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帝王之棋
这时,秦始皇突然大袖一挥,在三人面前凝结出了一个巨大的棋盘,棋盘光影闪耀,纵横交错,棋子散落如星。“轩辕老祖不必自谦,还敢请二位上来对弈一局,可否?”
黄帝看着眼前的棋盘,微微沉吟,便走上前去,占据了一方。
紧接着,炎帝也跟着过去,与秦始皇三人坐在了一起。
而棋盘为四方形,三人坐了三面,唯独还缺了一面。
这时,秦始皇忽然看向了一边默不作声的韩宁。
“韩宁,过来!”
听到始皇帝的话,韩宁全身一震,心里已经猜到了一点点,这是三缺一叫自己补位吗?
可是韩宁看着眼前的这个棋盘,感觉有些奇怪。
这既不像围棋,也不像象棋,更加不像其他的棋。
如果是象棋或者围棋,韩宁也许还能知道怎么下,可是眼前这个棋,他是一窍不通。
有什么棋是四个人可以同时下的呢?
在华夏的历史上,韩宁还真不知道。
感到有一丝窘迫,韩宁的脸也跟着慢慢变红了。
“回陛下,韩宁……不会下这种棋。”
听到韩宁有些不好意思的话,秦始皇哈哈一笑,指了指旁边。
“朕叫你过来就过来,坐在这里,无论你是否会下,只需要坐着就好,这盘棋,叫做帝王之棋!”
既然秦始皇都这样说了,韩宁肯定不能再推脱了,毕竟眼前的三位,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而在秦始皇说出这盘棋叫做帝王之棋后,韩宁似乎明白了,醉翁之意不在酒。
下棋只是表面,而借用下棋来寓意帝王权谋与国家民族治理,才是真谛。
韩宁倒是有些不敢上,毕竟自己一个无名小卒,怎么敢大谈帝王之术呢?
倒是现实世界里的华国子民急眼了。
“牛逼了,韩宁竟然和三位老祖宗同时下棋,这真是羡慕死我了。”
“下棋只是表面,祖龙都说了,这棋叫做帝王之棋,其实意思就是借用下棋来谈论帝王的统治和治理,韩宁可以说是遇到了绝好的机会,能亲耳听到三位帝王的谈话。”
“他倒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人家秦始皇都亲口喊他上去了,他还犹豫不决呢,要命了,想要的没有机会,有机会的傻愣着,气死我了。”
“我怎么感觉像是打牌三缺一啊?秦始皇和黄帝,炎帝好不容易叙叙旧,想要打个牌娱乐,结果还少一个人,于是让韩宁补位,这是斗地主还是打麻将?”
“尼玛,好端端一场庄严神圣无比的帝王相聚,竟然被你说的这么接地气,不行了,我脑海都有画面了,你赔我刚刚的眼泪。”
……
直播间认真不了三分钟,在感动过后,又是一阵欢乐活波的弹幕闪了出来。
而圣地中,却全然没有一丝轻松搞笑的氛围,只有韩宁明白,现场是多么的庄严肃穆。
不敢违抗始皇帝的命令,韩宁只好硬着头皮也走上前去,占据了最后一方的座位。
在坐定之后,黄帝的眼神落在了韩宁的身上,打量片刻。
“后生,能与吾辈对弈一场,也是非常人了,前途可期啊。”
突然听到轩辕氏黄帝突然对自己表扬,韩宁受宠若惊,赶紧弯腰说道:“感谢老祖宗赞赏,韩宁只是华夏五千年后的一个无名小子而已。”
炎黄二帝与秦始皇相视一笑,眼神中都带着一丝欣慰。
这时,四人坐下来,前方盘踞着一个巨大的棋盘,脉络清晰,棋子分明。
不等韩宁看清楚这棋到底是什么,秦始皇又将长袖一挥。
只见前面的棋盘里,棋子居然自动移动了起来,纵横交错,进退攻伐,法度严谨,不需要人为用手拨动。
难怪秦始皇会叫韩宁上来补位,原来这棋,根本就不需要人下,它自己会动。
看着棋盘中的棋子飞来杀去,秦始皇脸色严肃,对着黄帝,说道:“请问轩辕老祖,朕有一虑,何为治国之道,何为爱民之心?”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黄帝与炎帝对视了一眼,微微沉吟。
棋子自动杀伐,亦如同过去的历史那样,他们结成联盟,在逐鹿之战中打败蚩尤,建立华夏族,受到万代敬仰。
“治国,乃如博弈,左右弓引,虚实有度,里外有方,非一日之见地,非一人之利害,其中考究,需好虑多谋,兢业为本……”
“而爱民,便莫如待子,待子需严非溺,民乃国之本,民乃君之脚,失本便危,失脚便跌……”
面对秦始皇的提问,黄帝虽然不愿说太多,但他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情,还是头头是道地说了起来。
韩宁作为辈分和资历最小的一个人,坐在一旁,静静聆听他们的对话,心中感慨万千。
这,就是华夏的祖先,华夏的圣贤君王。
如此将一个国家,将所有的人民都放在心中,念念不忘。
听完黄帝讲完,秦始皇表示赞同地点了点头,果然英雄所见略同。
在他的心里,对国家,对百姓,与黄帝所说的几乎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