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积极热情的商人 - 崇祯重振大明 - 凤凰北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958章积极热情的商人

方方面面的策略,转到执行层面,都需要花费钱财。

朱由检询问毕自严道:

“现在有多少功臣缴纳了买地费用?先划拨给后勤部做军费。”

“军工生产一定不能断,要鼓励他们扩大规模。”

“收复安南后还要收复三宣六慰等地,把整个南洋纳入进来。”

“告诉商人们不用担心,今后几年都会打下去。”

对南洋的攻略,朱由检是很有耐心的,已经做好了持续十年、二十年的准备。

反正现在没有国家能限制大明,惟一限制大明的,只有大明自身的财力。

以大明当前的现状,只要有钱粮就能招揽到足够的灾民。把他们训练成士兵,就能带着新式火铳上阵。

所以朱由检最关心的是军费,做好了持续几年的准备。

毕自严想起此事就面露喜色,因为朝廷财政从未如此宽裕。

他此时已经尝到了战争的甜头,积极支持皇帝:

“已经有二十多位功臣缴纳三百多万两,臣可以优先划拨两百万过去。”

“这笔钱是提前垫付,将来卖给商人的土地收益到账后,枢密院需要还回来。”

朱由检点了点头,夸奖毕自严一番。又强调道:

“今后朝廷开拓的收益,至少要拨出一半做军费。”

“辽东土地如此,平江也是同样。”

“等到击溃安南主力后,让海军陆战队南下,横扫澜沧江一带的部族,彻底掌控那里。”

“有时间还可以召集藩属国君,让他们签订规矩条约内附。”

“凡是不愿意的,都是大明的敌人。”

已经准备好在花完这一笔军费后,售卖平江的土地筹集下一笔。

辽河套小江南卖得都那么好,平江府新江南想来更热门。

群臣听着这番话,心里各有盘算。

温体仁提出一个问题道:

“海外土地的面积,是否要加起来算?”

“有的功臣已经有了封地,却还购买土地。”

“如果在辽河套购买了一百方里,以后是否还能购买平江府的土地?”

这确实没有规定,朱由检考虑一番,说道:

“辽河套的土地,算是给功臣的优待。”

“以后还会有类似的地方,允许有封地的功臣,在那里购买永业田。”

“但是无论是谁,永业田最高就是一百方里,面积更大就需要有爵位变成封地。”

“辽河套位于辽西省,它是不允许分封的,所以最高就是一百方里的永业田。”

“平江府则不然,它是都护府可以分封,允许拥有更大面积的土地做封地。”

“但是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爵位,拥有两块及以上封地的话,需要转给有爵位的子嗣。”

这是他对功臣封赏的方式,避免他们封无可封,丧失立功动力。

满桂攻克沈阳,就被多封了一个子爵,可以在其他都护府选封地。

群臣听到这里算是明白了,一些子嗣众多的,已经想着要不要给其他子嗣捐纳个爵位。

不过大部分人想的还是立功,通过功劳获得爵位。    辽河套的土地,也凸显了独特性。这可能是他们唯一有机会,在大明的省份拥有大块土地。

尤其是皇帝接下来提到辽东和辽西的学校设置,以及开科考试、乡试名额等等,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省和都护府的区别,皇帝完全把两省作为内地经营。

——

吴世睿听说这个消息后,更是激动得不能自已。

江南乡试的难度谁都知道,他虽然被舅舅和几个表兄放在一起鼓吹,人称美秀能文。但是能不能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却是没有把握的事情。

如果定居辽河套获得应试资格,那岂不是能够轻易中举?

他有些急切地问道:

“辽西乡试什么时候举办?”

“我们购买辽河套的土地,能不能参加科举?”

温体仁抚着胡须说道:

“只要购买十方里以上土地,并且定居十年以上,就能参加辽西的乡试,视作辽西出身。”

“对你们这些出钱购买一百方里达到顶格的,皇上还有优待,只需定居五年就可以。”

“也就是说,你们现在交钱,购买一百方里土地。在辽西居住五年,就能获得辽西考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