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财富转移
商战之后,店铺的扩张终于得以继续。
小老头派人送来了大量银票,因为商战之时又招进了许多算账先生,所以小乞儿上次找的院子便显的有些不够。于是打算重新再找。至于原来的院子,因为位置偏僻,便改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堂。不再接业务,只是专注培养账房。如此一来,学堂被分成了三部分,每一部分负责一项业务,相比原来的模式而言。更加细化。只是,这还是设想,真正实现起来还有段距离。
因为银钱足够,这次打算在城中繁华地带找一铺面,装潢不用太过奢华,但要文雅,给人一种书生气息浓厚且专业的感觉。和书生商量之后,找来小乞儿,将要求说与他听,让他着手去办。小乞儿应了下来,从我手中领了银票而去。
上次自匠人处出山,已几月有余。设计图纸匠人早已按照要求做了出来,只是因为所需桌椅众多,而匠人又不愿将活计假手于人,因此桌椅做出需要很长一段时日,如今几月过去,我与书生打算进山去查看进度,顺便再增订一些桌椅的数量。只是不知道这一次还要不要与匠人一起去找木头。应该不需要了吧。我暗暗的想。
与书生约好了时日,次日出发。
交代了小乞儿一些事务,又上山去找了书芮,想要提前告知他关于学堂的一些搬迁事宜,却发现书芮不在,学堂学生告知,他去了儒雅处。于是,又一起去儒雅处寻。这是我与书生第二次到儒雅的居所,距离上一次,已过了很长时间。
我们到达的时候,书芮与儒雅正坐在小院里喝着茶,聊着天。见我俩来了,儒雅立刻起身,又回屋去拿了茶杯等茶具,然后为我俩各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
各自坐下,书芮问:“你们怎么上山来了?”
我说:“我们来看看你。顺便与你说说学堂的事。”
书芮道:“学堂有何事?”
我说:“我与书生明日打算去匠人处查看桌椅进度,可能需要两三日才回。上次事情之后,学堂算账先生多了许多,你也知道学堂要扩张,上次寻的院子有些小,所以我让小乞儿去找个更大的院子。待这些都处理好之后,学堂可能要搬迁。你提前准备下搬迁之事,小乞儿一人事情众多,会分身乏术,你有空时去帮帮他。”
书芮道:“如此这个旧学堂会废弃不用?”
我说:“没有。旧学堂照用,业务会分出一些,留下来的会更细化。也许到时候你会更忙碌。”
书芮道:“那倒是无事。有时候忙碌一些倒是好。只是~”书芮说完,看了看儒雅。
儒雅道:“我这里无事。你有空再来便是。”
书芮笑了笑,说道:“好。”
我看着他俩的互动,忽然恶趣味横生,想要逗一逗书芮。
我说:“书芮,没想到多长时日没见,你与儒雅的关系突飞猛进,看来你的梦要实现了啊。”
书芮听我这么一说,忽然有些局促,说道:“瞎说什么呢。什么梦。”
我说:“你不是挺喜欢儒雅的吗?你看现在你无事便来这边,陪着儒雅,小日子过的是好自在。”
书芮道:“别胡说,你开我玩笑可以,可别乱开儒雅的玩笑。”说完,又看了看儒雅,只见儒雅一直含笑看着我俩,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似乎我俩谈的话题与他无关一般。
我说:“你看,这就急了吧。刚才一说学堂要搬迁,是谁紧张兮兮的问我旧学堂会不会废弃的?”
