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 造反,从忠臣开始 - 雪尽峰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3章

第93章

建元帝听完阳平王的话,抓住了其中的重点。

“魏王?”

阳平王:“臣听怀琰话中的意思,确是如此。”

饶是建元帝对孩子一向宽容,也忍不住有些气恼:“怀琰从不无的放矢,能教她特意出言提醒,”建元帝在弟弟面前还是留了点口德,略过了吐槽魏王的话,直接同意了阳平王所提的应对之策,“诸王及王世子年岁不齐,便依照进学程度分别教导,只将武学课放在一处便是。”

到时候暗箱操作把魏王和其他年纪小的隔开,省得他带坏孩子。

“怀琰前几日同我说要搬回王府,乔迁宴设在哪日?都请了什么人?”建元帝又问。

阳平王答道:“乔迁宴设在六月二十八。除却王令君,俱是自家亲眷,西县侯也会去。”

建元帝兴致勃勃:“可请了太子?”

“太子殿下身份贵重,哪能轻易出宫,陛下莫要说笑。”

阳平王无奈,他们聚在一处半是议事半是玩乐,有一个王肃已经够放不开了,再过来一个太子,得,还不如在自己家。

建元帝此刻和后世无数担心自家孩子性格孤僻受排挤的家长没什么两样,找到个机会就想把太子拉出来遛一圈。只当没听出来阳平王隐晦的抗议:“太子年岁渐长,已接近入朝听政的年纪,正该与诸王交游。”

尤其是和高阳王好好培养感情。

这话建元帝没说,阳平王也能猜出来几分,秦琬入京之后虽然与太子交际不多,甚至都没到东宫当过值。但不论是先前提议加强东宫兵力,还是这次魏王的事,该维护太子的时候秦琬从来没有掉过链子,态度足以称得上友善。

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秦琬这更多是看在建元帝的面上,甚至她对顺阳公主都比对太子亲近,但这并不影响最终结果就是。

建元帝近乎挑明了说,阳平王也只能应下,保证到时候一定会照顾太子。

秦琬搬家当天,王肃旁听了宴席前半场,等说完正事便借口另有要事离开,秦琬亲自将王肃送出府,再回来时剩下的人已经自顾自喝上了。

左右只剩下自家亲眷,他们越发随意起来,行了一圈酒令,丹阳王擡手扫过正拿着蜜水滥竽充数的东海王、清河王以及长乐王世子三人:“他们几个孩子,书都没读几本,行酒令太欺负人了,不如去投壶?他们要是投不中,就……”

丹阳王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惩罚,阳平王一锤定音:“投不中就奏乐一首。”

嗯,乐器也是皇家子弟的必修课,这确实没什么难度,因此一行人一并转移到廊下,又命人搬出一架屏风,隔着屏风开始投壶。

秦琬虽然同样是小辈,但作为已经入朝的成年人,又是宴会的主人,被众人一致推举第一个投,她估算了一下方才摆的酒壶位置,随手投出无头的羽箭,随着一声微乎其微的响动,一旁的侍从大声宣布了结果:

“贯耳!”

丹阳王叫了声好,一叠声催促阳平王,阳平王气定神闲地上前,同样投出了贯耳。

丹阳王嘶了一声,只觉得压力巨大的,拿着羽箭便开始自嘲:“早知如此,我该拉你们玩博戏。”

丹阳王的博戏一流。

“博戏哪有投壶好玩,”秦琬在一边瞎起哄,“十叔快投,大不了喝酒嘛,我备的酒难道不好喝?”

“自然好喝,等我走的时候给我带一壶。”

丹阳王一边随口应付秦琬,一边沉下心准备投壶,见他神情肃穆,旁边的人也纷纷噤声,不再干扰丹阳王。

“太子殿下到!”

一声嘹亮的通传吓得丹阳王手一抖,投出的羽箭砸到了屏风上。

秦琬忍俊不禁,一边往外走一边命人先撤去屏风迎接太子。

太子并不是空着手来的,他身后的侍从擡了二百匹绢给秦琬做贺礼。

这礼未免太大了,秦琬正要推辞,却听太子道:“此陛下赏赐,高阳王万勿推辞。”阳平王也在一旁帮腔,秦琬顿时明白赏从何出,这才歇了推辞的主意将太子迎进府。

太子一看就知道他们多少都沾了点酒,语气都轻了不少:“阿姊在同叔父与几位兄弟玩什么?我来的唐突,可是扰了诸位兴致?”

“太子殿下能来,臣求之不得。臣等方才在投壶。殿下要一起玩吗?”秦琬笑得狡黠,“投不中只需奏乐一首即可。”

不需要喝酒,太子松了口气。

“客随主便,听阿姊的。”

皇后对他管教甚言,他长这么大一直滴酒未沾。偏偏来时建元帝又告诉他,他如今未曾入朝,对待诸王当以家礼为先,不宜叙以君臣。若是此间上下都喝酒,只他一个人不喝,难免显得倨傲,若只是奏乐,他却不怕。

因为太子的到来,场面有一瞬间凝滞,但阳平王很快就出来活跃气氛。

他对丹阳王道:“方才子峻未中,当罚酒一杯。”

丹阳王愤愤不平:“我那是事出有因,不行,我要重投!”

“开弓没有回头箭,没中就是没中,谁让大王那么容易受惊。”西县侯给阳平王帮腔。

几人争论的工夫,秦琬已经将事情向太子解释了一遍,太子主动出声,担下了责任,请丹阳王再来一次。

丹阳王得意挑眉,阳平王则摇头失笑。

这场不算宴会的宴会一直持续到临近宵禁方才结束。

送走客人,秦琬将今日被他们提到的人员名单整理出来,准备让人私下打听一下。

王肃与阳平王十分谨慎,一个推荐了被建元帝重用的韦氏子弟,一个推荐了氐人大族毛氏。余下几人推荐的也差不多,不是沾亲带故的豪帅就是曾与他们有过交际的世族。倒是东海王和清河王兄弟两个,他们两个还真挺不见外,直接将这些年依旧与两人保持联系的秦烨旧部整理出来,私下交给秦琬,让秦琬看着挑。

虽然有拿她做人情之嫌,但个中示好的意味其实挺充足。

只是不知是太妃拿的主意,还是这兄弟两个自己做的决定,如果是后者,那他们两个可能要比亲爹更果断些。

将他们两个列入可拉拢名单,秦琬紧锣密鼓地开始了面试,且不说拿着举荐信直接来的,便是每天到王府投名的人这些时日也没断过,秦琬挑出部分好的亲自接见,余下的则由功曹一一写信回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