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医学天才白月光(1)好像梦见了拒绝…… - 忘了就好 - 江亭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忘了就好 >

第1章医学天才白月光(1)好像梦见了拒绝……

早上供应商来的时候,黄小凤刚好下楼。

对方骂得难听,她就在楼梯上站着等了一会儿,直到人走了才慢慢地下去看儿子。

李添在水吧泡茶,做饮料的茶汤要提前一天泡才够味道——以前是不用泡那么久的时间的,但现在的茶叶越来越次了,混三、四种茶叶也要泡上一天才能用。

黄小凤去开打单机,李添低着头说:“没纸了,今天先不做外卖了。让红姐写单吧。”

黄小凤噢了一声,把椅子搬过来拣菜。她背着儿子坐下来,豆角择了一半突然说:“要不算了吧。和陈经理说,我们同意卖楼。看能不能预支一笔钱,先把人工和欠人家的付了。”

李添把茶桶放进冰箱里,擦了把手。

“每天这样吵吵嚷嚷的,邻居之间听了也不好。我没关系,住哪里都是一样的。你不要考虑我。”她叹了一口气:“我昨晚也和你爸讲好了,他不会有意见的。”

李添两只手撑在灶台上,用力点点头。

干脆今天也不营业了,剩下的唯一一个帮工还要谈遣散。

李添看了一下收银机里有多少现钱,全数出来给了对方:“卖房的钱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拿到手,现在也只有这么多,你先拿着,等钱下来了人工肯定会补齐给你。”

许英红没接那沓钱:“那你和凤姨怎么办呢?住哪里呢?”

“先租房子,以后再换吧。”

“真的想好了?卖了就真的回不来了,你爸一辈子的心血来的。”

“现在这样也不是办法,没生意,守着空楼没意义。”

“唉,三年都熬过来了,还以为以后就会好。”

李添其实没想那么多,三年时间足够他习惯形势,学会走一步看一步:“虽然现在价格不是很好,但能卖也不错了。换个小点的、新一点的,妈住着也舒服。”

许英红担心他:“那你呢?总还要找工作的吧?现在外面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遍地都是失业的,我听说伟民找了五个月还没找到。”

伟民是之前李家茶餐厅的厨师,五个月前被遣散。

“大点的单位很多都停止招工了,后厨全部在俭省人手,连楼面都要托关系的。你现在保住这间铺头,至少每天还有点进项,出去找工真的说不好的。”

“而且,你这几年简历也没什么添光增彩的地方。”许英红说开了也不顾客气了,“小餐厅做点快餐,这样的经历人家认不认?要是之前能一直待在荔府,那还好,招牌喊出去所有人都知道,去哪里都不愁,可你都出来多少年了?人家不一定觉得你的手艺还在的。”

说到这里,她才长长叹气:“早知道就不该从荔府回来。”

李添被她说得有点烦躁:“以前的事,没必要再说了。”

许英红知道自己的话说得不好听,但她觉得这不是说好听的时候,已经到了谋生存的节骨眼,就算不好听的话也要说。

她是李家的老员工,十几岁就在这里做楼面,见证了茶餐厅的兴衰,与这一家子感情匪浅,但面对这位少当家,她的评价是复杂的。他有本事、有天赋,就是可惜,运气永远差了那么一点。

李添十八岁入行,在大饭店一步步从学徒做到主管,被送去香港进过修,拿过美食杂志的大奖。本来是前途光明的少年英才,后来却不小心得罪了上司,落得被开除的下场。回家里的茶餐厅来帮忙,又遇到三年疫期,加之李父久病,最终老人家没熬过去,餐厅也没熬过去。

到头来蹉跎了一圈,人已经是三十岁的年纪了,事业家庭一无所成。

本来男人这个年纪没有点钱和地位,出去了社会就是寸步难行的。何况如今世道越发艰险,要是还没有点紧迫心态,一味稀里糊涂地过日子,以后可怎么好?

许英红觉得李添应该早做决断:“以前的关系也是关系。你和荔府还有没有联系?能不能回去?总归以前做得还不错,之前那个上司说不定已经换人了呢?去打听打听也是出路。”

“都走了四、五年了,哪还有联系?”李添不想说下去了,“工作总会有的,我又不是没本事。”

“我不是说你没本事,你不要多心。我是觉得该求人的时候求人也不丢脸。”

“荔府的状况你不知道,走这条路没意义。”

“找关系没意义,守家业也没意义,那什么有意义呢?”

“这不是在找工作嘛,又不是不找。你不用担心我。”

“我担心你干嘛?我是担心你妈。”

李添猛地砸了一下桌子,突然拔高了声调:“我们都不用你操心!”

许英红吓了一跳,立刻闭口不说话了。

李添意识到了失态,把钱塞给她:“钱你拿着吧,你也要用钱。这么多年,我替爸妈多谢你。”

许英红也有点生气了:“阿添,我是当阿叔凤姨是我自己爸妈才跟你说这些话。你自己想想,你在荔府就待不下去,回了家也做不下去,你在哪里都不行,是不是自己的性格也有问题。”

她把钱撂在桌子上就走了。

李添收拾了店面关门,写了结业告示张贴在店门口,有熟悉的街坊经过想进来吃早餐,他用剩余的食材做好了给人打包带走,才转回来给开发商打电话。

他们这一栋楼有开发商想买下来改成青年公寓,之前召集了所有业主谈过多次,李家一直没答应是李添怕变卖了祖业让母亲难过。好在现在卖也不算晚,对方给的价格还算公道,毕竟是三、四十年的老楼,又不在中心商圈,如今哪怕是周边的新房尚且要跌一跌的。

只是房款需要等量了房子估算完总价签了合同再统一支付,没办法预支。

李添一边和开发商谈一边投简历,白天面试晚上就在屋子里翻电话号码本,能打的电话都打了。翻到了最后“z”字头,他想了想,还是挑了一个名字打过去。

周作盛倒是很爽快地接了,约他在“和悦”的酒吧见面。

“和悦”是周家产业,虽然这几年酒店业也受重创,可毕竟是本地“老字号”,口碑家底厚实,还是经受住了考验。周家少爷周作盛和李添算是同门,两人曾在荔府酒家后厨共事,周少爷比李添晚进去几年,他当学徒的时候李添已经是炒锅了,被分配到李添手下,李添带过他一段时间,所以周作盛喊李添师父。

后来两个人又因缘巧合同时离开荔府。一样是回家“继承家业”,周少爷是潇洒辞职,李添则是被扫地出门,走的时候不好看,共处多年的同事没一个来送的,身边只有一个大大咧咧的周作盛。

为了这份“相互扶持”的情谊,李添没把周作盛的电话删掉,但后来也没再联系过对方。周作盛压根不是干后厨的料,人家少爷志不在此,估计看不上他。

要不是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李添是不想打这个电话的。

周作盛见到他反而很热情:“早就应该跟我说的,师父,你这是看不上我。”

“我也没把你教出来,算不上什么师父。”李添握着酒杯很不好意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