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129章
秦琬完全不明白建元帝在发什么癫,但这并不妨碍她迅速将手中的事物交接给张兴,而后去临漳南面的长乐觐见建元帝。
她到时帐中只有建元帝并秦烨、王肃等寥寥数人,显然是要私下说些不适合外人听的话。
建元帝看起来格外激动,在秦琬年岁渐长后第一次抛开男女大防拉住秦琬的手,神色动容:“怀琰全我骨肉,拳拳之心天地可鉴,吾实在不知该如何报偿。”
看来秦烨把人哄得不错,在燕国当了多年“奸臣”到底比从前圆滑多了。
秦琬简单评估了一下当前的局势,若说建元帝只是因为秦烨才来燕国,那就没必要让王肃在旁边,显然对方此来的原因还同王肃有关。
而前线发生的唯一需要皇帝亲自主持又事关王肃的事,就是她和王肃之间的摩擦。虽然她和对方都清楚彼此会顾全大局,且已经将矛盾消弭于无形,互信程度还更上一层楼,但其他人显然不觉得这种辱及品行的大仇会轻易揭过去。
建元帝更是如此。
灭燕绝对是他政治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功绩,他不会允许任何一点可能影响到灭燕的大局。
所以对方火急火燎跑过来还有自己一份功劳?
秦琬刚生出这个想法就将其丢出脑海,分明是建元帝不相信她和王肃的人品,才会干出这么离谱的事!
短短几息之间,各种念头在秦琬脑海中转了个遍,最终定格在对建元帝不顾大局想一出是一出的气愤上。
她抽出手向建元帝一礼:“臣之所求,不过我大周社稷稳固而已。臣等奉陛下之命攻打燕国,追亡逐北势如破竹。而今陛下亲临险地,却只令一幼子监国,一旦国中生变,将置宗庙于何地!”
建元帝听完这话先是一怔,继而便抚掌笑道:“怀琰这话竟与景穆一模一样。”
“臣与老师政见相合是什么很好笑的事吗?”秦琬皱眉看向建元帝,仿佛教导主任在看问题学生,“陛下既然授予臣匡正进谏之责,便不该如此轻慢,这岂是圣主所为?”
“国中事务还有皇甫惠之、薛卿与权卿从旁协理,又有西县侯负责大兴防务,出不了事,怀琰不必担心。”
两个心腹没生嫌隙还一如既往的默契,建元帝被怼了也依旧心情舒畅,一边以进谏有功为由给秦琬和王肃一人发了锦缎二十匹,一边积极认错坚决不改,从王肃手中接过了前线的指挥权。
其实仗打到如今这个地步,由谁来指挥都是一个样。
因为在建元帝来的第三天,城中就有来自高句丽、扶余等国的质子打开了临漳城门,迎接周军入城。
如今周国已经全面接手了临漳的防务,而范阳王世子率上万轻骑夜袭周军,却被周国高阳王用一万步骑全歼,连自己都死在周军手中的消息传开后,燕国境内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顿时老实起来。
一个不到双十之年的小将都这么能打,何况其他人?
燕国灭亡的没有半点波澜,完全看不出一年前燕国才打赢了不可一世的姜晟,俨然一副中兴的姿态。
建元帝一边筹备着派军前往燕国各地接管州郡,一边清点燕国皇宫内的财物用来赏赐士卒,还顺手把燕国皇帝虞嘉塞回临漳,让对方重新走一遍出城投降的仪程。
反正折腾的是燕国公卿,建元帝想玩就让他玩去呗,根本没人会在这种事情上和皇帝过不去。
秦琬也乐得在海量公务到来之前多玩几天,天天在建元帝跟前把分内的事情处理完就在营中四处遛弯。
最近营中的氛围有些浮躁。
她才听晋王私下猜测,他尚州牧和漳州刺史两个职位估计做不长久,还不知道要被建元帝踢到哪个犄角疙瘩,让秦琬主动点给他挑个好地方,就又听秦烨阴谋论揣摩起建元帝非要御驾亲征的用意。
“他真的不是怕王肃灭燕之后难以控制,所以才在这临门一脚的时候跑来抢功的吗?”
害怕将领功高震主,所以亲自下场削弱将领功劳,听起来挺帝王心术,但不符合建元帝的一贯作风。
秦琬将自己此前的两个猜测说了,又道:“除此之外,陛下同老师之间就如何处理燕国旧贵有些分歧,大概是怕老师真找到理由把燕国的王公重臣清洗一遍,陛下才亲自来盯着。”
杀了就杀了呗,杀了刺头留下软骨头,不是更方便控制吗?等王肃杀了人他再出来做好人不是更好,怎么偏偏就护上了?
秦烨:“他这些年越发心慈手软了。”
秦琬挑眉笑道:“脏手的事情都让老师做了,陛下自然可以垂拱而治,只做个圣人。”
不过王肃做得心甘情愿就是了。
秦烨嗤笑:“仁柔邀名。”
“兴许是陛下这些年的经历,让他觉得能够以德化人。”
秦琬这句解释说的没什么诚意,秦烨听完也只是一笑而过,秦琬接着道:“我有件事想问问叔父的意思。”
“长乐王叔正当壮年,一直在芷阳也不是事。此番燕国事毕,陛下必然要带叔父回大兴祭拜宗庙,您不妨劝劝长乐王叔,我们也好想个法子说动陛下把人放出来。”
秦烨没想到自己还在犹豫要不要同秦琬开口,秦琬就主动同他提了,心中越发动容。可秦琬越是如此,他越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
秦琬在所有人眼中都是皇帝的忠臣,甚至为了维护皇帝的利益不惜惹恼皇帝,为曾经叛乱的宗室求情并不符合秦琬的一贯作风,即使她能找出理由让自己的行为逻辑自洽,但看王肃那防人如防贼的架势,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
“子舒与当今多年积怨,心结不是一日两日能解开的,我先从旁劝劝,若是需要怀琰相助,我一定不客气。”
若换了早年的建元帝,他肯定无法说动对方,但现在的建元帝,还真说不定。
秦烨有心自己试试,秦琬也没拦着,正好能让对方熟悉下建元帝这些年变化巨大的行事作风。
在营中探听了一圈消息,秦琬第二天到建元帝跟前应卯时不出意外的听到了建元帝问她诸将对封赏的想法。
说是问诸将,其实也就是几位主将的封赏需要现在由建元帝定下,其他人大都要等到回国之后仔细复盘过此战细节,才好定下勋赏。
“老师一向淡泊名利,杨将军则唯陛下之命是从,毛将军素来谨慎不议论这些,敬美倒是同臣说燕军不堪一击,实在没打过瘾。”
秦琬将营中将领挨个数过去,最后才说起晋王:“晋王同臣说想换个地方,在尚州这么多年实在是腻了。”
“他这是看中哪里了?”建元帝问。
秦琬摊手:“反正别是尚州,其他的哪里都行。”
建元帝颔首表示知道了,又问秦琬:“那怀琰你呢,还没改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