书芮道:“说不过你,不和你说了。”说完,不再理我,一副小女儿受气的模样。
书生在我逗书芮之时从头至尾都未说话,但却把书芮的表情尽收眼底,此时,他终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再也维持不了谦谦君子的模样。而儒雅,从始至终,都含笑喝着茶看着我三人。
次日,再次进山。
同一条路,同一个地方,这次路面不再湿滑,走起来顺畅了许多。路上依然没有什么人,整个山林除了鸟语,还是一片安静的模样。我与书生边走边聊,回顾着第一次走这条路时的场景,虽然当时狼狈不堪,但现在想起,竟然有些许的温馨。
因为路面不再湿滑难行,因此这次的进度很快,不多时便到了我们第一次夜宿的那平整之地岔路口。很有默契的,我俩纷纷向那平整之地走去。打算小歇片刻后继续前行。坐在那平整处,我想起了第一次与他夜宿的场景,困乏交织的两人,又累又饿,我在歇息,书生在生火,夜色中两人在仅有的干燥之处相依相偎,彼此确认心中情谊。如今再次路过此地,心里自然而然的再次泛起点点温馨。
小息片刻之后,继续前行。又是半日,终于抵达匠人居所。匠人不在,院子里横七竖八的堆着许多桌椅,有成品也有半成品,还有许多木料。我和书生逐一看过去,发现桌椅已完成大半,只剩下小部分需要完成。又是等待片刻,见那匠人扛着木料从屋外走来。我们赶紧上前迎接帮助其将木料卸下来。
匠人看着我们,略有些惊奇,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我说:“过来看看桌椅情况,顺便再订购一些。”
匠人道:“还要?”
我说:“是。学堂扩张超过了预计规模,所以需要增订?”
匠人问:“增订多少?”
我说:“与原来的数量一样。”
匠人沉默良久,说:“你个小娃娃,是诚心要累死老子。”
我不接话,书生见此淡淡的问道:“老先生,我们上一次订购的那批桌椅什么时候可以拿货?”
匠人道:“近几日就可。大部分已完成,剩余小部分只需要组装就可。几日后,你们带人上山来搬走。”
我说:“如此甚好。辛苦老先生了。”
那匠人道:“要真说辛苦,就别给我找那么多事,就这还增订呢。”
匠人的话让我讪讪的不敢开口。最后还是书生替我解了围。只见他从背后摸出一只烤鸭来,油滋滋的,喷香扑鼻。匠人见此,立刻笑逐颜开。从书生手中接过烤鸭,就地坐下吃了起来。边吃还边不忘赞叹:“还是这小娃娃知道心疼我这糟老头子,你看看你这小女娃娃,啥也不懂,学着点儿。”我依然讪笑着不说话。然后悄悄问书生:“你啥时候准备的?”他说:“出发之前。”我说:“你咋知道这老头儿喜欢吃烤鸭的?”书生道:“我们和他在山里待了三个月,他的这点癖好你不会不知道吧?”我说:“我还真不知道。”书生道:“你啊~”然后笑了笑,用手点了点我的头,笑容里的宠溺不言而喻。
望村。
望村位于誉村北部,相隔誉村数十公里。望村与誉村之间有一条官道相连接。因为废弃许久,所以官道上人迹稀少。距官道不远处,有一大片树林,树林里林木茂盛,参天大树高大笔直。树林深处,有一废弃小屋,小屋里有一灶台,灶台上有一大锅,大锅下并非正常的烧柴火的地方,而是地下通道出口。若说这通道通往何处,那便是和誉村地下通道之中的其中一条相连接。誉村的地下通道四通八达,很多通道的另一个出口都设置在誉村之外,这是当初设计时便想好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财富在未来安全转移。毕竟誉村太招人耳目,不太安全。总有一天誉村的秘密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因此,像这样的通道出口有很多。树林之中的这个,只是其中一个。
