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为了江山社稷
“杀死蚩尤,是吾与轩辕氏做过最重要的一件事,逐鹿之战异常惨烈,死伤无数,蚩尤有妖兵助阵,在人间散发迷雾,致使吾与轩辕氏的联盟军队一度陷入了无法前进的情况。”听炎帝说到这里,韩宁的心中一动,关于逐鹿之战,他肯定是知道一些的,只是有些东西还不确定。
比如,蚩尤散发迷雾之后,炎黄部队是如何走出来的。
这时,他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量,突然插话道:“子孙韩宁也曾听闻,不知道二位老祖宗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炎帝看了韩宁一眼,微微一笑。
“这,还得多谢轩辕兄,他有一臣子,名为风后,此人会理天象,依靠北斗星,制出了指南车,吾等才能依靠此物,走出迷惑了三天三夜的迷雾。”
听到这里,黄帝捋须摇摇头,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仿佛当年大战的画面又浮现在了眼前,那些烽火硝烟的岁月又重新出现。
不等韩宁和秦始皇说话,黄帝便接过了炎帝的话语,继续讲述当年和蚩尤的战争。
“蚩尤乃为战争之神,力憾天地,是一代兵主,吾知不好对付,请下应龙相助,应龙蓄水攻冀州之野。”
“蚩尤见危,亦请来风伯雨师,与应龙对抗,当年,逐鹿风雨不断,战局陷入了凝滞,吾只得又请下天女旱魃,褪去了风雨,使大地干燥,才后斩杀了蚩尤。”
“此战之后,旱魃与应龙皆不得复上,吾等亦付出巨大代价,但杀死蚩尤后,吾与神农氏统一了中土部落,建立了华夏族。”
“从此,中土不再战火频发,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了。”
听到这里,秦始皇终于点了点头,而随着他的神色一动,中间巨大的棋盘上,也有一颗棋子杀来,吃掉了数颗对方的棋子。
“二位老祖,杀死蚩尤,那是为了天下黎明百姓,为了江山统一稳固,而朕,又何尝不是呢?”
“朕继承秦国王位,眼见周朝颓废,天下分心,战火连绵,百姓民不聊生,遂干脆一统天下,灭六国,废分封。”
“固朕认为,若要国家民族长久延续,百姓安居乐业,则需有一个统一稳定的权力机构,四方必须臣服,万民必须归一。”
“这,绝非一人之权力私心,乃是为了江山社稷,所以朕也有无尽的苦衷。”
“世人都骂朕是暴君,大秦是暴秦,甚至污蔑朕为了自己的权力而焚书坑儒,这些莫须有的罪名,都是那些肆意妄为者加给朕的,他们想复辟六国,想要继续回到战火连天的年代,朕决不允许。”
听秦始皇讲述自己的想法和经历,炎黄二帝也感到赞同不已,连连点头。
这时,炎帝忽然问道:“不知,汝之帝国,可否千秋万代?护佑华夏江山子民?”
面对炎帝突然的提问,秦始皇的眼神瞬间就黯淡了一些。
他能统一六国,结束诸侯混战,却无法做到身死之后的事情。
这,就算是帝王,也是无可奈何。
人生只有不到百年,而江山和子民,是永远都存在的。
秦始皇释然地摇摇头:“朕在时,自然能护佑华夏,可朕身死之后,一切都是朕无法掌握的了。”
这时,一边的韩宁说道:“诸位老祖宗能建立千秋伟业,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你们的名字永远刻在华夏子孙的心中,如今以后,我们华夏就会以炎黄子孙自称,至于朝代,都免不了要走入历史的轮回。”
听着韩宁说话,秦始皇点了点头,脸色一凛:“二位老祖有所不知,后世有夏一代,终结于桀,桀荒淫无度,残杀百姓与贤臣,终于惹得天怒人怨,招致成汤讨伐,而后建立了大商。”
“大商一朝,在经过数位明君之后,终于也迎来了纣王,相比于桀,纣的荒淫暴虐更加厉害,致使天下诸侯分心,大商走向了灭亡。”
黄帝与炎帝听着秦始皇的讲述,心中也感到无比的惊讶震动。
对于后世的这些事情,他们是不知道的。
华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子民,都是他们的心血。
如果有明君,炎黄定会高兴无比,如果有昏君,炎黄自然也是大为愤怒。
这时,秦始皇又继续说道:“历史之轮,终于到了朕这里,朕眼见周朝以来的纷争与战乱,连年不休,于是便决定做一件大事,那就是统一华夏。”
“朕不仅想到了,而且朕还做到了,改掉了分封制,建立郡县制,所以朕自称为始皇帝,有何不可吗?”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听秦始皇讲完,炎帝神农氏点了点头,捋着自己的胡须,脸上带着一丝微微的笑意。
“汝,确实有功,功过五帝,华夏在汝手中,应当发扬光大,万载长青啊,却不知道,汝之帝国,又是如何覆灭的呢?”
秦始皇的脸上退去了自豪的笑容,转而变得阴晴不定。
“朕的大秦帝国,亡于奸臣,也亡于子孙不肖,或许真像韩宁所说的那样,只是走入了历史的轮回而已,但朕今日觉得,这也没什么好可惜的,只要朕来过,朕做过,朕成功了,那就足够了,至于后来的事,朕,也管不了了。”
说到这里,秦始皇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韩宁,眼中放出精光。
“朕虽然建立了大秦帝国,可不久就归西了,后来的事情,朕也都无法左右和知晓了,若不是子孙韩宁,朕也许还会一直这样下去。”
随着秦始皇的话语,炎黄二帝的目光,再一次看向了一边的韩宁。
韩宁对着三位帝王的目光,也觉得全身有些发麻。
现场沉默了片刻之后,秦始皇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只不过,这一次,他的语气柔和了许多。
“韩宁,朕,还要多谢你,”
韩宁全身一紧,看着秦始皇说道:“陛下,为何谢我?”
秦始皇淡淡笑了一声:“若不是你,朕今日如何能见到炎黄二帝?向他们请教问题?和他们畅谈古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