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不得,捡不得
捡不得,捡不得
王师似乎意犹未尽,继续讲着他街坊邻居的各种秘闻。
林小渊想静静写东西,霍言想睡个觉,小李就不知道怎么想了。
三人的表情动作如下:
林小渊皱眉,笔在纸上划拉出不规则的线条,像是套绳,一甩之间可以把一个人的头套上。
霍言打哈欠连连,眼睛快眯成一条缝。
小李则一会儿低头想事情一会儿擡头回应,好让他的故事没那么尴尬没人听。
王师摇头晃脑地说了句:“那句话就说得不错: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霍言哈欠打完,林小渊也不划拉了,擡眼注视他,忽然说上这么一句,似乎都还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这就好比一群人低着头走在街上,忽有一个人擡头说:看!是流星!一样,在不知道是否是真的有流星,或者是不清楚擡头是否能看见的情况下都会擡头注目过去。
王师对于他们这微妙反应很是满意,于是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他有那么一个朋友,年轻的时候很穷,遇上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赚了很多钱。赚钱之后就是各种享受人生了。
每个人对于享受人生的定义不同。
他朋友的定义就是:泡以前泡不到的妞,还要达到多少多少人;开以前开不了的车,还要一辆接一辆的换;在以前看不起他的人面前显摆,还得显摆得有意无意。
年轻一无所有,中年应有尽有,老来,开始信佛,吃素。
“吃素?”林小渊困惑,“素和肉区别很大?”
“以前佛门弟子需要吃素。”小李接话,“现在,流行吃素。说是为了健康长寿、改善过敏体质,或者是为了保护环境而成为素食主义者。”
“保护环境?”林小渊更加不懂了,“吃肉,毁环境?”
“最开始是说养殖牛为列,”小李解释,“排放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甲烷,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推手。”
霍言笑了笑:“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还说全体吃素造成的环境毁坏更大。”
王师说:“我朋友逢人就劝解别人吃素,不是说保护环境,说的是佛门那一套,杀生不好。”
“那么…”林小渊喃喃,“植物不属于生灵…”
“其实吧,”霍言接王师的话,“你那朋友,是不是年轻的时候什么都吃过了,玩儿过了。身体玩儿坏了,现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长寿。长寿的方式之一就是积善,积善之一就是所谓的不杀生?”
“没错了,”王师点点头,“您勒说到了重点,积善。”
之后就说了他朋友的积善之行为。
除了自己吃素,不‘杀生’,还要劝解别人跟他一样。
可别人不像他什么都吃过,还一身病痛,老了,吃不动是玩儿不动。
人好多年轻人根本不听他瞎逼逼。
有人说:人类进化到食物链顶端难道是为了吃草吗?
有人说:不吃肉脑子都长不好!
还有人说:我吃肉是为了给那些动物超度。
再有人还骂他:管天管地还管人吃什么东西,闲得慌!
他当然不会跟人吵了,只说积善行德,对自己百利无一害,至少不要吃野生的嘛!
有人就又会骂他:掩耳盗铃!脱裤子放屁!
王师讲完此事,还没点题,他所谓的——有心为善,虽善不赏,似乎还没讲全。
见三人茫然看他,听他继续娓娓道来:
此积善算不上有心为善的原因,是因为吃动物或者吃植物,在人类之间还未成为统一的善恶标准。
吃植物的骂吃动物的是恶行,吃动物的骂吃植物的是伪善,实在没有定论。
所以,他朋友的积善就还有一项——捐助。
他往最穷的地方捐助了无数的钱,主要是帮助贫困家庭。但是他后来却后悔了,还整理出一套道理。
一是,帮助人是需要花时间精力的,不是投点儿钱就能解决的事。
二是,你选择去帮助某个人,他根本不记得你的恩情,相当于白帮。
三是,到最后,积善,到底是为自己好过,带着目的的行善不叫善的话,那此举就没有意义。
霍言比较同意第一个观点,帮助人,不是那么好帮的。
人的生活自成一派,根本不需要外人来插手。
这个经历来自于他们公司和一个慈善机构有过合作。
那年一起去过偏远山区,帮助那些人过上‘好一点儿’的生活。
那片山区有一个麻风村,一个艾滋病村。
进麻风村的时候,大家还都挺害怕,据说你全身不能有一点儿伤口,不然很容易就会被感染。
当时霍言嘴唇被易拉罐刮破,一进村子,全程抿着嘴,就怕自己伤口暴露在麻风村的空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