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悟剑(三)
杨晋不答,闭目继续试演,此时手上速度渐渐加快,招式上附着玄力,剑上激发的剑气也越来越强。
也不知练了多久,一边手上挥洒,一边心中感受,慢慢的他脑中领悟渐多,出手时剑意之精之纯,不知不觉间已盖过本门众位师伯师叔,竟是大师兄生平从所未见。
三师兄等一众同门也被吸引过来观看,人人都是只需一眼,便即呆立当场。
一朝顿悟本门剑法,简直闻所未闻,若非今日亲见,谁人敢信?!
于无空派日夜愁思悟剑的众人而言,其中震撼实非言语可表。
云师妹等几位女弟子,则又是代他欢喜,又是崇拜敬仰。
但碍于逃命要紧,众人又依依不舍回去忙活救人登舟等诸事,只是眼睛始终难离这个方向。凡一有空隙,便又赶忙围了过来,人人目不转睛,又惊又叹,如痴如醉。
不知不觉间杨晋出手越来越快,一劈一削都带起了强劲剑风。
起初是山顶杂草被外泄的剑气切为成百上千片,又被劲气裹挟在空中乱舞乱绕,接着是石子石块在无数道剑气纵横中粉身碎骨,割为砂砾,继而被劲风一带,打在大师兄脸上,辣辣生疼。
但大师兄浑似未觉,张大了口呼呼喘气,眼睛一下也不敢眨,死死盯着杨晋练剑,生怕漏过他一招一式。
云卷云舒,风走风停,又不知过了多久,猛然间,天地一静,劲风消散,碎石杂草纷纷落下,斜阳余晖下杨晋收剑而立。
这一下从至动转为至静,只在一瞬之间,犹如听奏乐曲时,由高潮遽然曲终,大师兄非但不觉丝毫突兀,反而心中有一种难言的畅快回味之感。
杨晋睁开眼来,深出了一口气,只觉前心后背俱已湿透,这一番剑练下来,颇耗气力。
但自觉对剑法的领悟颇有进境,心下不免自得,忽然一声“哎呦”,道:“太阳都快落山了?我练了多久...”
再向山顶一张,只见已然只剩寥寥几人。
转身又看向大师兄,登时给吓了一跳。
只见大师兄满面通红,一双眼睛布满血丝,直直盯着自己,尤为奇怪的是,他浑身上下,无一处衣物完整,一身长衫不知怎的已经成了一道道布条挂在身上。
“师兄,你这怎么了...”杨晋话刚出口,立时醒悟,“难道我刚刚练剑时,剑气激发...”
“啐!”大师兄吐出一口碎砾,“好剑法!老五,你竟然顿悟了。”声音里带着惊喜,又隐然透出了几分酸意。
杨晋又想笑,又觉得不合适,脸上憋着,心中暗喜:“难道这次梦境为我准备的秘笈宝经,竟然是太衍剑法?!”
他奶奶的,要说太衍剑法不好,是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只是我在梦外一丝玄力也无,悟了这个剑法,没有玄力配合,只是个花架子啊。
杨晋轻咳一声,摆出一副谦虚样子,道:“我现下的领悟还是肤浅,招数间的斧凿痕迹太重,离真正的挥洒自如差得远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想到这太衍剑法的威力,扬起的嘴角还是有点压不住了。
大师兄无奈一笑,道:“我观你此时剑法,只怕连我也不是你的对手。这算是因祸得福,我无空派未来复兴有望。飞舟还差最后一趟,将费师弟他们载下去即可。咱们俩可以攀援而下。”
费师弟等人见杨晋练剑结束,也围拢过来,虽然人人带伤,但脸上均有兴奋之色,看向杨晋的眼神中更有艳羡崇敬之情。
杨晋道:“那付休竟然一直没来?”
大师兄道:“小师叔去藏经楼放了一把火,想来那些贼子贪图本派秘笈,都先忙着去抢了。”
杨晋点了点头,轻轻一声叹息。他新有所悟,难免有点手痒,要是这付休不来,倒是少了个试剑的。
忽然身后传来一声冷笑:“看来有人惦记着爷爷啊!”
杨晋一听这声音,登时大喜:刚要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他回过头来,只见一个人头慢慢从山道上冒了出来,正是付休,后面又跟着两个人。
买一赠二,拿来试招正好!杨晋哈哈一笑。
只见后面不住冒出人头,四个,六个,十二个,十五个...杨晋笑容不由得僵住。
他妈的,怎么这么多人?!
九个胸前系了黄带,另外六个都是六七十岁以上年纪,不穿甲胄,只是日常打扮。
十五人个个目光炯炯,步履沉稳,显然无一庸手。
大师兄从大石上一跃而起,对费师弟等道:“你们去崖边,这里交给我们。”
心中暗暗吃惊:“魏军竟然招揽到这么多高手为之所用。”
费师弟见对方人数众多,气势不凡,心中不免生了惧意,应了一声,带着几人慌忙退到崖边。
那十五人上得山顶后,一字站开,倒也未立即动手。
付休一指大师兄,向旁边两位老者躬身道:“师父,师叔,这人便是韩盛。”
他跟杨晋等对阵时,一副轻蔑随便的样子,此刻面对他师父师叔却是十分恭谨。
付休的师叔是个矮个子,名叫祖通,点点头道:“咱们运气不差,这小子还没跑。现今无空派身有功法又被我们活捉的有几人?
“有七个。”付休答道。
祖通道:“这姓韩的成名已久,功法自然已得真传,算上他便是八个了。太衍阵虽毁,咱们也算有个交待了。至于能不能从这八人口中问出功法来,那就不干咱们的事了。”
付休补充道:“旁边那个也交过手,他也会太衍功法。”
“好,也一并捉了。”祖通说话的口气,好似无空派等人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任其宰割了。
“姓韩的,只要你肯投降,你这几个师兄弟,”祖通说着向费师弟等一指,“我们可以饶过,不用跟着送命。”
他眼光老道,一看费师弟几人步伐,便即知道他们身无玄力,是以不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