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朝堂
第184章朝堂
李若白来到江府的时候,清风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见李若白来了,他立马迎了上去,然后张嘴说道:“李公子,你来了呀,快请进吧!”“嗯!”
李若白淡淡的点了点头,就跟着清风往江府里走了去,一边走一边询问着昨夜江若谦的情况,在得知江若谦有了好转以后,李若白的心头也是十分高兴,虽然他没有办法同南洛阳在一起,但是如果他能够亲眼见证南洛阳幸福的话,那也算得上是一件好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拼尽全力的在救治江若谦。
当然,每日来江府,除了为江若谦治病以外,他其实还是有私心的,那就是他想要看一看南洛阳,刚刚进江府门的时候,他以为南洛阳会在江若谦的房间里面守着,可是直到来到江若谦的房间以后,他才发现南洛阳并不在这里,他本来是想要开口询问一下的,可是想了想,还是作罢了,毕竟他又不是她的什么人,哪来的资格询问呢?这样想着,他就坐在窗旁,开始认真地为江若谦诊脉施针,就这样折腾了半个时辰,才差不多折腾好。
一开始为江若谦施针的时候,他本以为等会就能够见到南洛阳了,但是直到一切都处理完毕,他还是没能见到南洛阳。
眼看就要离开江府了,可还是没达到自己今日前来的目的,于是他终于忍不住的开口,朝着一旁的清风张嘴问道:“你家少夫人呢?今日怎么没有见到她?关于江少爷的病,在下有几句话想要同少夫人说!”
多可悲,连与她见面说话都需要找一个借口,说起来他李若白在江湖上,也算得上是一个人物,向来都只有别人求他做事的份儿,他何曾这么卑微过?但是当一个人遇见爱情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为爱情而卑微。
“哦!”清风闻言,连忙张嘴说道:“我家少夫人今日身子不适,正在房间里面歇着呢,李大夫若是有什么话想要讲的话,直接同清风讲就是了,清风一定会把李大夫的话带到的。”
“少夫人生病了?”李若白闻言脱口而出问道:“严不严重?要不要再下去给她诊个脉?”
“并不是很严重!”清风摇了摇头,然后张嘴说道:“请李大夫放心,我家少夫人并没有什么大碍,也已经请大夫来看过了,大夫说不过是操劳过度罢了,好好休息几日便好了!”
听清风这样说,李若白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毕竟刚刚听到南洛阳生病的时候,他整个人的一颗心都悬了起来,现在听到她没事,自己也就放心了,但自然是没有什么理由能够去见他了,所以他只好对清风说道:“你家少爷的病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治好的,在下知道少夫人救夫心切,但是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所以还麻烦清风公子能够转达你家少夫人,让她稍安勿躁,凡事不能操之过急,今日就到这里了,在下还有别的事情,就先告辞了!”
清风闻言,点了点头,然后张嘴说道:“请李公子放心,您的话我一定会带到的,既然您还有事,那么清风也就不挽留您了,天寒地冻的,您路上小心!”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春节也越来越近,可是京城中却一点喜庆的样子都没有,因为在这个冬天里,有太多的人经历了不美好的事情,边塞的疫情越来越严重,傅九渊甚至派了太医去边塞,但结局都是不尽人意的,太医们来信说边塞的疫情非常恐怖,染上瘟病的人,个个都是九死一生,哪怕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很难有好起来的可能。傅九渊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心中也是十分无奈,他曾经在边塞生活过,知道边塞的疾苦,也知道边塞人民的不容易,如今瘟病横行,对于边塞人民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可是身为皇帝的他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待在皇宫里面,为边塞播下一些款,为了防止贪官污吏,他命宁景之全权负责拨款的这件事情,现如今在京城中,能够让他信任的人没有几个,而宁景之算得上是一个,他也十分感谢身边有宁景之这样的挚友存在,因为他十分难以想象,如果身边没有了这样一个值得信赖的人的话,那么他的帝王之路将会是十分难走的。他也时常在想,如果江若谦有一副健康的躯体的话就好了,因为以江若谦的才华和能力,一定会让他好过很多的,可惜天不遂人愿。
往年快要到春节的时候,京城都是会大兴礼节的,整个京城一片张灯结彩的,百姓和皇帝一同迎接着新一年的到来,所以往年春节之前,大臣们就会开始策划如何度过这个春节,皇帝也会拨下相应的钱款来,但是这一年,眼看春节越来越近,但傅九渊却迟迟没有举动,大臣们心中虽然对这件事情疑惑,但也没有敢说些什么,毕竟傅九渊是皇帝,他们是臣子,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只有服从的份儿。但偏偏就有人不怕死,这一日,傅九渊正准备退朝,户部的李大人,却突然站了出来,他跪在朝堂中央,对着高高在上的佛九渊说道:“皇上,臣有一事想要禀报!”
虽然这个李大人算得上是三朝元老了,但是傅九渊却并不喜欢他,倒不是说他不忠心,而是他有一些太过死板了,有一些事情,他一点也不会变通,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为官多年,却在官场上没有几个朋友。傅九渊心里清楚,这个老古董一说话的话,那就准没什么好事了,但是他虽然贵为皇帝,但总不可能不让别人说话吧,毕竟每个人都是有说话的权利的,所以他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然后对着朝堂下的李大人张嘴说道:“爱卿请讲!”
