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洛水之滨(下) - 逐鹿清明上河图 - 唐古拉山草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160章:洛水之滨(下)

洛水北岸的官道上,一辆马车向西疾驰。

一双纤纤素手撩起窗帘,茱萸远远瞧着洛水上的三艘“铁索连环船”,暗自想象船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不由得笑出了声。

“你假扮,我假扮,大家都来假扮,一张人皮面具而已,这有何难?!在瓦舍里随便找几个戏子,完事。”

马车一路顺风顺水,天黑前,抵达了洛阳城。

众人举目望去,河洛平原一马平川,房舍重重叠叠,宫阙参差巍峨。

洛水和伊水蜿蜒流过,在夕阳余晖里,泛着点点金光。

目力所及之处,苍茫大地平平坦坦,哪里有半点山脉、山丘的影子?

汴京城北,逊李唐庄的猪圈地砖上,刻有诗句“京城北邙到富阳”,北邙,洛阳北邙山。

可是山呢?山在何处?

林岳下得马车,四处找寻一番,逮着个砍柴的少年,问到:

“小子,北邙山在哪里?怎么看不见呢?”

那少年惊讶地望着这伙人,“北邙山在哪里?就在你们脚下啊,你们踩着的就是北邙山!”

原来他们已来到北邙山上,却不自知。

人人印象里,山都应当似庐山、泰山,必须得有明显的山脚、山腰和山巅,必须有苍松翠柏,悬崖峭壁,云雾缭绕。

北邙山却与众不同,乃是黄河与洛水之间了一片高地,西自崤山,东至巩县,绵延数百里。从北往南,呈一片缓坡,逐渐向洛水倾斜,洛阳城便构筑于洛水之滨。

林岳赏了砍柴少年一贯铜钱,又问:“北邙山上有个叫‘北李’或者‘后李’的地方吗?”

那少年睁大双眼,“俺们这里没有‘北李’什么的,只有个后李村。”

众人兴奋地交换着眼神,他们走在正确的路上。

“干吗你们这些外乡人一个个都要找后李村?”少年不解到。

沈仲修一把扯住他的衣襟,“谁还在找后李村?”

茱萸不由得一阵恼怒:明明自己这伙人取走了逊李唐庄的猪圈石砖,难道还有别的石砖?或者长老们还以另外的方式,暗示了“后李”地点,被对手获悉?

要不又是同伙暗自通敌,出卖他们的行踪,与北上汴京之旅一样,那一次作祟的是夏无极。

她心里把同行诸人迅速排查了一遍,看看谁的嫌疑最大。

“前些日子,就有三起外乡人来找后李村。”

“他们长什么样子?”

少年回答到:“先是一帮道爷,手上提着宝剑,凶巴巴的。”

“后来有个老婆婆和她孙子来问了,还赏了小的几个铜板。”

“昨天来的是一位大婶子,头发有些白了。”

小青恨恨说到:“夏无极这恶婆娘兀自不死心,还要死缠烂打?姑娘这次非砸了她的养蛊瓶瓶罐罐不可!”

“小兄弟,那位大婶子穿的是不是绸缎衣裳?戴了许多金银首饰?她有几个跟班?”

“不是,穿的是麻布衣裙。金银首饰?她啥也没戴,和俺娘差不多。啥叫‘跟班’?”

“哦,嗯,有几个人和她一起来的?”

“她一个人来的。”

几个人对望一眼,脸现忧色,又多了一个劲敌。

诸葛荇茸,此人一贯在江湖上声称,对《清明上河图》不感兴趣,只是看个戏,图个热闹而已。

现在看戏都看到北邙山后李村来了,看戏看上瘾,最后粉墨登场了。

“小兄弟,麻烦你这就带我们去后李村,好么?”小青和颜悦色地说。

“嘻嘻,这里就是后李村啊,你们脚下踩着俺们后李村的地嘞。”

“这前前后后十几里地都是后李村嘞。”少年补充说。

林岳调侃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呵呵,我猜你姓李,又是谁谁的几世嫡孙,血统高贵,是吧?小子。”

“是嘞,俺就是姓李,小名儿李初五。”

沈仲修一把抓住李初五的双手,双眼散发出热切的光芒,仿佛与劫后余生的亲人重逢。

茱萸白了一眼,“二伯,别看见个姓李的就想扶他当皇帝。李后主被满门抄斩,没有留下一线血脉,白纸黑字书上都写着呢。”

小青:“这么大个村子,总该有个大门、神庙、祭坛什么的吧。初五兄弟,我们该怎么进村子、出村子呢?”

初五嘻嘻笑道:“俺们村子从来就没大门,条条小路都通洛阳城。村长都没有,要神庙、祭坛也没用。大伙儿都姓李,住在一起,就叫了个后李村嘞。Uu看书 ”

“全村子的人都姓李?”师师惊讶地问道。

“差不多都姓李嘞,村子里的老人说,上几辈都是叔伯兄弟。”

两大门派诸人站在后李村的土地上,却断了线索,东南西北,不知朝哪个方向去寻觅。

茱萸暗自思索:题头诗里出现了三处大地点:汴京、北邙山和富阳。通过香炉峰《清明上河图》,在逊李唐庄找到了一块石砖,这块石砖带着我们来到后李村,那幅绢本就算是完成了使命。

在阿图什峰《清明上河图》中发现的两句唐诗,至今还未派上任何用途,想必答案就在“柴门闻犬吠”和“野渡无人舟自横”当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