此时,小屋中的这口大锅已揭开,通道出口露了出来。从外往通道里望去,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而那肉眼可见的黑暗里,慢慢的往外探出一个头来。只见这个头往外四处看了看,确定安全之后,方才慢慢的将身体露了出来。然后回转身,往身后做了个安全的手势,这才跳在灶台上,然后从通道里又跳出一个人来。来人出来之后从身上摸出一根绳子,扔进了通道出口处。
通道出口之下,早已有人等待。只见下方之人将绳子栓在装着珠宝的箱子上,然后拉了拉绳子,灶台上的人感知之后,双双往外用力,重重的拉扯着绳子,箱子随着绳子的上升而被拉出了出口,放在了灶台之上。之后解开箱子上的绳子,再次扔进了通道出口处。如此循环往复,一箱箱的珠宝被拉了出来,堆在了小屋里。然后又从通道里钻出一些人来。只见这些人又从通道里拿出了一些寻常百姓的衣物,有新的,有旧的,还有一些蔬菜瓜果,以及一些挑着卖货用的担子。这些人将所有的物品拿出来之后,迅速的换上衣物,又将箱子里的珠宝一一拿出放在卖货用的担子里,然后将蔬菜瓜果放在担子里的珠宝上面,如此装扮成一幅卖货郎的模样,将担子一个一个的挑出了小屋,分散而行,往官道而去。
到了官道之上,个个都装成挑货郎的模样挑着担子慢慢的走,累了就歇一歇,揭下草帽扇扇风,喝喝水,然后继续前行。若是有人购买他们的货物,他们就停下来,从面上挑出一些卖给对方。不知道内情的人会以为他们是货真价实的小贩,完全不知道那些蔬菜瓜果之下,隐藏的是大量的珠宝。那么,这些挑货郎的最终目的地是哪里呢?也许是望村,但也许是比望村更远的地方。没有人知道。甚至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货物一卖完,他们便没有了用武之地。
有人问,这些挑货郎既然挑的是珠宝,那有没有途中起了歹心,想要独自吞掉呢。有,当然是有的。人若没有了贪心,那还叫人么。可只有贪心没有胆子也不足为患。怕就怕起了贪心,又有了贼胆,那么事情就变的有些麻烦。好在上面对此早已有了预防之心。你以为这些挑货郎只是独自行动么。错了。在他们的身后不远处,竹林梢,树林里,灌木丛中,所有可能藏人的地方,都藏着一两个黑衣人。而黑衣人的身后不远处,是一队手持刀剑随时做好准备的精锐之士。他们的职责是听候黑衣人指令,若是挑货郎们中途出了岔子,那么隐藏的黑衣人便会及时出现将其解决,以保证珠宝的安全。若是黑衣人不能解决,则会发出指令,后方的精锐之士收到指令后便会及时出现解决黑衣人不能解决之事。如此,珠宝的安全得以完全得到保障,珠宝也就能平安送到目的地了。
望村原本是一个小村,没有誉村的繁华富裕,但因为地理原因,成了过往客商的歇脚之地。今日,望村来了许多挑货郎,有卖菜的,有卖水果的,有卖干货坚果的,还有修锅补鞋的,好不热闹。每个小摊贩到了望村,都在村口的茶水铺歇脚喝茶,之后挑着担子进入望村,也有不去望村的,直接在村口歇脚之后便挑着担子离开了。若是有心之人跟着这些挑货郎,会发现他们进入望村之后,左拐右拐的,便拐进了望村的一条偏僻的小巷子里。小巷子里有一个破败的朱红色大门,这便是那些进入望村的挑货郎的目的地。每一个挑货郎进入朱红色大门之后,俨然换了一副模样,眼神凌厉,健步如飞,挑着珠宝迅速进入大门后的屋子里。之后,迅速更换衣物,等他们出来之时,货担已经不在,而他们已然是另一番模样。那些没有进入望村的挑货郎呢?他们去了哪里?也许是距离望村不远的下一个村庄,或者下下一个村庄,或者是另一个城市,没有人知道。但他们的最终目的地,其实只有一个,那便是北城。
那这些挑货郎们是如何知道自己是该进入望村还是去往下一个地点的呢?其实,答案就在望村村口的茶水摊上。茶水摊的摊贩是上面派下来的人,若是摊贩只给上一杯茶,那就进入望村,若是摊贩问是否需要续杯,那就去往下一个目的地。如此,挑货郎们在望村村口的茶水摊上便被分成了两路。如此小心谨慎,只为了保证货担上珠宝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