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翅膀》二 - 颜色:中短篇小说 - 赵君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32章《翅膀》二

二、政审三代的国防企业

路小军所在工厂,就在看得见的那座屏障似的大山脚下。解放走了近一个小时,方才步入这个厂区。这段公路是新铺的水泥路,时而有满载着木料、钢材、砖砂石的解放牌汽车呼呼驶过。路两旁的风景绮丽多姿,低矮的丘陵上是一块块梯田,一条清澈的溪流与公路并行着,在一座单孔桥下转弯流向别处去了。一丛丛黄色的太阳花和红色的杜鹃花顺着路边的埂坎开放着,在一户农家的篱笆上还蓬生着蓓蕾初绽的茉莉花,散发着悠悠清香。

这个厂的建设规模恢宏庞大,到处是脚手架和宽大的平顶厂房。有的一目了然,有的却隐蔽在绿树林中。在一些较宽阔的场地上,堆置着各种包装箱封起的机器设备,箱上的托运签上标明这些设备来自重庆、西安、上海、哈尔滨、北京等全国有名的工业城市。这些都是些气派非凡的玩意儿,解放站在一个高大的包装箱前仰头看,之后又漫目标地四处转悠。厂太大了,他不知上哪儿去找路小军。他问好些个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的青年人,都有不认识他。于是他就到处乱逛,东张西望。经过一幢尚未竣工的大车间旁边时,他听见一阵嘿哟嘿哟的号子声从后面传来,他就绕过去看。只见二十来个工人正在搬运一台大木箱,箱里是一台很沉重的机器。有几个人在旁边垫滚木,几个人在后面用撬棍撬,其余的人拉着一根环绕着箱子的粗麻绳,听从一个手执小红旗的人的指挥。这人时而蹲下来看箱底的滚木,时而又摆动小红旗调整绳索拉扯的方向。他挥一下小红旗,人们就“嘿哟”地使一把力,那大木箱就向前移动一两尺。车间留着一个很大的墙洞,显然是等这台机器运进去后才作封闭了。解放站在一边巡视着一张张面孔,忽然禁不住哑然失笑。在箱子后面使撬棍的三个人中,有一个就是路小军。

人们正干得起劲儿,小军也很卖力很专注。解放忍住了喊他的欲望。在车间的屋檐下坐下来观看。小军干活的样子有点像在山寨的牛圈掏牛粪,躬起个背,握着的撬棍就像锄柄,身体拱动着。只不过他也戴着安全帽,穿着显得宽松的工作服,解放看着觉得有些别扭,同时有一点嫉妒。

稍会儿,大木箱移到了墙洞边上,指挥的人说:“大家歇会儿,再把它弄进去。”人们就散开了。车间挡头那里有个水龙头,许多人去那里洗脸洗手,有几个坐到解放旁边的乱砖上,疑惑地瞟瞟他。

解放站起来喊道:“喂,路小军——”

路小军在水笼头那里刚洗把脸,听见喊声,便四下张望。解放又喊,并且招招手,小军就看见他了。这分钟小军愣住了,怀疑、定神、惊喜、接着大步跑向他,一边说:“解放,你咋来了?”

解放也很激动,握着他的手打趣说:“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哇!”

小军说:“真不敢相信,你咋会来找我?”

解放笑说:“你猜猜……”

小军那双鼓圆的眼睛眨了眨,盯着解放说:“你……抽回来了,对不?”

解放哈哈大笑,说:“算你有悟性,猜对了。”

“哇,太好了,太好了!……”小军叫道,拉着他:“我俩找个清静的地方坐坐,走,房山墙那里去。”

“不会影响你的工作吧?”

“没关系,谁没有个三朋四友。”

“还是去跟你们头打个招呼吧,你毕竟还算新工人。”

“看来你小子将来是个好工人,”小军笑道:“好吧,我打个招呼来。”

稍会儿,他俩来到山墙的背景处坐下来。解放感叹道:“你们厂真是太大了,找到你,也是缘份啊!”

“你来了好一会儿了吧?”

“是有一会儿了,看你忙活,没叫你。”

“那是一台十几吨重的龙门刨,从场子那边挪过来,捣弄三天了。”小军说。接过解放递来的香烟,把火柴点燃了。又说:“说真的,你回城,我也了却了一桩心愿了。不然,我时常想着你一个人在山寨,心中很不是滋味。”

解放感动地看着小军,说:“你比在山寨结实了,成了实实在在的男子汉了。实话说,我们从小到现在真不容易。你们离开山寨后,我的心情确实难过。年三十那天,我自已在马棚喝酒,喝醉了就倒床大睡。”

“我去你家找过你,知道你没回来过年。”

“不过,刚才我走马观花看了你们厂,真是太好了。这么多厂房,这么大的规模,不愧为国防企业。”

“这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搞‘三线建设’,这个厂就是从西安迁来的。”

“难怪呢,你能进这个厂,真是三生有幸呀!”

