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 造反,从忠臣开始 - 雪尽峰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21章

第221章

大宋,建康

周国大军兵临江水时,宋国朝臣是想南奔的。

但扬州已是江南不可多得的富庶之地,建康更是被两任主人接力经营百余年重镇,再往南又该去哪?

和山越一起看猴子呲牙?

还是一步到胃去鄂州和鳄鱼搏斗?

总之,这个提议由于太子和皇后的坚决反对,并未付诸实践。

那就只剩下两条路,一:坚决抵抗;二:投降。

宋国朝堂呈现出一个十分违背常识的状态,皇室主降,官员主战。

陈氏作为皇族却没有多少实权,常年处于被架空状态,随时有被篡位的风险,到时候他们哪能讨得了好,还不如直接投降周国,当地豪强则不然,他们虽然比不得王谢,但大小也算个门阀,只看周国那堪称严苛的律法,难道要他们把祖宗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产都交出去吗?

双方为此吵得不可开交,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想多了,周国并未一鼓作气攻打荆州,而是撤军了!

这合理吗?

随着周国两开特科遴选官员填补t南方官员空缺的消息传来,扬州上下如坠冰窟。

这是半点后路都没给他们留!

历来治理新占领的地方总要依靠原来的官员,周国虽然也用,但看看他们留下来的都是什么人?不是欺压大户的酷吏就是不务正业的匠人之流,可在大族的引领下,宋国上下莫不以谈玄说道为荣,便是吃饱了没事干也有琴棋书画可以自娱,谁要去关心那些下等人才做的俗务?

难道降周之后要他们和那些氓庶一样去种地吗?

那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

这下朝堂上的抵抗派彻底压过了投降派,开始在长江南岸紧锣密鼓布防。

修筑防御工事自然是需要人的,压在扬州百姓身上的赋役陡然加重,又因为官员逼迫甚急,前往服役的丁口越发难过起来。

不过这对于京口的北军家眷却没什么影响,朝廷还指望这仅剩的军士为他们效死,自然不可能拉他们的家眷去服役。

适逢休沐,军中又刚发了粮饷,刘伯鸢特意去市中割了三两肉,准备回家给妻女加个餐,也是巧了,他妻子苏少君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她买的是条鱼。

夫妻两个一见面便笑了,刘伯鸢把鱼接过来,又将肉递给苏少君:“我特意挑了肥肉多的,大娘整日馋的紧,把油渣留着给她吃,我那日在江上看见周国的女兵,身量比我也差不了多少,一看就能打死人。要是大娘也能长那么高,将来咱们也不用担心她教女婿欺负。”

苏少君掐了丈夫一把,嗔道:“什么叫一看就能打死人,咱家姑娘真成那样怎么嫁得出去,你算算你吓跑多少议亲的人家了?好好杀你的鱼去,大娘的事自有我在。”

小娘子打打杀杀像什么样子,还是得读书,不论什么时候,读书识字的人总比别人受尊敬。

夫妻两个各有心思,被两人讨论的刘大娘却毫无所觉,只顾着两边跑催肉吃。

刘伯鸢动作麻利的将鱼开膛破肚,却在往外掏鱼肠时察觉不对,他满心疑惑地将那被肠衣包裹的圆柱形不明物体举到眼前,而后黑着脸骂了句脏话。

苏少君方一看清他手里的东西脸就白了,那分明是一节人指,还带着指甲盖呢!

她立刻伸手捂住女儿的眼睛,紧张道:“这鱼别吃了,小心丢出去,记得同邻居说清楚,这段时间别去买鱼了。”

刘大娘还在问为什么鱼不能吃,刘伯鸢应了一声便提着鱼出去了,身后是苏少君轻声同女儿解释的声音。

他们这一片住得大都是同袍亲属,刘伯鸢直接去找了里正,里正见他提着鱼过来还以为日头打西边出来了,再听他把事情说了,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朝廷作孽啊!”

里正夺下鱼扔给家里的狗,拉着刘伯鸢进了屋:“大郎,你在军中大小是个官,你给我句准话,朝廷要让咱们去修筑堡垒的消息是不是真的?”

“北军家眷向来不服役,伯父这是哪听来的谣言?”

里正脸更黑了,把一张文书拍到刘伯鸢面前,怒道:“我等家中男儿在军中效命,朝廷竟还要我们这些老弱去填江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刘伯鸢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文书总还是能看懂的,他后槽牙磨得嘎吱作响:“朝廷这两年强征男子不够,竟连青壮女子也拉去服役,人死了就将尸体抛入江水,连鱼腹中都是人肉,如今还要……”

“伯父带着人守好门户,我今日便回军中。”

刘伯鸢把那纸文书往怀里一塞,又回家陪妻儿吃过饭,仔细叮嘱了妻子,便气势汹汹杀回了军中。

他把那纸文书往同乡士卒面前一拍,怒道:“朝廷要让咱们得家眷去修堡垒!这样的大事竟然将咱们瞒得密不透风,若不是我今日归家从里正处得知此事,怕不是兄弟妻儿被累死在道旁我们也不知道,还傻子一样给皇帝卖命呢!”

刘伯鸢为人讲义气作战又勇武,在军中颇有声望,听他这么说,不少士卒立刻凑了过来,看过之后纷纷破口大骂,刘伯鸢还在一旁说:“那些豪强家中部曲佃客无数,朝廷不敢去征发他们的奴仆,就让咱们的家眷去送死,何其不公!

周国本就势大,宋国不过一州之地,怎么能和周国比,咱们还效忠朝廷已经是顾念皇帝多年恩遇!

堂堂七尺男儿,自己死了也就罢了,难道还要把家里人一道拖进火坑吗?!”

刘伯鸢拔刀砍到桌面上,雪亮的刀光颤动着映出几十双眼睛。

“我要去找将军要个说法,孬种别来。”

三息之后,一群持刀甲士簇拥着刘伯鸢出了营帐,直奔主将住所而去。

他们一路嚷嚷着朝廷的决定,附从者越来越多,如同一把利刃劈开了京口大营。

京口哗变!

收到消息的周宋两国官员纷纷变脸,尚在淮南的秦烨立刻命人往行在送信,而宋国官吏下意识问出口地却是

——“没降周吧?”

当年姜冲降周导致淮南失守,若是京口的北军再降周,宋国上下也可以去死一死了。

刘伯鸢确实往淮南递了降表,但当地两位主事者并不曾调兵,只是让人送来了粮草和官印,以示接纳之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