟或一块舢板之上搭个棚子度日。夏天还好,每到冬天,被冻死的老人孩子无数。
这些一无所有的穷人最后都做了采珠人。蓬莱盛产珍珠,但采珠却是个九死一生的行当。采珠人被集中起来,乘坐专门的大船来到产珠地,然后身绑大石,携带猪尿泡所做的气囊用于换气,潜入深海去寻找巨蚌。
产珠之地海底暗流汹涌,被暗流冲走者无数。有时遇到巨鲨巡游,只见海面浮出一股红水,人就已经入了鱼腹。
这珍珠的价格极高,海洲附近所产之珠更是极品。可是采珠人用命换来的珍珠,却被珠商也就是带他们出海采珠的雇主用极低的价格收购。他们所得钱财只能够买些吃食不至于被饿死。
而且这采珠、贩珠的行业被海洲几大家族垄断。有胆大者私自乘小船出海采珠,采回之珠却无人敢收。
而且如果被珠商发现他们私自采珠,他们连这拿命换珠的资格都会被剥夺。许多偷采者握着珍贵的珍珠,最后却活活饿死在了这遍地鱼虾的海洲岛。因此海洲流传着一句谚语:好男不采珠,采珠皆贱民。渔梁一家就是这样的贱民。
渔梁天生水性好,可以不换气在水中呆一柱香的时间。而且他的双眼在水下比岸上看的还远。所以从十二岁起,他就随父亲渔闵做起了采珠人。
那一日父子二人一同出海,去的海域名叫“望断沟”。此处海底有道海沟,附近暗流汹涌。暗流使大量的藻类汇集在沟内,因此这里鱼类聚集,自然也盛产大蚌。正是因为此处鱼类繁多,这沟也是鲨鱼喜爱的觅食之处。
水深、流急加之巨鲨出没,来此采珠十不还一。岸上的家人望断天崖终于等来归船,却不见亲人,因此得名“望断沟”。
渔梁父子迫于生计,又加之艺高人胆大,经常来此采珠。如运气好时,下一次水就能获得它处十倍的收获。
船行到海沟的上方抛锚停住。此次同来的采珠人共有二十人,均是水性最好之人。
渔梁和父亲整理好装备,然后身绑大石,潜入水中。
不一会他们就来到了沟底。此处他们来过多次,这水底的地形早已摸清。哪里巨蚌经常出没,都是他们绝不外传的秘密。
二人甩开众人来到一个隐秘之处,在这里开始寻找巨蚌。渔梁拔开海草,突然发现了一物。是一块形状规则的石头。
他游到父亲身边用手比划,然后将石头递给了父亲。渔闵一看这石头和传闻中的灵石一样!心道:“这次该我们父子发财,这一块灵石足够我们一家人买房置船,从此脱离这采珠行当。”
他示意儿子随他游去。二人来到海沟边上的一处贫瘠之地,将灵石埋在沙石之下。并用石块在附近做了许多记号。
一切就绪,气囊内的空气也将耗尽。二人浮出水面换气休息。刚到船上,有人过来搜身。甚至连口中和某些私处都要检查。
很少有采珠人敢藏私,因为收购这此珍珠之人均是一伙。一旦发现有人贩卖私珠任何人不能收购。而外地商人如果敢收购私珠,那么在蓬莱将无人敢同他再做生意。
那日,这对父子精神恍惚,在水下也无心采珠。盼望着早点天黑返程。
终于二人回到了家中。小船之上,父子商议如何取回那灵石。
这一日风平浪静,并且今日并没有采珠船前往“望断沟”,父子二人托病没有出海。采珠人倒是自由,只要不怕饿死,永远不出海也行。只是你总拖病,珠商就不爱再找你。
见所有的采珠船都已经出发,各奔目的地。父子二人驾小船——也是他们的家,直奔“望断沟”。
只留渔梁的母亲在岸上等侯。
今天他们运气不错,海面上风浪很小,他们的小船居然无惊无险地到达了那片海域。
