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拜师
“这。。。”,崔先生不免犹豫了,学医可是一个苦功夫,并不是谁都能吃得了这个苦头的。虽然大夫的地位很高,世人多崇敬,开医馆也有不错的收入,但是内里的苦处却并不为人知。
给高门大户看诊,免不了半夜被临时叫去,有时病情紧急,就要整夜整夜在病人身边熬着,睡不上个囫囵觉。遇到一些疫病,不仅自身有被传染的风险,病人的症状也往往骇人的很。
这些都还不是最要紧的,为了诊断准确,不免要接触病人的饮食和物品,有时呕吐物甚至粪便,也是要亲自看一看的。
小姐身边的一等丫鬟,比寻常人家的主子还要金贵些,哪里吃得了这个苦。
但是夏荷姑娘又实在是个好苗子,就凭这个小册子,自己的那几个徒弟枉称聪慧,却无人想到过这么好的主意。
“夏荷姑娘,可知学医。。。辛苦的很。而且,你家小姐舍得你吗?”。
他其实想问小姐是否同意,这样深宅大户的主子身边的一等丫鬟,知道的内宅事情太多,往往是看着很有体面,实则最不自由。
“舍不得也得舍得啊”,苏云锦见二人都看着自己,从怔愣当中忽然回过神来。之前二人讨论大夫的辛苦时,她一直在想洋金花的来处。
夏荷还以为小姐没回话,是真的不许自己学医。听小姐允了,一时开心的不得了。连忙跪在地上磕头。
“小姐,我定不会耽误差事的,夏荷也想多长些真本事,多为小姐尽心”。
苏云锦爱怜的扶起她,“你的心思我如何不知,你最是细心体贴,若果能学医,定有所成”。说着还不忘打趣她,“这就开心啦,还不知道崔先生收不收你呢”。
“收、收,有夏荷姑娘这样的细心人,真是天助我也!”
苏云锦听出他话里的兴奋,不免也带了几分好奇。“先生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小姐不知,小人的鸣鹤堂虽然是城中最大的药局,但是一直以来,名声都不如城中的几家医馆显赫。像是泰和医馆、寿康医馆、百草厅的病人,大多数都到鸣鹤堂来拿着方子抓药”。
崔先生提到自己的生意,人又精神了几分。
“病人都以为自己是靠大夫的药方治好的,并不觉得是靠药治好的,这几年,药局利润中的一部分,接近一半,也是要和这些医馆分账”,崔先生面露痛苦之色,想来十分心疼。
“崔先生医术如此高超,为什么当初没有经营医馆呢?”
“小姐有所不知,小人家三代都是药农,是因为战乱祖上的药田被毁苏将军的军队路过,帮着百姓修整农田河道,见小人略懂医术,精通药性,才将小人破格录用到军队当中的。后来小人在战场上受伤严重,将军就把小人安置在了府中”。
“当时将军府中养了太多伤兵,光靠将军和夫人怎么能行,小人就想着自己一身本领,总能谋个出路”。苏云锦回想,当时父亲和母亲确有一段时间,每日都在为了银钱发愁。
“当时是夫人见小人精通药理,就想说开个药局,一方面城中医馆已成三足鼎立之势,且各自背后都有世家的势力,小人初来乍到,不好打开局面。另一方面开医馆所费巨大,光招人手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大部分医者都讲究师承,小人这样在京中没有根基的人,根本不受待见,招人也招不到”。
提起夫人,崔先生脸上露出了怅惘的神色,“还是夫人见事明白,这药局一开,没过多久就打开了局面,从小人一人坐堂抓药,到现在铺子遍布李朝,也只是十年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