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再次刷新SSR的稷下学宫! - 我在异世召唤全史名将 - 木槿白衣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67章再次刷新SSR的稷下学宫!

第1167章再次刷新ssr的稷下学宫!

“赵雍老娘信佛,上个月还派人去瑞州的金佛寺庙当中求经,咱备些佛经、草药,让使者带话‘苏夜要是占了瑞州,赵家祖坟都得被刨了’——这老小子是有名的孝子,准得掂量掂量。”

随后朱升从怀里摸出个小布包,打开是几片干枯的柏叶。

“再说咱攻瑞州数月不下,他也耗得够呛,与其两败俱伤,不如联手挡豺狼。”

他忽然压低声音。

“你的意思是,拉夜王牵线,联上刘家三兄弟,再跟赵雍化敌为友?”

朱元璋把旱烟锅在鞋底磕了磕,火星子溅在沙盘上。

“这样一来,东西南北都有牵制,苏夜就算打下武州,也得掂量掂量。”

“他要是敢打潞州,咱和瑞州还有夜王和刘邦他们就抄他后路;他要是往东进大雍皇朝亦或者西出大凌皇朝,咱们南边的潞州、瑞州等势力就捅他软肋。”

徐达这时在沙盘上插了四面小红旗,分别是潞州、大凌、瑞州和他们自己的营地,四面旗子把横州军的黑旗围在中间。

“可这些人都是狼崽子,咱得防着点。”

“当年张角师父就是太信盟友,才被人从背后捅了刀子。”

朱元璋把玉佩揣进怀里,玉佩的棱角硌得他胸口有点疼。

“主公放心,咱只跟他们谈利益,不谈交情。”

朱升把青布袍的下摆撩起来,往地上盘腿一坐。

帐外的天已经大亮,巡营的兵卒开始唱号子,声音粗粝得像砂纸磨木头。

“那还等啥?咱现在就派使者!末将亲自去瑞州,保准把赵雍那老小子的倔脾气捋顺了!”

常遇春把大刀往肩上一扛。

“你去了准得打起来!”

“让徐达选一些机灵的,一路去潞州找孟章,另一路去大凌找夜王,顺便告诉瑞州那边的老四,让他尽快跟瑞州赵家的赵雍达成一致。”

朱元璋笑骂着扔给他块麦饼。

“都给咱记住了,咱不是要跟苏夜比谁的朋友多,是要让他知道,想啃咱这块骨头,那也得崩掉他几颗牙!”

他站起身,把旱烟锅往腰里一别。

“主公这股子狠劲,倒跟当年的张角有点像。”

朱升看着朱元璋的背影,忽然对徐达低声道。

徐达没说话,只是把沙盘上代表横州军的黑旗拔了一根,扔进案上的火盆里,火苗“腾”地窜起来,把那面小旗烧得蜷成了黑疙瘩。

而就在暗处当中,一个隐秘的“反苏联盟”准备成立的时候,此时的苏夜已经离开乾都,回到了横州当中。

却此时位于横州的稷下学宫的青石板路上还沾着晨露,刚过卯时,就有捧着竹简的学子往藏书阁去,木屐踩在石板上的“嗒嗒“声,倒比寺里的晨钟还规律。

苏夜披着件月白锦袍,身后跟着惊鲵,两人走过刻着“百家争鸣”四个篆字的牌坊时,他特意放慢了脚步——那字是管仲亲笔写的,笔锋里藏着股春秋霸主的锐气,墨迹在朝阳下泛着温润的光。

“先生昨夜又批阅到三更?”

苏夜刚进管仲的“夷吾堂”,就见案几上堆着半尺高的竹简,最上面那卷《牧民》的边角还沾着茶渍。

“学宫刚开不久,各地送来的策论堆成山,有个来自祁州的学子论'盐铁专营',倒是有点意思。”    “不过你倒会赶巧,昨儿刚改完'官山海'三策,正想让人给你送去。”

管仲正用狼毫蘸着松烟墨批注,闻言抬头笑了笑,把沾墨的手指在布巾上擦了擦。

而此时苏夜的目光却越过案几,落在客座上那抹青衫上,青年正临窗翻着卷《孙子》,阳光透过窗棂斜斜打在他侧脸,把鼻梁的轮廓描得愈发清俊。

听见动静,他缓缓合上书卷,木簪绾着的发丝滑落额前,倒比学宫门前的“仁义礼智”牌坊多了份活气。

“这位是荀子先生的高徒,张良张子房,昨儿刚到学宫,正跟老夫讨教些《管子》里的学问。”

正待细问,就见管仲往旁边的客座指了指。

客座上的青年闻声起身,一身温润的儒衫,腰间系着块普通的玉佩,倒比寻常学子多了份清俊。

他拱手时动作从容,袖口露出的手腕骨节分明,目光落在苏夜身上时,既没有谄媚的热络,也没有刻意的疏离,倒像是在打量一幅待解的兵图。

“久闻镇国公大名,今日得见,果然气度不凡。”

张良的声音清润,像山涧里的泉水。

“前日在藏书阁见了国公大人麾下的《均田策》,字里行间皆是惠民之心,良自愧不如。”

苏夜笑着摆手,目光却没离开张良——这位如今年轻的谋圣眉峰如剑,眼底藏着星辰,单是这份从容不迫的气度,就比他见过的许多世家公子强上百倍。

稷下学宫作为苏夜一手兴建的学宫,自然让很快就让苏夜得知了稷下学宫来了张良这个大才的消息。

因此,他此行的目的也完全是为了张良这位“谋圣”而来!

“子房先生过誉了,比起这些虚文,本公更想听听先生对时局的看法。”

苏夜在客座坐下,惊鲵奉上的云雾茶还冒着热气。

“如今大乾九州,烽烟四起,不知先生以为,何处才是长治久安之地?”

这话问得很直接,管仲端茶的手顿了顿,但眼里却闪过丝赞许。

“镇国公麾下祁州有铁、横州有财、苍州有兵,乾州有粮,如今再加上武州这道门户,地盘虽广,却如张开的弓——弦太紧,容易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