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谋圣张良,入吾彀中! - 我在异世召唤全史名将 - 木槿白衣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68章谋圣张良,入吾彀中!

第1168章谋圣张良,入吾彀中!

“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也慢不得。”

“祁州的铁可以铸苍州的犁,乾州的粮可以养横州的兵,横州州的财可以修武州的城——让各州的骨头连着筋,自然就成了铁板一块。”

张良抬眼,目光正好与苏夜对上,两人眼里都没有躲闪。

“至于那些想拆台的,就得让他们知道,这铁板有多硬。”

他顿了顿,似乎觉得有些不够,又添了句。

“子房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先通鱼盐之利,再联诸侯之兵,道理是一样的。”

管仲在一旁捻着胡须笑。

苏夜看着张良,忽然觉得心里那点期待落了地。

他见过太多只会纸上谈兵的儒生,也用过不少勇猛善战的武将,像这样既能看透症结,又能给出药方的人,他麾下恐怕只有荀彧、张居正和李善长这些人可以比拟了。

“那不知先生可有兴趣,帮本公掌这把'烹鲜'的勺?“

苏夜身子微微前倾,锦袍的下摆扫过地面的蒲团。

“稷下学宫缺个能定章程的人,先生若愿留下,这令牌便是凭证”

他忽然从袖中摸出枚鎏金令牌,令牌上刻着“总纂”二字。

这话分量极重,惊鲵都忍不住抬头看了张良一眼。

“镇国公的好意,良心领了。”

“只是良还有个疑问——”

但张良却只是拿起案上的一卷《孙子兵法》,那是管仲昨夜借给的他,封皮上还带着管仲的私印。

“若有朝一日,那些想拆台的人联起手来,国公大人是打算用谋,还是用兵?”

他翻过书,指着其中“上兵伐谋”四个字。

“谋为体,兵为用,就像先生手中的书,既要有破阵的智计,也得有挥剑的勇气!”

苏夜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从容道。

“国公大人可知,随着国公大人麾下的横州军在武州势如破竹,恐怕如今大乾周围,大凌的刘邦三兄弟、瑞州的赵雍、大玄南方的黄巾军部吗,还有北边的夜王,恐怕都要开始行动起来了?”

张良忽然抛出个重磅消息,语气却依旧平淡。

苏夜并不意外,他早就有预料,在他麾下的势力不断膨胀壮大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就是他周边那些“邻居”的忌惮与联合了。

因此如今他更在意的是张良的态度——这青年肯把如此机密的消息说出来,已是心有所向。

“一群各怀鬼胎的饿狼罢了。”

“他们以为联手就能扳倒本公,却不知本公的刀,早就磨利了。”

苏夜转过身,月光透过窗棂落在他脸上。

“镇公若不嫌弃,良愿为镇公拟一份'伐交策'。”

张良看着苏夜眼里的自信,忽然笑了。

“至于总纂之位,容良先在学宫住些时日——毕竟,这里的书,良还没看完呢。”

他把那卷《孙子兵法》放回案上,封皮上的私印在灯光下格外清晰。

“这期间,良若有浅见,会写成策论放在夷吾堂的信箱里,国公大人可看可不看。”

他顿了顿,补充道。

苏夜望着他坦荡的眼神,忽然想起当年初见荀彧时,那位大儒也是这般不卑不亢。    “好!就依先生!学宫最好的院子给先生留着一个,每日三餐按公侯礼制,若是觉得闷了,先生可自行去横州城当中转转!”

苏夜知道,这是张良的默许,顿时朗声笑道。

“看来老夫这夷吾堂,往后要热闹了。”

管仲在一旁见到苏夜又如愿收下一位大才,顿时欣慰的笑道。

窗外的天色渐渐亮透,藏书阁的钟声悠悠传来,惊得檐下的燕子扑棱棱飞起。

苏夜望着张良翻看竹简的侧脸,忽然觉得那些暗流涌动的联盟,那些蠢蠢欲动的敌人,都不过是这盘大棋上的棋子。

而他刚刚落下的这枚,或许就是能定乾坤的那一颗。

张良感受到苏夜的目光,却没有抬头,只是在竹简的空白处提笔写下:“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墨迹在阳光下慢慢干透,像一颗种子,落在了稷下学宫的沃土上。

国公撵驾碾过稷下学宫门口的青石板路时,晨露被车轮溅起,打在两侧侍立的甲士靴面上。

苏夜靠在铺着白狐裘的软榻上,指尖捻着枚青铜令牌——这个是罗网的最高信物,牌面雕刻的蜘蛛纹路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最近赵高那边有没有新动静?”

他忽然开口,惊鲵刚要回话,却见撵驾外飞来只信鸽,银灰色的羽翼上沾着点血渍。

惊鲵接住时,鸽腿上的小管里滚出卷羊皮纸,上面用密文写着“瑞州境内,赵雍密会朱棣的黄巾军使者于金佛庙山”。

“倒是会挑地方,佛门清净地成了他们串谋的窝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