李大人倒是也不客气在,听到了傅九渊的话以后,他毫不掩饰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皇上,佳节将至,在臣看来,是时候应该为过春节而做准备了,毕竟春节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一年只有一个,轻视不得!”
自从傅九渊登上帝位以后,就提倡一切从简,所以很多节日其实都是没有过的,像往年冬至的话,宫中是一定会举办宴席的,但是这一年冬至,宫中没有任何的举动,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大臣们心中虽然有想法,但是也不敢说出来,所以这一回李大人将这个想法说出来以后,很多人其实是在心中暗暗叫好的,只是不敢在表面上表现出来罢了。
“李大人有这种想法是对的!”傅九渊点了点头,他不否认李大人的想法是对的,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会按照你大人的想法去做,所以他接着说道:“但是想必诸位爱卿心里都清楚吧!现如今边塞瘟病严重,边塞子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身在京城的咱们又怎么能大肆铺张浪费呢?依朕之见,今年的春节还是一切从简吧!”
傅九渊说出这句话以后,整个朝堂就热闹了起来,底下的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嘀嘀咕咕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其实傅九渊一早就有这个打算的,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说出来罢了,而今日李大人的这个提议,正好给了他一个说出来的机会,对于大臣们的反应,他也是早有预料的,毕竟这些大臣们没有在边塞生活过,自然是不知道边塞人民的苦的。
看着底下乱成一片,傅九渊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坐在龙椅上面,等待着他们安静下来,可是这群人好像从来就没有把他真正放在眼里一样,他们在朝堂上激烈的讨论着,甚至说越讨论越大声,就差在朝堂上上开一个辩论会了了,大多数大臣想表达的意思都是你大人的想法是对的,因为她们觉得春节一年只有一个,就应该重视起来的,当然有少部分人也是支持傅九渊,他们觉得事到如今最重要的不应该是如何过一个节日,而是应该如何解决边塞的问题。
对于傅九渊来说,这一次大臣们的激烈讨论,也让他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哪些大臣才是值得他重用的?在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他终于忍无可忍的拍了拍一旁的龙椅,沉闷的声响,使得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大臣们先是愣了一愣,随即便朝着傅九渊跪了下来,张嘴说道:“皇上恕罪,皇上恕罪!”
此时此刻的他们也终于意识到了刚刚的那些举动究竟有多么失礼,但其实在这些人中,有一些人是故意那么失礼的,因为他们想要告诉傅九渊,他们从心底里不服傅九渊,对于朝堂上面这些人的想法,富酒园不能说是清清楚楚,但也猜的个八九不离十了,他新官上任,这些人不满他也是能够理解的,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会放任这些人为所欲为,作为一个皇帝,该有的威严他还是有的。
所以他并没有立即让那些人平身,而是先沉默了几秒,然后才接着说道:“都起来吧!”
大臣们闻言,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确定局势没有错,以后才站的起来,还不忘对傅九渊说上一句“多谢皇上”。
“众爱卿刚刚讨论的那么激烈,究竟有没有讨论出什么结果来?朕刚刚没有听清楚,还要劳烦各位爱卿再说一遍,如果觉得一起说太吵的话,那么站出一位爱卿来便可以了!”
傅九渊此话一出,整个朝堂又再次安静了下来,不过这一次的安静确实十分可怕的,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因为他们不知道,如果站出来说了,那些不该说的话的话,会面临着什么样的结果?
现场一度很尴尬,就当所有大臣都以为不会有人站出来的时候,宁景之突然站了出来,他张嘴对着傅九渊说道:“回皇上,刚刚以臣为首的一群人讨论出来的结果是今年春节理应从简,毕竟边塞子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身为同胞的我们不应该在此时贪图享乐!”
宁景之此话一出,有人就站不住了,李大
人立马站了出来,然后张嘴说道:“皇上,依臣之见,宁大人还是太过年轻,有些想法也是太过稚嫩,虽然适合理的,但是确是不可行的,在臣看来,春节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传统节日,所以理应重视,臣相信边塞的子民,如果知道此事的话,也是会和臣有同样的看法的!”
“臣附议!”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臣附议!”
……
李大人话音刚落,便有接二连三的大臣站了出来,很明显,宁景之那一队人落了下风。傅九渊见状,心里也有些无奈,虽然他是皇帝,但是如果大臣们的意见都相同的话,那么他就不得不按照大臣们的想法去做,这就是身为皇帝的坏处,哪怕身处无人之巅,是万人之上,但仍旧会有很多身不由己的地方。
“在臣看来,今年春节时应该大兴祭拜,祈求上天让边塞瘟病,早日过去,还我子民健康,而不应该忽略如此重大的节日,所以对于此事,还请皇帝三思呀!”
钦天监的吴大人也突然站了出来。
傅九渊闻言,只觉得十分荒唐瘟病是否能够好?取决于气候以及大夫的治疗手段,而不是靠祭拜的,如果祭拜真的有用的话,那么每一个战士在出生前都祈求上苍保佑他们能够平安归来,这世间岂不是就没有杀戮了?他并非不敬重鬼神之事,只是觉得如果把事事都寄托于神灵的话,那么结局很有可能会更糟糕,当问题出现的时候,身为一个帝王的她,应该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地方。但事到如今,他是绝对不能在朝堂上面反驳这个大臣的,所以他张嘴说道:“此事朕还需要考虑,今日就先这样吧,改日再议!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