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首男配 - 请男配享受人生 - 淇泮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面首男配

面首男配

茗妃的哭诉是最后一根稻草,让皇帝彻底下定了决心。此后丽妃再如何求情申辩,皇帝再不动摇。

追赶五皇子的两个侍从,被皇帝下令杖责,贬为罪奴不复录用。四皇子本人则被皇帝申斥无友爱手足之心,禁足罚抄宫规家训百遍,原定的上朝学政因此而中断,皇帝说了一句:“先学会如何做兄长弟弟,再学朝政之事。朕看你这些年书都读到了偏门,养出个牛心左性的脾气。”

至于其他人,元珉交给茗妃好生照看,宁儿继续留在宫里,等她醒来还要盘问当时情形;施琅救五皇子有功,皇帝口头夸赞了一句;剩下的各回各家。

施琅猜测,虽然元琮自己招了事情经过,皇帝也罚了元琮,但还是留了一分谨慎,要等宁儿醒来录下口供,各方比对才最终结案。

昌阳没有任何异议,只叮嘱了一句:“宁儿从小跟在女儿身边,此次无辜受罪,请父皇念在她忠心护主份上,好生派人照看,待事情了了,我可要毫发无损带回去的。”

皇帝心累地挥挥手,让她放心赶紧走。

昌阳携着施琅的手走出宫门上了马车,一路安静地回到公主府。

快进家门时,昌阳突然出声:“你可曾担心?万一宁儿或元珉泄露口风,你就是欺君之罪了。”

施琅胸有成竹:“不会,宁儿是你的婢女,她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至于五皇子……”他勾唇,眼眸微深,“茗妃不是愚笨之人,她会教好自己的儿子该告诉陛下什么真相。”

论立场,元琮与元珉才是最大的竞争者。皇帝一共就两个儿子,二选一的机会,为何不能是元珉?尤其在今日元琮如此轻视皇弟的态度面前,茗妃能忍下他日我为鱼肉的结局吗?

像刚才那样,顺着局势狠狠踩下元琮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昌阳勾唇:“茗妃自然聪慧。”

果然,第二天,宁儿和元珉就相继醒来接受了皇帝的问话。

二人所说大差不差,没有任何疑点。

尤其元珉,受到了惊吓人有些病蔫蔫呆呆傻的,皇帝问了两句就心中不忍,唯恐幺儿与前几个孩子一样出点什么事。心中对大儿子十分失望。

十一岁,不小了,做事却没有半点分寸,全凭一己之私妄为。

不管这桩闹剧有没有人搅混水,元琮从事发时的举止到事后的应对,没有一件符合继承人的要求。皇帝心想,可能是这后宫太过安宁,让元琮自视甚高,合该让他受些挫折,吃些苦头,才能打磨出稳重来。

于是,最后一轮盘问结束,皇帝再度下旨骂了元琮一顿,然后对救主有功的宁儿和施琅进行了实质的奖赏。

施琅得到了百两黄金和一些贵重的文玩,宁儿被圣口夸赞“忠仆”,赏赐金银首饰若干以及养伤的名贵药材一份。

赏赐不算多,但这是一个态度。在这场皇家内部的纷争里,皇帝判定元琮有错,站在了昌阳和元珉这边。

几日后,昌阳进宫看望戚贵妃,遇到了来玲珑宫感谢的茗妃。

茗妃态度亲近,几次感谢昌阳对元珉的关照,不管是为他寻找太傅还是这次救了他……她都记下了情。

昌阳闻弦歌而知雅意,也对茗妃亲近起来。

三人坐在一起闲聊,其乐融融。

昌阳进宫去了,施琅收到了一张字条,有人约他出门一见。

自然,这个“有人”必是施峥如。

而且这次是他本人亲自来的。

明面上,他来关心施琅落水后身体状况,实际呢,三两句就拐到了当日落水的实情。

施峥如劝他:“皇室纷争,于公主而言可能只是姐弟之间的打闹,于你而言却是一滩要命的浑水,你不该掺和。”

施琅反问:“难道我眼睁睁看着有人落水不去救吗?”

施峥如说:“你就不该去祈福会。公主若是真心待你,怎会将你置身在风口浪尖?你可知自己如今是多少人的眼中钉,现在陛下还未表现不满,他日若是看不下去,第一个开刀的就是你。”

“你如今不过是她对付施伯亦、对付福柔公主的一把刀。”

施琅不吭声了,只是依旧神色倔强,似不愿承认这个现实。

施峥如于是放缓了语气问道:“那日,到底是你主动想去祈福会,还是公主自己提出带你去。”

自然是昌阳提出的,而且施琅也知道昌阳提出这件事,就是为了去搞事。他不仅知道还兴致勃勃想和她搞得大一点、热闹一点呢。

但面对施峥如,却不能这么说,要是说了,老狐狸如施峥如,一定会猜测这一切都是昌阳布下的局,引起他对昌阳的警惕。

“我提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去,我比魏正阳强多了……”他面上明晃晃写着不甘心,确确实实是争风吃醋、赌气争地位的模样。

施峥如掩下眼神之色,语气依旧平稳:“鼠目寸光,争一时长短有何用?”

“那你说,什么有用?我只想和公主长长久久在一起,让她彻底忘记施伯亦。”

“你当真如此想?”施峥如确认。

“是。”施琅斩钉截铁地说,“你能帮我吗?”

施峥如没有立刻回答,沉吟许久后叹了一声:“你若是肯听我的,我可以助你几分。我等老臣从小看着公主长大,对她脾性有几分了解,但你再这样胆大妄为,别怪我不念你娘的旧情。”

施琅一下子笑起来:“你说,我都答应。”

他好像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自己人,开始对着施峥如絮絮叨叨地说起自己与公主的点点滴滴,说起公主对自己的好,公主做的事,以及公主对施伯亦的特殊让他有多么嫉妒。

施峥如一直耐心听着,时不时劝解他几句,偶尔给他提一些建议,或者告诉他公主幼时的喜好。

施琅就像一个恋爱上头的盲目年轻人,只要有人帮他谈恋爱,有人说他爱人的好话,有人祝福他们,他就对这人极其信任,什么都说。

施峥如听了一个多时辰,终于结束了这场毫无营养、折磨他身心的对话。

施琅却倾诉得很满意,估摸着昌阳快出宫回家了,心满意足满怀期望地走了。

人走了,施峥如如释重负地叹了一口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