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固定宗教格局 - 崇祯重振大明 - 凤凰北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980章固定宗教格局

“有度牒的教士数量不超过举人,最高不超过户数的千分之一。”

“这得刷下去多少人?”

听着钱谦益的转述,智旭顿时就惊呆了。

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皇帝定下这么严格的限制。

景教没有被禁教,反而是佛教会受到严重打击——

儒道佛三教之中,儒家的代表城隍道是在原本的城隍体系上新立,城隍祭司一直在扩充,基本不用担心拿不到度牒。

道教衰落后道士数量不够多,再加上和城隍道渊源很深,从道士转变为城隍祭司很容易,在拿到度牒方面,同样不用过多担心。

惟有佛教,和尚的数量在三教中是最多的,至少也有十多万人。

这些人不可能全都拿到度牒,智旭对此非常担心。

钱谦益首先和他通气,就是因为这件事对佛教的冲击最大,需要智旭帮助说服佛门。

他向智旭说道:

“陛下是铁了心用宗教推行教化,希望大明的教士走出去。”

“你看,泰西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大明传教。”

“但是大明的儒道佛三教,却连周边都没有完全控制。”

“皇上对此是很不满的,甚至打算要求所有教士都有海外传教经历。”

“本官好说歹说,总算争取了五万度牒,发给以前有度牒的人。”

“你们这些在佛教协会、道教协会任职的都不用担心,会有五千名额,专门赏给你们。”

智旭听到钱谦益这么说,总算舒了口气。

他可不想顶着高僧的名头,还要去考度牒。

考上了理所当然不说,考不上就是大劫。

所以在知道钱谦益在这件事情上的努力后,他双手合十谢过,又皱着眉头说道:

“五千名额固然不少,但是各地佛教协会任职的人员,那就不止这些人。”

“更何况还有道教争夺,城隍司也会占据名额。”

“更换度牒一定会有人反对的,需要先拉拢过来一批人。”

“是否多授予一些度牒,吸纳各地有影响力的宗教人士,让他们在相应宗教协会任职,避免发生混乱。”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钱谦益思索之后颔首道:

“可以尝试一下,如果切实可行,本官会向陛下提议。”

“只要能保障新的度牒制度顺利实施,陛下不介意多放出名额。”

“至于比例方面……”

钱谦益顿了一顿,继续道:

“皇上没有规定三教人员比例,但是对庙宇的数量,规定的是城隍司直接掌控的庙宇,至少要占一半。”

“非正神庙宇,不超过十分之一。”

“剩下的四成,就是佛道正神争夺,看你们的本事。”

“最终的教士比例,大概与庙宇数量相似。每个正神庙宇,都要有正式度牒的教士主持。”

这显然是一个很有冲击力的政策,智旭想着现有的佛门寺庙和僧尼数量,叹气道:

“看来我佛门要遭受一次劫难了,不知现有的庙宇,能留下来多少。”

“不过牧翁说的四成也不对,其实应该是五成可供争夺,只要不超过城隍司庙宇数量即可。”

钱谦益闻言愕然,然而转念一想,顿时明白了智旭的意思。

皇帝是说非正神庙宇不超过一成,却不代表必须留出一成名额给他们。

如果正神庙宇足够多,完全可以把非正神庙宇全部抢夺过来。

智旭是打算从他们身上找补,争取留下更多的佛教庙宇。

钱谦益本人是倾向佛教的,他向智旭说道:

“外道神灵的信仰,不受朝廷保护。”

“但是只要他们不违犯相关法律,朝廷也懒得专门打击。”

“今后宗教秩序,主要还是靠城隍司和佛道两教维持,压制其他非正神教会的存在空间。”

“无论佛道,想破山伐庙朝廷都是支持的,智旭大师尽管去做就是。”

说着,他的眉头一凝,又想到了皇帝对景教的保护,特意道:

“景教的教堂,内地还要保留几座,显示朝廷没有完全禁教。”

“太常寺会定下一个名单,对各地庙宇实行准入制。无论正神庙宇还是非正神庙宇,凡是没有列入名单私自建造的,佛教协会尽管派遣教士占据。”

“要保护的佛教寺庙也尽快列出来,按朝廷制度申报财产、缴纳相应的宗教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