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诛锄异己(2)
李元吉派出的那些人,本以为可以轻松地用金钱收买李世民身边的大将,却没想到这些人根本不吃这一套,不仅拒绝了他们的贿赂,还把他们狠狠地揍了一顿。
当这些人狼狈地回来向李元吉禀报时,他气得暴跳如雷,一脚踹翻了眼前的桌子。桌子上的杯盘碗盏瞬间散落一地,发出清脆的破碎声。
李元吉瞪大了眼睛,满脸怒容,咬牙切齿地骂道:“这些不知好歹的东西!本王好心送钱给他们,他们竟然敢不接受!简直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他越说越气,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仿佛要喷出火来。接着,他脸上突然浮现出一丝阴险狠毒的笑容,继续说道:“既然他们不愿意为我所用,那留着他们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说完,李元吉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迈步向前,对着他的下属们下令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立刻派人去把他们全部杀掉,一个不留!”
尉迟敬德最近好不容易有了些闲暇时间,可以在自己新落成的御府里多住上几天。回想过去,他在家里当一个富贵闲人时,可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靠着自身的本事住进如此华美的宅邸。
趁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膳的当口,尉迟敬德特意看向自己的续弦妻子苏妏,满脸得意地邀功道:“娘子啊,你看看这府邸,可还住得惯吗?”
别看尉迟敬德相貌粗犷,其实他出身官宦世家,而他的妻子苏妏更是隋朝柱国的二女儿,不仅知书达理,而且温柔娴淑。只见苏妏微微一笑,美眸流转间,淡淡的看了尉迟敬德一眼,柔声说道:“若是姐姐还在,看到你如今如此争气,想必也会感到欣慰的。”
尉迟敬德心中一紧,他自然知道妻子口中的“姐姐”指的是谁。想当年,他也曾有过一段郁郁不得志的时光,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仕途之路异常坎坷。无奈之下,他只能在家族的庇护下,在老家做一个无所事事的富贵闲人。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尽管尉迟敬德本可以在隋朝的稳定时期一直过着悠闲富足的生活,但现实却并非如此。隋朝的政局逐渐变得动荡不安,各种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不断涌现,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混乱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尉迟敬德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原本平静的日子被彻底打破,再也无法继续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富贵闲人了。而与此同时,另一个不幸的事件也降临到了他的身上——他的妻子苏娬在这个时候重病缠身,最终不治身亡。
苏娬与尉迟敬德结婚已有十年之久,但她却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年仅25岁。这对尉迟敬德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失去了生命中的挚爱,心中充满了悲痛和哀伤。
由于尉迟敬德此时只是一个闲人,没有太多的权力和财富,他所能为苏娬举办的葬礼也只能是平平无奇,与普通人家并无太大区别。这样的葬礼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有些寒酸,甚至可以说是泯于大众。
然而,苏娬的离世却给尉迟敬德带来了一种解脱。在这个乱世中,他不再有太多的忧虑和牵挂,可以更加自由地决定自己的未来。也许是为了远离这个充满痛苦回忆的伤心之地,尉迟敬德毅然决然地走出了闲人的舒适区,开始投身军旅生涯。
尉迟敬德一想到亡妻,心中就像被重锤狠狠地敲击了一下,无尽的悲伤涌上心头,让他难以自抑。然而,他深知苏娬若是泉下有知,定然不希望看到自己如此消沉。于是,他强打起精神,努力让自己从悲痛中挣脱出来。
不多时,尉迟敬德便恢复了平日里的乐观模样,嘴角甚至还挂着一丝淡淡的笑容。他缓缓说道:“你姐姐她若是知晓今日之事,必定会为我感到欣喜。而娘子你,就代替你姐姐去享受这荣华富贵吧。倘若有朝一日我在战场上遭遇不测,你定要将我与你姐姐合葬一处。如此,我便也无憾了。”
苏妏默默地聆听着尉迟敬德的话语,她并未言语,只是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个男人,似乎想要透过他的眼眸,看到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过了一会儿,苏妏微微颔首,表示同意尉迟敬德的安排。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管家匆匆走进房间,躬身禀报:“将军,天策府的小武前来求见。”
尉迟敬德一听是小武来了,立刻精神一振,连忙说道:“快快有请,想必是秦王殿下有紧急要事相托。”
小武刚刚踏进房间,尉迟敬德便如坐针毡般地站起身来,满脸急切地开口问道:“小武,秦王殿下竟然派你亲自过来,莫非是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要找俺?”
