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悟剑(二)
杨晋问道:“既然重光祖师这么难学,那咱们门人弟子都是怎么悟剑的?”
大师兄道:“本门历代先辈之中都有杰出人才,创下了种种悟剑之法,并非只有重光祖师这一路。既然学不来重光祖师,大家伙便退而求其次,师法其他先辈。”
“有的以四十九招悟剑,有的则以三十五招、二十八招,我是以十四招悟剑,学的是第十九代掌门丘原祖师,这十四招是先辈们根据重光七招推演而来,练成后虽然剑意精纯上稍逊于重光祖师,但胜在不那么苛求天资悟性,易于领悟了一些。”
“你见过这十四招的,还有印象吗?”他看杨晋仍是一脸茫然,拿起剑来,手中剑光翻飞,便将这十四招一一使了出来。
他坐在石上,身子不动,只是手上试演,但杨晋一见之下,便立时忆起,的确是曾见过的。
第十四招使完后,大师兄手上一顿,看向杨晋说道:“看好了,这是第十五招,第十六招,第十七招,第十八招...”
他嘴上说着招数,手上随意挥洒,果然新招源源而出。
杨晋看得分明,这些招数与前面十四招全然不同,但一看之下,又立时可认出与前招的的确确是一种路数,都是本门剑法的风格。
这是什么缘故?
哦,剑意相同。
何为剑意,看来就是剑法的风格、特征等等,不同的剑招中都呈现出了本门剑法的相同特征,故而一见之下便即认出。
只不过识得剑意容易,出手时如何保持剑意却是千难万难了。
怪不得无空派确有真才实学,门人却不到百人。这功法也好,剑法也好,要么难得,要么难练,入门的门槛极高。一个运气不好,入门几十年,很可能便是一无所成的局面。
它这不是普及教育的模式,而是极端教育,一极教出废物,一极教出天才,主打一个两极分化...
大师兄见杨晋眉头紧锁,凝思不语,问道:“想起来了吗?虽然只以十四招为基,但十四招融会贯通后,剑意已在心中,出手之时,尽可脱去这十四招的窠臼,因势因时、随意随机出招,手上的变化又何止千招万招?”
“我的领悟虽有小成,样子上看起来是那回事了,剑意毕竟不纯,我的招式你不要学,但此番道理可以供你参考。”
经他这么一说,杨晋登时明白过来。
用前世的思维观之,七招和十四招的区别就在于,样本数量更少,从更少的样本中提炼出规律来自然也就更难。
穿越前的世界已普遍使用的人工智能,其实都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是用海量的数据喂给计算机系统,让它不断总结,最终产生的“智能”。
倘若只给计算机系统提供七招剑招进行训练,让它准确总结出其中规律,这么少的样本数据,以当时的人工智能水平也是做不到的。
但是当时技术上做不到的,并不意味着人也做不到,毕竟人脑机制和计算机系统大不相同。
计算机胜在繁琐重复劳动上可以快速高效,海量数据处理上优势极大;人脑虽承载有限,记不住海量数据,但胜在脑中有模式,一旦能提纲挈领,便能迅速把握规律。
一个牛人初涉某领域便即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究其原因,往往是新人有新思维,不受该领域固有旧念之束缚,接触难题时,反倒可能一举直中要害。
由此可见,此时自己记不起前尘往事,说不准倒是一个优势,如果把握住了剑意中的关键点,一朝顿悟,七招融会贯通也并非不可能。
想到此处,杨晋忽然记起前世做过一个项目来,跟眼前这事有些相似。
那是一个笔迹识别的技术项目,就是判断两个笔迹是不是同一个人所写。
其中技术部分比较繁杂,涉及到高等数学、神经网络等等,说实话,这种高难部分的代码杨晋是写不出来,但其基本原理倒也不难理解。
实际上就是将一个字的所有笔画逐个摘出,对笔画的形状、角度、长度、宽度、曲率、速度、加速度、压力分布等种种特征分别量化,这些特征便组成了这个字的“指纹”,然后把这个“指纹”与已知字迹特征进行比对,从而判断出是否属同一人所写。
这个识别的方法,跟人眼进行的识别字迹,已经有点相近了。
字迹识别的行家,一般也是通过字迹的间架结构,或者撇捺横竖钩提的运笔习惯等来判断。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那么大师兄第十四招以后的剑法,之所以能被自己认出仍是本门剑法,必然是因为其每一式中的劈刺砍削、撩挑斩抹等劲力方位,固然与本门祖传剑法相类似,而各招之间的起讫转折、停顿节奏,也无不与之暗合。
如此一来,新招和旧招不但在骨架上一脉相承,在血肉上也源出一系。凌厉迅捷的太衍剑意,便明明白白显露出来了。
念及此处,杨晋自觉不无道理,便拿起剑来,走到一旁,慢慢比划起来。
这七招剑法,赵新然已使过何止十万遍,纵然每一式中最不起眼的细微之处,也都已了然于胸,此时在他手上一一使出,按照刚才所想的思路寻找其中的特征所在。
大师兄看他又开始起练剑法,便闭目养神。
过了一会,听他剑风一直不停,心想此时浪费玄力,待会对敌时便处不利,于是睁开眼说道:“老五,剑法你已经练得极熟了,这时候再多练恐怕见效也不大,还是要...”
说到这里,突然喉咙噎住,眼睛猛然瞪圆,直勾勾盯着杨晋手中长剑。
原来此时杨晋手中缓缓挥动,但剑招却是见所未见的新招,虽不免生硬青涩,但在浸淫本门剑法数十年的大师兄看来,其中精纯古朴的太衍剑意,如同夜空皓月,光灿夺目,清晰异常。
“老五你...领悟了?”大师兄这话问出来,声音都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