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二个古代世界(16) - 快穿:我们的目标是长寿 - 喜欢鱼香草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39章第二个古代世界(16)

嗯,懂,这法子定是不寻常,而且不是碰上主角也用不了,属于是主角量身定制版法子。

“这法子师父教我时,也就是当个故事说,老夫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成想,这孩子运道好,竟活下来了。”

虽然说误打误撞,不过,自己确实救下了一条性命。

这可是从阎王爷手里抢人,江郎中说出来,嘴里的得意根本掩盖不住。

“救下来就好,救下来就好,还是这孩子运气好,碰上了心善的乡正大人,又碰上了你。

也是你医术高超,这样都能救下来,他该给你磕头的,这孩子发生这么大事,家里人过来了嘛?”

花婆婆顺势就把话题转移过来。

“说来可笑,那孩子家里只有一个哥哥,娶了嫂子,等孩子跟乡正大人说上话,两人才来。”

突遭意外,还在乡正大人那留下印象,又有了与家里分开的正当理由,好一个主角逆境求生经典开局。

接下来的冬日正好是个坎,这就是故事的第一个节点。

按照朝廷的习惯,一般官员上任都是春日里。

这会碰上县令大人被贬,秋日就到任上了,又带来乡正大人。

乡正大人初来大刘乡就遇到这样的事情,是不管也会管,作为故事的开头,很精彩,也很巧妙。

“江郎中说的,是不是沟边里刘有财和刘有学一家,我记着,他家长辈刚去世,哥哥就娶了媳妇。

弟弟跟着哥哥住着,听说那弟弟是个勤快人,每天天没亮就起来做事。”

花婆婆已经猜测是谁了,可怜刘有学,记得十岁的人还没别家七八岁高,又瘦又小的。

“是他!就是他!听谈吐,这刘有学像是去学堂学过的,听说家里父母没去世前,还想着送小儿子去私塾。”

这事花婆婆听说过,这刘有学家也是富裕过的。

如果不是家里老人死的突然,说不定他也能去私塾念书。

现在的朝廷读书可没用,做官的人不从读书人里选,这样还能送去私塾读书,家里是真爱这个孩子,也是真有家底。

“看来也是个有天赋的孩子,江郎中医术高明,让这孩子捡回来一条命,以后说不定能转转运。”

“花婆婆懂得这些,怕是就像婆婆说的,这事招了乡正大人眼,以后的日子肯定会好过些。

我看那孩子有些遭遇,醒来之后愣住了很久,叫他名字也不答应,好半会才回神。”

这是在接受原主记忆,花婆婆好奇这孩子有没有露馅。

“难不成因为这件事傻了,造孽呦,这么小的孩子,吃这样的苦。

等会啊,刚江郎中是不是说,他家哥嫂,是等他跟乡正大人说上话才来的。”

花婆婆配合着江郎中的表情,双手一拍,想起了之前听到的话。

“没傻呢,这孩子个聪明,回神之后就一直在哭,怎么劝都不行。

等哥嫂来了,当着父老乡亲的面,求乡正大人让他自立门户。”

这演技,说哭就哭,这思路,直接自立门户,脑子转的挺快。

这样的机会难得,如果没抓住,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有利有弊。

花婆婆想着这主角就是能吃苦一些,嘴里说的完全不同。

“自立门户,他一个十岁小儿,马上又是冬日,怎么不熬一熬?”

“怕是熬不住啊,花婆婆是不知道,现在天气冷了,那孩子还是一件单衣。

我听这孩子说,无论寒暑,他都是一件单衣穿着,这哥嫂最多允许他冬日在灶边待着。”

花婆婆已经基本断定,这位就是主角,主角登场,大幕拉开,大刘乡以后少不了热闹。

江郎中拉着花婆婆说了很久,看样子,是对这孩子可怜上了,还说晚点去沟边里看看这孩子。

花婆婆现在知道这件事,也不好推脱,只说着,要回去煮五枚鸡子,拿几个红薯,给这孩子。

“还是花婆婆考虑周到,乡正大人已经允许刘有学这孩子自立门户,说是马上禀报县令大人,文书明日就会下来。

哥嫂家他住不了,乡正大人做主,把他们刘家的老宅分给他,这会肯定缺粮,我也去寻寻,好歹是乡亲,能帮衬一把就帮。”

花婆婆回家,对着这位主角,可不想浪费东西,就只翻出五枚鸡子,打了一锅水,冷水下锅煮着。

预备着煮熟之后,包起来送过去,县令家的孺人,现在只收辣椒和活兔。

这鸡子花婆婆也不卖钱,手里正多着呢,就当鸡子母鸡今天没下蛋。

除了鸡子,又翻出来小十个红薯,看着能有一大包。

这红薯,花婆婆不爱吃,大黄也跟着不爱,家里不缺吃的,主要消耗在做兔食和鸡食上。

正好给刘有学拿点过去,意思到就行。

江郎中来找时,花婆婆已经把东西打包好,又寻出小驼背给大黄安上,让大黄背好,就等着出门。

“江郎中,你这带的是?”

“一件破棉袄,好歹能保暖,其他也是红薯,我没喂鸡,就没带鸡子。

剩下的,是我翻出的陈年药材,冬日可以煮水喝,暖暖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