渔闵激动地道:“真是老天保佑我们。如果这小船被海浪打翻,纵使我父子侥幸活命,却连家都没了。”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赌上了身、家、性命。
父子二人潜入水中很快来到了标记位置。渔梁去取灵石,渔闵在一旁放风。
就在渔梁搬运石块,挖掘沙石之时一条尺余长,背青肚白,身上布满黑色条纹鱼从渔闵眼前游了过去。
渔闵的头“嗡”的一响,接着就感觉眼前发花,心跳加速,他心道:“这好像就是那传闻中的引路鱼!传说见到此鱼的人没有能活着回来的,均被它引入了死路。”
渔闵赶紧四下查看,刚一抬头就见头顶上方一片白色。原来一条巨鲨正从自己头顶上方游过。他眼看鲨鱼张着血口奔儿子而去。
水中无法呼喊,他想去救,可人在水中怎么能追上鲨鱼?情急之下,渔闵拔出腰间的采珠刀,向自己的胳膊割去。
鲨鱼闻到血腥之味掉转身形。这一转身,水流扰动了渔梁。他转头看到父亲手臂上冒出了一缕红线,一条巨鲨正在向他游去。渔梁立刻知道了原由。
可是还没等他动作,巨鲨就衔着渔闵离开了。只留下一片红色在这海水之中,一条黑纹青鱼尾随其后,捡食着巨鲨口中脱落的残渣。
渔梁忍住悲痛,等鲨鱼走远后浮出水面,驾船回到岸边。见到母亲,他诉说了经过,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采珠本就是生死一线的差事。自从当了采珠了,就做好了葬身鱼腹或被暗流冲走的准备。
他们的女人如果在日落之前没有等到自家的男人回来,那么等待她的只有两条路:年轻、身体强健的赶紧改嫁;上了年岁的只能投海,免得几日之后饿的想投海都没有力气了。
而渔梁的母亲还算幸运的,因为她还有儿子!一个采珠能手。此时的渔梁刚过二十岁生日。
过了几日,发现无人知晓自己得了灵石。渔梁来到了海洲城,去银号兑换灵石。海洲城商旅众多交易频繁,银号更是多如牛毛。灵石和金、银的兑换十分普遍,甚至各家连手续费都相差无几。
渔梁选了一家信誉最好的银号走了进去。
当值的伙计见来了个衣衫褴褛的穷鬼,眼皮都没有抬。渔梁见店内无人,来到柜台前说道:“我要兑换灵石。”
这时伙计才抬眼打量了一下来人,心道:“看他相貌忠厚不像偷盗、打劫为生的恶人。估计是走了狗屎运,在哪里捡到的。唉,我怎么没有这好么好的运气呢?”
伙计不耐烦的说道:“把灵石拿过来吧。”
渔梁将腰带解下,拆开上面密密麻麻的针线,取出了灵石。这些看在伙计眼中又被鄙视一番。渔梁不在意对方的冷笑,世人的嘲讽他早已经习惯。
伙计接过灵石手微微一颤,随后说到:“灵石兑换金币,一比一千。今日东家六十大寿,他老人家高兴,全天手续费减半:一个金币。”
说完伙计就要将灵石收入钱柜。渔梁突然大喊:“我不换了!”
趁着伙计愣神的功夫,渔梁夺回灵石跑了出去。他一路狂奔,直到出了城确定后面没有人追来时才找了个隐蔽之处歇了下来。
渔梁掏出灵石小心地抚摸着。多年来和珠商打交道也让他学到了不少。在采到一些异形或是特殊的珍珠时,没法参考现有的定价。
这时就需要和珠商讨价还价。此刻决对不能听信珠商的话,要仔细观察,也许他们的一个表情或者是一个动作就能看出他们对这珍珠的重视程度。
双方谈拢了就成交,谈不拢珍珠也不能由采珠人带走,只能丢入海中,双方谁也不能占有。这是一场博弈,珠商和采珠人之间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