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你是谁?
崔挽云的裙摆被夜风掀起一角,她却连拢一拢的心思都没有,脚下的锦鞋踩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急促的哒哒声,像是在追赶着什么,又像是在逃离什么。方才赫连璟转身时那冰冷的眼神,如同淬了寒的刀锋,在她心头划下一道深深的口子,让她连呼吸都带着凉意。
身为当朝九千岁,赫连璟在这朝堂之上权势滔天,连皇帝都要让他三分。平日里,崔挽云在宫宴上远远见他一面,都要屏息凝神,不敢有半分逾矩。可今日,她与太子私会的场景,偏偏被这位权倾朝野的九千岁撞了个正着。一想到赫连璟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崔挽云就觉得后背发凉,脚步也愈发慌乱。
太子的声音还萦绕在耳畔,带着几分不舍与挽留:“挽云,夜色已深,不如再待片刻,我让人备些暖汤……”可崔挽云只觉得这话像是烫手的山芋,若是再停留半分,保不齐又会生出什么事端。她甚至没敢回头看太子的表情,只匆匆丢下一句“殿下,时辰不早,臣女先行告退”,便加快了脚步,几乎是落荒而逃。
长乐宫的宫灯在夜色中明明灭灭,映得她的影子忽长忽短,像是在嘲笑她此刻的狼狈。她攥紧了手中的帕子,指节微微泛白,脑海里反复回放着赫连璟撞见他们时的场景——他身着玄色蟒纹常服,腰间系着玉带,身姿挺拔如松。明明只是随意站在那里,却自带一股威严迫人的气势。他看到她和太子时,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没有丝毫波澜,却又像是藏着无尽的算计,看得她心里发毛。
她心里清楚,自己与太子的关系本就敏感。身为内定的太子妃,与太子私下相见虽不算逾矩,可偏偏撞上了赫连璟。这位九千岁向来心思深沉,手段狠辣,朝中多少官员因为得罪他,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今日之事若是被他传出去,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也足够让朝臣们议论纷纷。到时候,别说坐稳太子妃的位置,恐怕连崔家都会被牵扯进来,落得万劫不复的境地。
崔挽云越想越慌,脚步也愈发急促。路过转角时,她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宫女,手中的帕子也掉在了地上。那宫女连忙跪地磕头求饶,崔挽云却没心思理会,只是匆匆捡起帕子,又快步朝前走去。她现在满心都是尽快回到正殿,融入人群,仿佛只有这样,才能驱散心中的恐惧。
与此同时,太子站在原地,望着崔挽云远去的背影,重重地叹了口气。夜风吹起他的衣袍,露出几分落寞。他今日的计划本是天衣无缝,却偏偏被赫连璟搅了个稀碎,心中的郁闷与不甘几乎要溢出来。
太子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脑海里反复盘算着今日的变故。他本想着,先借着与崔挽云见面的机会,稳住礼部尚书这一重要助力。崔家在朝中根基深厚,礼部尚书更是手握重权,掌管着朝廷的礼仪、科举等要务。若是能将崔家彻底拉拢过来,自己在朝堂上的势力便能更上一层楼,日后争夺皇位也多了几分胜算。
除此之外,他更想借着今晚的机会,从崔挽云口中探探宋琼琚的口风。宋琼琚是宋国公府的嫡长子,手握京畿卫所的部分兵权,是各方势力都想拉拢的对象。太子本打算让崔挽云从中牵线,可如今计划被赫连璟打乱,别说拉拢宋琼琚,就连崔挽云都被吓得魂不守舍,这让他如何不懊恼?
他甚至开始猜测,赫连璟是不是故意在针对他。这个九千岁仗着皇帝的宠信,平日里就对他这个太子若即若离,上次朝堂上他提出的粮税改革方案,明明对百姓有利,却被赫连璟以“时机未到”为由驳回,如今又坏了他的大事,这背后若说没有私心,太子是万万不信的。
太子沿着鹅卵石小径漫无目的地走着,脚下的石子硌得他有些不适,却也无法缓解心中的烦躁。湖水在夜色中泛着粼粼波光,偶尔有晚风拂过,带来一阵淡淡的荷香,可这美好的景致,在太子眼中却索然无味。他低着头,一边走一边思索着应对之策:崔挽云那边得尽快派人去安抚,免得她乱了阵脚;宋琼琚那边也不能断了联系,或许得换个方式接触……
就在太子心烦意乱之际,湖边一个纤细的身影引起了他的注意。那身影静静地立在柳树下,身着淡粉色襦裙,裙摆绣着细碎的桃花纹样,在朦胧的夜色中,宛如一朵悄然绽放的桃花,透着几分娇俏与灵动。
太子心中一动,他在宫中见过不少女子,却从未见过这般气质鲜活的人。他放慢了脚步,缓缓朝那身影走去,心中满是疑惑——这深宫之中,怎会有陌生女子独自在湖边徘徊?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他渐渐看清了女子的容貌。女子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小巧的鼻尖下,樱桃般的嘴唇微微抿着,带着几分少女的羞涩。太子仔细端详片刻,忽然觉得这张脸有些眼熟,与他曾见过的宋琼琚有几分相似。
“你是谁家的姑娘,怎么在这里待着?”太子走上前,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温和一些,可眼神中还是带着一丝审视。
那女子听到声音,身体微微一僵,随即缓缓转过身来。当她看清太子的面容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连忙屈膝行礼,声音清脆如铃:“臣女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看着她,心中的疑惑更甚,追问道:“你是哪家的小姐?为何会在此处?”
女子抬起头,眼神清澈,带着几分怯意却不慌乱:“回殿下,臣女是宋国公府的嫡女,宋琼琚是臣女的长兄。臣女名唤宋琼瑶,今日陪同母亲入宫参加宫宴,方才觉得殿内喧闹,便想着出来透透气,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这里,还望殿下恕臣女失礼之罪。”
“宋琼瑶?”太子心中恍然大悟,原来是宋琼琚的嫡妹。他之前只听说宋国公府有个嫡女,却从未见过,今日一见,倒觉得这姑娘不仅容貌出众,性子也显得沉稳,不似一般娇生惯养的贵女那般娇纵。
想到宋琼琚,太子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
既然没能通过崔挽云接触到宋琼琚,若是能从宋琼瑶这里打开突破口,或许也是一条路。他看着宋琼瑶,语气愈发温和:“原来是宋家小姐,不必多礼。夜色已深,湖边风大,你一个姑娘家独自在此,难免危险,不如本太子送你回正殿?”
宋琼瑶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随即又轻轻点头:“多谢殿下体恤,臣女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