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喜忧参半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烽岳键客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第231章喜忧参半

廖化喜忧参半,主要有两个原因。

喜的是,汉军夺取西荆州二城,优势开始扩大,随着时间推移,汉军将会在实力上彻底碾压江东军。

忧的是,敌人在秭归集结了重兵,是汉军重创江东军的最好时机,关羽没能重创这支部队,放任敌军主力逃亡,这就给江东军留下了的战略选择和战术破坏能力。

如果秭归和巴东依旧在江东军手里,敌人未必舍得这些西部重镇,向东突围。

现在,江东军只剩下了夷陵孤城一座,弃城而走,似乎也不再是难以接受的想法。

一旦陆逊集中兵力,向东方的汉军连营发起突袭,以汉军现有兵力,很难完成阻拦。

西部带来的压力提高之后,廖化发现,自己的部署有一个致命漏洞。

建立十里连营的时候,汉军在东西两侧,布置了一定的警戒和防御力量。

东面的威胁比西面更大,所以,在构筑防线的时候,汉军的资源和兵力都在向东方倾斜。

现在情况大不一样,汉军攻克了麦城,东部的威胁,暂时解除了,西部的压力,却不断增加。

即使防御重心还没有转变,汉军也必须加强西部的防御。

关平的到来,给廖化帮了大忙。

关平顺利穿越敌占区,来到廖化身边,告知关羽命令。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关平依旧会顺利通过占领区,重新返回关羽身边。

关羽麾下兵强马壮,并不缺少良将。

廖化两面受敌,无将可用,关平的出现恰到好处。

廖化发出邀请,关平顺水推舟,留在他的身边,参与到连营的防御建设中。

关平无兵无将,所有参战兵力,都从其余各支部队中临时抽调。

关平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组织将士们在西方集结,增加一重防御,避免夷陵敌军突围。

……

关羽给廖化的防御时限,是一个月。

半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汉军并没有与江东军发生战争。

这期间,不论是陆逊还是孙权,都减少了派遣使者,穿越汉军封锁的频率。

附近的平民,也大多知道了汉军的目的。

在劝说、行贿等多种手段全部失败的情况下,百姓们停止了穿越汉军防区的无用尝试。

平民终止走亲访友,客商则选择绕路行走。

汉军斥候,却频频出动。

尽管江东军加强了戒备,斥候们还是顺利打探到了情报。

行动距离最远的汉军斥候,甚至到达过吴都武昌。

韩当部属带着主将遗体返回武昌的时候,年富力强的吴王出城十里,迎接遗体。

孙权给韩当召开了盛大的葬礼,在葬礼的当天,他流下了很多眼泪,并且扬言,会把廖化挫骨扬灰,给韩当报仇。

韩当的儿子韩综,继承了韩当的部曲,甚至继承了韩当的偏将职位。

一时间江东军群情激愤,孙权把敌人的士气彻底煽动了起来。

只不过,孙权虽然摆出一副要跟廖化没完的态度,江东军却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复仇行为。

江东军没有重新修理麦城,仓库和府衙被破坏之后,守军的粮食随意存放在街道上,主将也居住在军营中。

除了韩综赶往麦城,接管韩当旧部,配合孙桓守城之外,孙权并没有派出其余兵将支援麦城。

不仅如此,孙权还召回了徐盛的部队,重返江陵。

孙权看上去似乎放弃了陆逊,廖化却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面对敌军的反常举动,廖化开始往东线增派侦察斥候。

……

这一天,关平来到了廖化的营帐。

看到关平,廖化主动开口,“陆逊又进行了什么小动作,这次派过来的,究竟是夷陵逃兵,还是,江东军死士?”

关平的神色有些古怪,“都不是,这一次是咱们的人。”

“有一名被敌人俘虏的俘虏,趁着整修城墙的机会,打昏了城门守兵,逃出城外。”

廖化眉毛一挑,“这人莫非也告诉你,陆逊准备发动奇袭了?”

关平连连摇头,“没有,这名士兵丝毫没有提及到江东军打算发起偷袭的事情。”

“但是,”关平有些迟疑,“我询问过这名逃亡者,他告诉我,夷陵城内的兵将正在进行大范围备战。”

“按照士兵的推测,江东军的作战目标很可能不是咱们,是马鞍山。”

廖化微微皱眉,江东军几次派人通知廖化,将会发动突袭,敌人始终没有采取行动。

这一次,逃难者却根本没有提到突袭廖化部汉军的事情,容不得廖化不去多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