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青春,那些缘 - 流年不返多珍重 - 清风相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那些青春,那些缘

我想,青春初至的样子是,课堂上偷偷传过的纸条,藏在校服领子里的耳机,放学路上的约架,是那不顾它人眼光,放荡不羁的性格。是期待未来有你的我。

初中来临的时候,我父亲重新外出打工。而我也选择了住校,每周能回家一次,回家的时候寄宿在一个亲戚家,那是一家朴素友爱的家庭,他们对我特别不错,我记得第一次学会刷牙,是他们家的女儿教会我的,也就是我的妹妹。在哪里我很少干活,一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作业后,扫扫地,烧个火,洗洗碗就行了。时至今日我依旧挺感激他们当初对我的帮助。

至于初中的学习生涯我已遗忘得所剩无几,不过以下几件事至今依旧印象深刻。还记得第一次住校的时候我是下铺,当时正好上铺的同学在铺被子,由于灰絮落在了我被子上,我对他进行了几次语言上阻止,不过这位同学没有听取我语言上的阻止,我便向生活老师打了小报告,结果就是他被罚跑了操场十圈。这个结果是后来他与我说起我才知道的,他说起的时候,他已经是我心中好几年的兄弟,好几年的知己了。其实当时上床铺被子的人是我的话,我也不会听取那所谓的语言上的阻止。毕竟那是属于正常的行为。对此我在这里对我当初的天真行为,对你表示歉意。

大多数人总有第一次离开家乡的时候,并且都是记忆犹新的,我第一次离开的时候只有一床被子,两套衣服。都是装在一个猪饲料麻布口袋里面的。那是初中毕业拿到毕业证书第二天,第一天夜里我父亲与幺舅联系已经好了,叫我去幺舅城里的工地当学徒。当我第一次离开家乡的时候是兴奋的,想到终于可以去看看梦想中的大城市了,对未来充满憧憬。可工地上的铁锹,水泥,灰桶和那些出口成脏的师傅们彻底把我拉回了现实,幺舅见人便说我是一个山里的孩子母亲死的早,父亲又无用。所有的亲戚中只有他愿意带着一点,我脸上虽然没有半分不满,心中却甚是不悦。每次父亲打电话叫我继续回家读书时候,他总会说你读书那么差读出来也没有用,不如就安安心心做一个泥水匠。最后家里电话打急了,他要我自己决定,我选择留在工地。他爸叫我以后不要后悔,我不敢说是否后悔,我只知道时间没有如果,我只能走好选择好的路。让我最后下定决心离开的时刻是表姐考上了重点中学,每个人都在恭贺而我却去扫了别人的喜庆。表姐外婆对我说你连高中都读不起呢。我默默地回了房间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寄人篱下的痛苦。也是第一次流下无声的泪水。时隔多年,当年的不满早已烟消云散。关于它们我更多的是感谢,当初如果没有它们收留我也许真的不知道去哪里。不会有那一段不一样的经历。也不会遇到我生命那改变我一生的女人。虽然她只是曾经存在过,却让我重新活成了不一样的自己。这里就不叙述了。

人生难得一知己,而我庆幸遇到了那么几个。其中一位是特别特殊的,他对于我来说亦师亦友。在初中的时候他以支教的高尚品质来到了我们学校。那是我第一次听说外面大千世界的精彩。学校生涯的我性格内向与所有老师交谈都不多。所以与他亦无多少交流,转折点出现在了我技校第一次出来暑假工的时候。那时候我身上全身上下只有一百五十元,正好上班的地方离他很近,我搬进宿舍的那天是周末,他也来到了宿舍帮我搬行李,安床。其实当时的行李只有两个并不大的旅行布袋,一包被子,一包里面有电磁炉,碗,衣服等杂物。做饭的桌子是去捡工地上的红砖加工地上的木板合成的,吃饭的桌子是啤酒箱子加一片小木板合成的。唯一的好处是一个单人间有一张棕垫木床。uU看书 他陪我去买了洗漱用品,还好吃饭用的碗和电磁炉是在父亲哪里带来的因此节约了不少钱。他走的时候时候给了我几百块钱,我当时说还有,他坚持让我收下了说是借给我的,说发工资了再还他。我最后收下了。我靠吃火腿肠炒饭,两块钱很大一根可以炒了吃一天的那种火腿肠,或者买面粉炸面饼吃。即管饱又有油。那段时间全靠他那几百块坚持了下来。他对我还是挺不放心的经常来看我是否习惯,经常打电话叫我好好做坚持会做好的,有时候会叫我下班出去吃饭,我知道他是怕我营养不良。开学以后经常上早上五点起床去坐第一班公交车去学校上课,下午五点半放学坐公交车回厂里继续上夜班到一点。那段时间感觉整个人都要虚脱了。还好那是最后一学期,我也奇迹般的坚持下来了。离开哪里后,他依旧对我时常激励,倍加关怀。对与他我心中始终充满敬佩和感激之情。亦师,亦友,亦恩人。如果没有他的谆谆教导和无私帮助我至少比现在差许多。

有的人认识很多年也不一定会经常联系,但一定有事就一定全力相助,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们相识十几年,从幼儿园到初中都是同班同学,有一次急差钱用,急需要一个兼职,他二话不说同意我去他们公司干兼职,尽管我干得并不如人意,但他还是处处关照让我做最安全的事,做相当轻松的事,得与别人同样的工钱。我为自己人生有几位如此挚友,而感到三生有幸。

快乐就算总比痛苦短暂,但我希望你能够拥抱希望。努力前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