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首男配
面首男配
一年一度的放灯祈福仪式随着五皇子的落水混乱结束。
皇帝抱着小儿子快速赶回宫内,传召太医会诊。余下的宗室不敢参与皇家是非,心底的好奇几乎溢出来了,还是各回各家。
昌阳是姐姐,施琅是施救者,他们跟着皇帝来到了长明宫。
元珉身体上没什么大碍,一入水就被宁儿托举起来,只是小孩子受到的惊吓不小,一路不闹不休,抱着皇帝不肯撒手。
得到消息的茗妃飞奔而来,看着儿子落汤鸡一样,又哭得嗓子都哑了,顿时心疼得跟着落泪。
茗妃一到,元珉情绪就稳定许多,也肯松开皇帝,转扑进母妃怀里哭了。
皇帝得以脱身,黑着脸来到外间,看着站了一屋子的儿女后妃。
丽妃斥责四皇子:“元琮,还不跪下认错!”
元琮擡头看向父皇,几次欲张嘴,到底还是什么都没说,扑通一声跪下。
戚贵妃无声冷笑,眼中闪过不屑。
丽妃一辈子都是如此,养女儿教她柔顺不争,养儿子教他顺从父皇,确实,这样示弱的态度,在皇帝眼里大约是舒心的,再大的气,这样一让一跪,就消解了三四分,再说上几句识大体的话,态度恳切一些,便是知错就改,大事化了了。
年轻时的戚贵妃觉得她性子太柔,皇帝不是暴君,没必要无谓地自我委屈去求得皇帝的垂青怜爱,得不偿失,多此一举。
那时候的皇后提醒她:“不可轻视看似卑柔退让的人,你觉得她不必要不值得,焉知最后不是她所得最多?”
这些年,皇后走了,儿女大了,戚贵妃才渐渐感到,皇后说的话是真的。
只是她还是不屑。所求甚多、所得最多又如何呢?自己卑微地活了一辈子,还要让本该尊贵至极的孩子也跟着忍让、委屈,只为了最后结局胜利。那她想要的胜利,这么多年,她和昌阳母女两个早就享受了。
就如现在,元琮是事实上的“大皇子”,本该金尊玉贵比昌阳还活得肆意,皇帝也喜欢这样的孩子。但是到如今,大女儿大儿子全都成了木头样子,一出事,先认错,宽仁大度的名声有了,小孩子的快乐不知道还有没有?
元琮脸上的不甘已经回答了戚贵妃的问题。
皇帝冷着脸坐在上首,询问事情起因经过。
昌阳站了出来:“我在桥下,看到了元珉和元琮的冲突经过。”
皇帝看过来,想起正是昌阳派人来找元珉玩,元珉才去了对岸的……
“你那个婢女呢?找到了吗?”
昌阳垂下眼,正要说话,被派去寻人的侍卫长回来了。
宁儿找到了,被水流冲到了金水河下流,好在为了今日的放灯仪式,宫里在沿岸做足了安全措施,为的就是防止贵人不慎落水能及时施救。宁儿溺水随着水流而下,很快就被沿岸人员发现。
“人溺水未醒,又是……公主贴身女婢,末将等不敢擅专,来请陛下示下。”
戚贵妃先开了口:“她舍身救皇子,又是元珉身边唯一在场的人,先安置到隔壁厢房,请太医过去诊治。要全力治好。”
皇帝听着没错,点点头:“就按贵妃意思办。”
元琮垂在袖中的手缓缓捏紧,那个婢女……明明才是罪魁祸首!
“父皇……”他擡头想说话。
昌阳的声音盖过了他:“父皇,让施琅也下去换一身衣裳吧,秋日天寒,他全身都是水,容易伤寒。”
皇帝又看向昌阳身侧满身狼狈,冷得脸色发青的青年:“你带他去了祈福会?”
昌阳哎呀一声:“我带他去看看咱们皇家祈福嘛,父皇,这些事回头你想怎么说我都成,眼下先不提了吧。你看,要不是我带了他来,咱们京都人不擅水,五弟还不一定能被及时救起呢!”说着说着,带上了一贯撒娇耍赖的语气。
带着面首进入皇家祈福会的事,仿佛被她化为小女儿一时的任性妄为,就此略过。
戚贵妃眼中闪过一道光,沉吟道:“确实,若不是昌阳带了一个南越人进来,论常理,今日祈福会上是无人能水的,宁儿那个丫头再舍生忘死,也救不起元珉。”
一句话,把这个落水事件引向为有心人布下的杀局。
丽妃脸色大变,小错可以认,大错绝不能被栽赃了!
“陛下!元琮绝不会故意设计弟弟,他也没有必要啊!”
昌阳冷哼:“小孩子都喜欢妒忌,今日父皇抱着元琮在高台玩耍,他的表情就再没好过,先前我和施琅亲耳听到他在桥上骂人,后来宁儿带着元琮过来,我们也亲眼看见,他故意朝着元琮跑来的方向堵过去,害得元琮摔倒在地!”
元琮气得额头青筋直跳:“你血口喷人!”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敢以你母妃起誓,你在桥上没有骂人?”
丽妃再难掩愤怒:“昌阳公主!你是元琮二姐姐,一定要如此栽赃逼迫自己的亲弟弟吗!五皇子不过一个稚童,元琮有何可嫉妒,更别说大庭广众之下咒骂!”
昌阳抱胸居高临下地看着元琮:“那就让他起誓,他没骂人。”
皇帝听着他们吵来吵去,目光最后定在了僵硬了表情的元琮身上。
昌阳看似步步紧逼,但只要元琮没做,这起誓赌咒也不过是胡闹而已。
元琮的反应却不太对劲。
年少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即便从小压抑真性情,也还是最冲动的时期,元琮今晚一步步入套便是因为如此,而此时,也依旧敌不过自己的本性。
“是!我骂了,我骂的是你!今天是皇家全族的祈福会,你带着一个面首公然出现在宗室皇亲面前,置魏家表哥于何地!你就是寡廉鲜耻!”
丽妃大喊:“元琮闭嘴!”
同时响起的,是昌阳再次掌掴元琮的巴掌声。
这一次,元琮被她打得整个人歪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