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出彩头
◇第55章出彩头
要知道,文墨斋虽然有读书区,但是却紧临闹市,读书区的书也仅供观阅,不准损毁和抄录。
因此凡是富裕家庭出身的学子都不会来文墨斋读书。
不过苏壹的读书区主要针对的就是寒门学子,这里有特殊的积分制度,买的东西越多积分就越多,凑够积分可以免费兑换物品。
如今文墨斋的读书区开办才几个月,依然成为了寒门学子心中的读书圣地。
如今听了苏壹刚刚的一番话,在场的读书人不由得的对文墨斋的掌柜心生好感。
苏掌柜是个大好人啊。
站在最前方的读书人,突然掷地有声的开口,“我冯修生再次多谢掌柜的义举,掌柜扶我凌云志。我虽不能报答掌柜万两金,但日后掌柜若有什么事,我冯修生赴汤蹈在所不辞。”
苏壹没想到自己说了些客气话,对方直接开始热血起来了,连忙笑着道:
“我本是一微末商贾,身份低微,能得冯秀才这一句,也算是我的造化。”
又有一人站出来道:“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养天地浩然之气,行光明磊落之事。我们同掌柜的相交,是敬佩掌柜的人品,同掌柜的是什么身份,毫无半点干系。”
苏壹就喜欢这种会说话的,“好,不愧是读圣贤之书,行君子之道的好男儿。临福去拿几杯茶来,我要和诸位以茶代酒。”
几个人一起喝完茶,苏壹十分自然的混进了一群读书人,和这些人聊天说话。
在聊天中,苏壹趁机说自己年后想要举办一场书法会盟,当即引起不少人兴趣。
书法为什么会引起读书人兴趣,那是因为书法个人修养和学识的体现,一手好字能够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学识水平,更有见字如见人的说法。
不仅如此,在科举考试和官员选拔中,书法也会被视为一项重要标准。
虽然本朝没有类似的明文规定,但是这却是所有读书人心中的共识。
自从仪哥儿拜入李先生门下之后,苏壹是眼睁睁的看着仪哥儿书桌上各种临摹的名家字帖越垒越高。
当时苏壹还笑问他,模仿这么多不同的字帖,不会乱吗?
而沈从仪的回答是,集百家之长,取以精华为己用。
看着仪哥儿越变越好,苏壹再次感叹有一个好老师的重要性,同时赚钱也更有动力。
仪哥儿在往更好的方向走,他这个做哥哥的可不能落下。
“苏贤弟,你那书法比赛的时间定了吗?”对方现在称呼苏壹已经从苏掌柜,变成了苏贤弟。
苏壹道:“如今天气太冷,明年四月春暖花开之时,大家可一定要赏光啊。”
冯修生袖子一挥,“以笔会友,此等雅事,我定当参加。”
“修生兄,我的字写的也不错,届时在书法会盟上,我是不会输给你的。”
“我也不会输。”
“到时候咱们书法会盟上见。”
“这么热闹,那我也参加。”
“加我一个。”
“……”苏壹看着还没比起来,就有不少人开始放狠话,立即道:“既然大家都有兴趣,那就都来参加,我届时会给各位一一下帖子。不过既然是比赛,一定要有彩头,彩头就由我来准备。”
几个人又说又笑,苏壹一转头,猛然发现宋老先生不知道什么时候混了进来,他手里捧着一杯红枣水正笑着听这边说话。
宋老见苏壹发现自己了,还乐呵呵的朝苏壹笑了笑。
苏壹摸了摸鼻子,随便招了个理由起身走向宋老,“您老来了,正巧之前您定的墨做好了,我还想着让小樟去您家里告诉您一声。”
等走进了苏壹才发现,宋老身边竟然跟着一个十来岁的少年。
苏壹带着宋老和年轻人走去内室。
苏壹拿出一个盒子,盒子打开里面放着一只圆柱形、表面刻有牡丹浮雕的描金文墨。
这支松烟墨,是苏壹花费将近一年半才做好的,文墨周身一圈的浮雕牡丹是朱砂红与描金的配色,黑红金三色相互交织,使这支墨看起来十分与众不同。
没有文人不喜欢墨的,宋老把触手温凉的墨拿在手里仔细观察,最后点点头。
“不错,你这做墨的手艺不错。”
苏壹笑着道:“您过誉了,和真正的制墨大家比起来,我还有的学呢。”
“子理,帮我把墨研开,我要试试。”
宋子理弯腰接过墨条,苏壹道:“桌子上有砚台。”
宋子理在一旁研磨,宋老和苏壹闲聊。
“这是我曾孙,年后要下场科考。”
苏壹道:“温文尔雅,一表人才,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文质彬彬的气质,一看就是个读书厉害的苗子,宋老好福气。”
宋子理的手轻轻一顿,接着继续研磨,他还是第一次听有人对太爷这么明目张胆拍马屁的。
宋老却十分喜欢苏壹这性子,哈哈笑起来,“是啊,我这小孙子不错。”
咯吱!
苏壹听出声音不对,奇怪的转头看过去,就见少年埋头研磨,只是研磨的手明显转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