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 造反,从忠臣开始 - 雪尽峰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1章

第121章

秦烨现在非常头疼。

怀琰说建元帝对他的身份生疑,屡次试探想要让他回国已经够麻烦了,秦嵩这倒霉玩意儿t还写信问他要不要还朝,他们两个难道很熟吗?

回是肯定要回的,但此时回国绝无可能。

且不提他和建元帝之间尴尬的兄弟关系,便是没有这层关系,此时回去也至多做个富贵闲人,还不如他在燕国有前途,回去做什么?

但燕国覆灭在即,他确实得为自己的将来考虑考虑。

作为唯一切身体会过秦琬奇特之处的人,秦烨对秦琬最有信心,连秦琬本人都要退居一射之地,既然秦琬已经打上了燕国的主意,他并不觉得燕国如今的样子能逃得过。

不等秦烨细思,虞侃便又着人请他过去。

虞侃方才从宫中回来,连衣裳都没来得及换,他示意秦烨自己坐:“今日太后召我议事,似有诛杀吴王之意。”

他嘴上这么说,事实很可能是他和太后都忌惮虞晖,而后一拍即合打算密谋杀死虞晖。

秦烨在虞侃身边多年早就锻炼出来了,此时听到虞晖的话连眉毛都没动一下:“吴王自恃有功,与其弟范阳王屡屡上书为麾下部将请封,大肆邀买人心,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太后虽然精明强干,但毕竟是个深宫妇人,事关宗亲,自然要仰仗明公。”

虽然在战后克扣有功将士的赏赐这事确实是虞侃和可足浑太后理亏,但两人显然不是内耗的人,谁让这些人不长眼跟了虞晖这个主子,被克扣功劳也是活该,甚至听到秦烨提起虞护,虞侃已经被戳中了心事,却还是要装模作样一番。

“菩萨保到底年轻,许是被虞晖蒙蔽了。毕竟虞晖此人惯会装模作样,表面忠厚老实,实则内里藏奸,当年连宣王都被他骗了过去,菩萨保被他诓骗也算情有可原。”

秦烨心里快把白眼翻上天,还得配合虞侃演戏:“宣王被瞒过去是因为与吴王相处不多,范阳王却不同,他已经年近三十,不是无知幼童,又与吴王朝夕相对,哪会那么容易被人欺瞒,还请明公以大局为重,万不可心慈手软。”

虞侃又装模作样地替范阳王解释了几轮,才“勉强”被秦烨说动,称他会上禀太后从长计议。

秦烨也不知道这种应该快刀斩乱麻的事有什么好从长计议的,但虞侃兴致勃勃,他就没泼冷水,任由对方自己发挥去了,然后便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

“姨母,家父带着长兄逃回辽东意图谋逆!”

正在告状的是可足浑太后的妹妹所生的孩子。

当年景昭皇帝不满虞晖与段氏关系亲密,便将虞晖续娶的小段氏贬妻为妾,又将可足浑太后的妹妹的嫁给虞晖,虞晖常年将发妻所出的长子带在身边,小儿子对他早有不满,现在终于逮到机会,可不就是要趁机踩上一脚。

最好能把两个人都杀了,让他这个告发有功又和太后有血缘关系的人继承爵位,岂不是一大乐事?

燕帝坐在一旁脸色铁青。

他确实和虞晖有过一段时间的同盟关系,但虞晖造反的直接受害人可是他这个皇帝!

虞晖在辽东本就根基深厚,不论是他的妻族段氏,还是他的舅族兰氏,在辽东都是数得上的部落。尤其是段氏,早年虽然落寞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些年已经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若是虞晖真的要谋逆,段氏绝对会跟着他赌一把,届时再裹挟上部分辽东的部落,他这个皇帝说不定还真要退位让贤。

“传旨让西平公去追。”

燕帝的语气不容拒绝,虞侃也不会在这种时候给对方使绊子,西平公是他的亲信,皇帝的意思其实很明确,就是暗示他可以直接把人解决了。

西平公接到虞侃的暗示,点齐人马就匆匆上路,用了六天的时间才追上虞晖与其长子虞维,但此时已经进入范阳境内,他不敢再追。

在范阳王的封地对着范阳王的兄长下手,他又不是活腻了。

但这一迟疑,就给了虞晖逃脱的机会。

“如今朝廷在辽东已有防备,我等一旦出了范阳,必然横尸荒野。”虞维将马交给侍卫拉去喂草,自己和老父亲商量起下一步的计划,“太后和太傅视父亲如仇敌,只要此二人还在,这燕国便没有我等存身之所。周帝求贤若渴,连女子都能大胆启用,为今之计,不若投周?”

