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迎接曹植
曹丕一听下人通报司马懿到访,心中不由涌起一股激动,脚步不自觉地加快,恨不得立刻飞奔出去迎接这位挚友。
但转念一想,自己身为主子,怎能失了分寸,于是连忙收住脚步,轻轻整了整衣襟,稳稳地站在那里,脸上挂着期待的笑容,静待司马懿的到来。
司马懿不一会儿便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几分歉意与尴尬,见到曹丕,连忙深鞠一躬,以示敬意。
曹丕见状,也拱手还礼,笑道:“仲达啊,别来无恙吧?”声音里带着几分调侃。
司马懿嘿嘿一笑,回应道:“臣一切安好,多谢中郎将挂念。”
曹丕故意逗他:“我听令尊提起,你身子似乎有些不适,怎的,是病了?”
司马懿闻言,苦笑了一下,解释道:“哎,不过是找个借口罢了,不来总得有个理由嘛。”
曹丕忍俊不禁,继续追问:“那既然来了,这次又编了什么新奇的理由呢?”
司马懿摇摇头,诚恳地说:“来,是因为心中挂念,真情流露,哪里需要什么理由呢。”
曹丕闻言,轻笑一声,两人间的气氛瞬间轻松了许多。
司马懿再次躬身行礼,略带自嘲地说:
“臣自知心眼小,若有冒犯之处,还请中郎将多多包涵。”
曹丕连忙回礼,笑道:
“哪里哪里,我的心眼儿也不大,日后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还望仲达不吝赐教,直言相告。”
两人相视一笑。
曹丕随后提议道:“过两天,我打算去给子建接风洗尘,仲达可愿一同前往?”
司马懿闻言,好奇地问:“哦?去何处接风?”
曹丕解释道:“自然是驿站,我们兄弟二人许久未见,定要好好聚聚。”
司马懿眨了眨眼,突然想到什么,问道:“那...曹真将军也去吗?”
曹丕点点头:“自然,他怎能缺席。”
司马懿一听,连忙摆手:
“那臣就不去了吧,实在是酒量有限,怕到时候扫了大家的兴。”
说着,他还不忘提醒曹丕:
“公子与子建公子久别重逢,虽是喜事,但也要适量饮酒,保重身体。”
曹丕知道司马懿是怕曹真的酒量,笑着应允:
“也罢,不去就不去,我也担心曹真太过折腾你,反而让你不自在。
来,我们进屋去,母亲刚赐了我些西域进贡的葡萄,我们一同品尝,如何?”
司马懿一听有葡萄这等稀罕物,眼睛一亮,连声说好,还不忘追问:
“中郎将,除了葡萄,是否还有佳肴相配?”
曹丕笑道:“那是自然,备好了饭菜,就等你来享用了。”
司马懿一听,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满心欢喜地跟着曹丕进了屋。
城外寒风凛冽的驿站前,曹真显得有些焦急,他拍了拍曹丕的肩膀,略带不满地说:
“子桓啊,你跑这么老远来等子建,这真有必要吗?咱们在城里等不也一样嘛。”
曹丕笑着安抚他:“好啦好啦,哥,就这一回,让我尽尽心意嘛。再等等,应该快到了。”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急促而清晰的马蹄声,打破了冬日的宁静。
曹丕立刻站起身,迎了出去,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子建!”
曹植身披厚重的斗篷,风尘仆仆地赶来,躬身向曹丕行礼:
“二哥,我回来了。”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却也难掩归家的喜悦。
曹真见状,也笑着迎上前:“哟,子建,总算回来了!”
曹植又向曹真行礼:“子丹哥,好久不见。”
曹丕的目光落在曹植身后,注意到只有他一人,便关切地问:
“父亲和母亲都盼着你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弟妹他们呢?”
曹植解释道:
“我心急,一路快马加鞭先赶来了。他们的车马还在后面,估摸着还得两三天才能到。”
曹真闻言,感慨道:
“你这连骑了两三天的马,可真是辛苦了。你不知道,子桓听说你要回来,激动得一夜没睡好。”
曹植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看向曹丕,感激地说:
“能见到家里人,这点辛苦算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