小武心中暗自惊叹,尉迟敬德如此敏锐,竟然这么快就猜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他面带微笑,向尉迟敬德投去一道赞赏的目光,缓声道:“正是如此,尉迟将军。据我们的线报消息,齐王正密谋派人前来刺杀您。秦王殿下得知此事后,忧心忡忡,特命我前来告知您,务必多加小心,以防不测。”
尉迟敬德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不屑地说道:“哼,齐王那家伙,想收买俺不成,便恼羞成怒,想要置俺于死地。不过,他也太小瞧俺尉迟敬德了。俺倒要看看,他究竟有没有这个能耐。”
小武对尉迟敬德的自信并不感到意外,他深知尉迟敬德的实力和勇气。既然任务已经顺利完成,小武便向尉迟敬德拱手作揖,朗声道:“尉迟将军,在下的使命已然达成。因尚有诸多要事缠身,不便久留,就此别过。还望将军保重,后会有期。”说罢,小武转身离去,留下尉迟敬德在房间里若有所思。
尉迟敬德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他命令府上的侍卫们将大门敞开,然后让他们全部进入屋内,而他自己则若无其事地连续几天躺在大门不远处的前庭过道上,似乎完全不担心会有危险降临。
李元吉得知尉迟敬德的举动后,心中暗喜,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刺杀机会。于是,他迅速派遣了一批杀手前往尉迟敬德的府邸,准备将其置于死地。
然而,这些杀手到达目的地后,却发现尉迟敬德正大大咧咧地躺在前庭过道上,毫无防备。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敢轻易动手,因为他们对尉迟敬德的威名早有耳闻。
就这样,杀手们连续几天都躲在门口,眼睁睁地看着尉迟敬德在那里睡觉,却始终不敢贸然闯入。
有一天半夜,尉迟敬德突然醒来,被周围嗡嗡作响的蚊子扰得心烦意乱。他忍无可忍,终于忍不住大声喊道:“你们这些家伙,不是要来杀俺吗?俺现在就一个人在这里,你们有本事就快动手啊!机会可只有这一次哦!”
那些杀手听到尉迟敬德的呼喊,心中不禁一惊。他们虽然受雇于人,但也知道尉迟敬德的厉害。毕竟,他可是能够在万敌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轻松为秦王殿下抢走敌军战马的猛士。
在要钱还是要命的艰难抉择面前,杀手们最终还是选择了保命。毕竟,钱可以慢慢赚,但命可只有一条啊!
眼见着刺客们被自己吓跑,尉迟敬德得意地笑了笑,然后不紧不慢地吩咐手下人把大门关上。他可不想再被那些烦人的蚊子叮咬了,还是回房里舒舒服服地睡觉比较好。
尽管长安城此刻正弥漫着血腥与杀戮的气息,但李世民却并未受到丝毫影响,他依旧全神贯注地坐在天策府的书房里,埋头处理着朝中纷繁复杂的政务。
就在这时,长孙无极率领着一行人,缓缓地穿过内廷的走廊。其中一人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显然是此次前来的重要物品。
来到李世民的书房门前,长孙无极轻轻叩响了房门。
"进来!"书房里传来李世民那低沉而威严的声音。
长孙无极应声推开门,然后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房间,他的身后紧跟着其他人。一进入书房,长孙无极便立刻向李世民行礼,毕恭毕敬地禀报道:“秦王殿下,欧阳询和户部的人带着陛下下令要铸作的开元通宝蜡样给您过目。”
李世民听到长孙无极的禀报,缓缓地从堆积如山的文书中抬起头来。他放下手中正在书写的毛笔,站起身来,步履稳健地朝着长孙无极走去。
欧阳询见到李世民走来,连忙上前一步,双手将锦盒高高举起,呈递给李世民,同时谦卑地说道:“秦王殿下,这里有几个蜡样,您看看哪个可以拿去当作铸钱模板?”
李世民双手接过锦盒,他轻轻地揭开盒盖,生怕弄坏了里面的蜡样。当他的目光落在那精美的蜡样上时,脸上的表情渐渐变得专注而认真。
他仔细端详着蜡样上的字迹,那是欧阳询的书法,每一笔都犹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字体端庄整齐,却又不失灵动之感,紧密刚劲却并不显得局促,确实有着独特的风格。
然而,面对这几个同样出色的蜡样,李世民却有些犹豫不决。他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又看看那个,心中实在难以抉择。
就在这时,他的视线像往常一样,不自觉地飘向了正在一旁专心看书的长孙无艳。只见她静静地坐在那里,手中捧着一本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李世民的目光。
李世民看着长孙无艳专注的样子,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甜甜的笑容。他轻轻地走到长孙无艳身旁,然后略带为难地开口问道:“观音婢啊,你看看这几个铸钱蜡样,上面的字都写得非常漂亮,你觉得哪个最好呢?”
长孙无艳听到李世民的声音,缓缓地将视线从书本上移开,脸上露出好奇的神色。当她看到那几个铸钱蜡样时,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开心地说道:“这就是铸钱蜡样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呢!”
李世民缓缓地在长孙无艳身旁落座,然后耐心地为她解释道:“在过去,五铢钱一直是主要的流通货币。然而,由于历经多个朝代的政权交替,私铸和盗铸的情况屡禁不止,导致货币的质量良莠不齐,重量也各不相同。这种情况给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父皇在前年便下令进行货币改革,如今天下已经统一,我们必须尽快铸造出一种全新的、统一的货币。”
李世民接着介绍道:“这种新货币名为‘开元通宝’,它的直径为八分,重量是二铢四絫,每十文的重量恰好是一两。这样的规格设定,使得钱币的大小和重量都相对统一且规范,从而能够有效改变过去货币混乱不堪的局面。”
长孙无艳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当她看到“开元通宝”的蜡样时,不禁惊叹道:“欧阳先生的字写得真是太漂亮了!”
站在一旁的欧阳询听到长孙无艳的称赞,心中一阵欢喜,连忙道谢:“多谢秦王妃夸赞!”然而,他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因为他突然发现长孙无艳正试图伸手去拿蜡样,而他根本来不及阻止。
只见长孙无艳的手指如同羽毛一般轻柔地触碰了一下那蜡样,仿佛生怕弄坏了这珍贵的物品。然而,即使是如此轻微的接触,也在蜡样上留下了两道淡淡的指甲月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