虞晖将手中那把嵌满宝石的短刀挂回腰间,长叹一声:“事已至此,除此之外也没别的办法了。”

“西平公心有顾忌,不敢追得太紧,今晚你我二人带着侍卫分头摆脱追兵,沿魏昌堂阳南下,沿着漳水西行走潞川入周。”虞晖又把妻子小段氏及余下两子叫来,说起分兵的安排,“恶奴与库勾年纪尚小,你怕是照顾不过来,他们两个跟我走,长生你照顾好你母亲。”

这个安排没什么不妥的地方,小段氏迟疑了一下,问虞晖:“大王子嗣留在临漳的尚有数人,我等出走他国,朝廷可会迁怒?”

“祸不及出嫁女,卿只管放心就是。”心知对方是在担心家中女儿,虞晖好生安抚过对方之后才五味杂陈道:“至于旁人,有可足浑那个母亲在,出不了事。”

彻底没了后顾之忧,虞晖带着人连夜跑路,因着他才打了胜仗,又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被针对,燕国对他抱走同情的人不算少,对于他潜行过境的举动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建元十年十一月,虞晖与其妻段氏,其子虞维、虞隆、虞鉴投奔周国,建元帝亲往郊外迎接。

虽然还没轮到秦琬在御前当值,但建元帝大概是还记着秦琬说虞晖不可能为周国效力的事,特意把秦琬从尚书省拉出来陪他一起到郊外去见虞晖。

帝王正式出行的仪仗从来不会少,秦琬站在建元帝身边,同另一边的侍中权谨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语。

虞晖就算再是大才,这阵仗也太大了点,王肃都没这待遇,王肃好歹为建元帝兢兢业业打工十多年,虞晖一个不容于本国的逃亡之人,一来就把周国的朝臣都比到了地里,这合理吗?

建元帝还在拉着虞晖的手说些什么“卿乃天生英杰,朕要与卿共定天下,功成之后祭告岱宗,然后为卿世封辽东,得奉祖宗坟茔”之类的话,秦琬百无聊赖的听着,心知建元帝这是灭燕计划第一步成功又开始间歇性不着调,反正皇帝的嘴,骗人的鬼,真灭了燕国建元帝就不会舍得把辽东封给虞晖了。

虞晖显然也没把建元帝的话当真,但他人生地不熟,建元帝身边的近臣又毫不掩饰眼中的警惕与审视,显然对建元帝郊迎他有所不满,要是再把建元帝得罪了,他在周国也可以直接等死了。

因此虞晖只能态度谦虚的表示,自己能得片瓦存身已经是陛下仁德,万万不敢奢求什么世封的荣耀。

建元帝也知道前面的话有画饼之嫌,因而当场下诏任命虞晖为冠军将军,封宾徒侯。

听到建元帝的给出的官职,秦琬眉头轻蹙,微微侧首看向权谨,却见对方隐晦的摇头。

王肃不会干出这种把敌国宗室往中军塞的事,阳平王虽然比王肃圆滑些,但这种原则性的问题上却不会退让。

那就是建元帝自己的意思了。

冠军将军统帅的冠军营虽然比不得卫大将军麾下士卒直接拱卫宫城,但也是大兴周边的重要武装力量之一,就这么交给一个初来乍到的敌国宗室,建元帝是早上没睡醒还在梦游吗?

而且还有一件事——

“冠军将军,正三品。”权谨轻声叹道。

他们这些人拼死拼活,点灯熬油的处理政务,还时不时要冒着生命危险随军上阵,才勉强奋斗到三品,这虞晖倒好,一来就是三品,还是实职。

皇帝出行,常侍在右,侍中在左,这两个官职的冠又与其他官员不同,一眼就能认出来。能在这两个官职上的,不是皇帝的亲信就是需要优礼的功臣名士,建元帝的封赏方出,虞晖便收到了来自皇帝左右两边的死亡视线,他心里叫苦不叠,却不敢在此时落了建元帝的脸面,只能领旨谢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