“谈谈你,抽回来进哪个厂?”

解放沉吟片刻,面有愧色地说:“砖瓦厂。”

“怎么会进这种厂?”小军惊疑,盯着他。

“还是大笠的父亲帮的忙,他是厂长,要不恐怕还在山寨窝着呢!”

“你爸的问题……”

“别提了,问题还挂着,刚才我从他那里来,和他谈了谈,没什么指望。我的事全靠我妈。”

小军同情地叹道:“哎,不管怎么样,总算也回来了。想起山寨的日子,那才更没什么指望。别说前途,混饱饭吃都难!”

“蒙死壳死了。”

“真的?”

“我受他断的气,临死时,他叫我帮他插几柱香到石碑路上,我照办了。”

“哎,那是个可怜人,但是谁也救不了他。死了也好,免得活受罪。”

“我也这样认为……”

“你去砖瓦厂报到没有?”

“没有,后天星期一再去。反正这种厂早几天晚几天无所谓。”

“其实我觉得厂不在好不好,关键是干什么工种。大笠的父亲既然招收你,对你也有所了解,可能会分你一个技术工种。”

“难说,是我妈的眼泪打动他的。如果分个好工种当然好,如果不分,我也不会求他。你知道的,我不是那种溜须拍马的人。”

“这我相信,”小军说,看着他:“不过,解放,我觉得我们都不是从前的自己了,不该总是用理想来要求生活,应该面对现实。”

“这,我不太明白呢!……”解放盯着小军,看着他温和凝重的神态,觉得这句话有些不像他说的。小军也瞧出他的迟疑和纳闷,笑了笑,站起来说:“我得干活去了,你到我宿舍去等我好不,就在那边工棚里……”

解放也站起来,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见几排搭建在丘陵的工棚,想了想说:“算了,我就在这等你,看你干活还有趣些。”

小军走了,解放边看他们干活,一边琢磨小军刚才讲的话,他是什么意思呢?莫非我与现实不协调?不错,我从小渴望自己有前途,希望自己的生命有价值,难道人长大了,就错了吗?怎样理解他说的“不该用理想来要求生活’这句话呢?人类有史以来的发展与进程,不正是用理想走过来的吗?不对头,小军不是指之方面。否则,他们的友谊早就崩溃了。他可能从另外的角度——从我性格方面的缺点来说这句话的。解放思量着,看着那个大木箱在众人的使力下一点点移动着,颇像一群蚂蚁在搬动一只甲壳虫。阳光很强烈,解放坐在阴影里,看着人们个个汗流浃背,反倒觉得不自在。我确实有许多毛病,他忽而又想,我思想太复杂,爱多愁善感,一方面自尊心强,一方面自卑感重;一方面狭隘,一方面开朗;一方面坚强,一方面软弱。或许这种性格与现实格格不入?它影响我的将来吗?解放不禁悍然自慑,看来还是要向小军讨教讨教,他毕竟已经参加工作,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可能有了自出机杼的经验。

可是到了晚间,他和小军去食堂吃了饭后,回到他们的宿舍里,他就被一种新颖的集体生活情调吸引住了。这个工棚长而宽大,一铺铺高低床整洁有序地排列着,小军的床铺在一个角落里,显然是后来加进去的。宿舍里住的都是年轻人,无论从神态和气质上都看得出,他们愉快、健康、充满朝气。他们有的结伴出去散步,有的三五成群在铺位间吹牛聊天。也有人在吹笛子,有人哼唱着样板戏。解放羡慕地看着这些同龄人,听他们的口音都是南腔北调的。他问小军,才知道他们多是从外省招来的,有的是原厂职工的子弟,有的是复员军人或技校毕业生。也有少数本地的和上海“知青”。解放想他们多幸运啊!我为什么不能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呢?坐了会儿,他和小军出去散步,置身在一片欣欣向荣的厂区里,解放心下又涌起莫可名状的感受。傍晚的天空清丽湛蓝,星光若隐若现,晚风轻轻摩挲着他的脸。

解放指着一片厂房说:“小军,这么大的工厂,若是建在城里,岂不又可拓展城市,又可方便生活吗?”

小军说:“这你就不懂啦,我们厂是军工企业,属于保密单位。看见前面那座山了吗?里面都掏空了,是我们厂的总装车间。正因为这地方符合备战要求,才建在这儿。还有许多同类型的工厂,都建在周围的大山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