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推演
杨晋点点头,道:“勉强可以修炼,这一个难关,大师算是过了一半。”
空眉听他如此说,心中暗喜,又问道:“请教第二个难关是什么?”
杨晋道:“第二个难关是玄理关,嘿嘿,天下可称高手者不少,但精研玄理者却是凤毛麟角,由此观之,似乎这一关比第一关要更难。”
空眉眉头皱纹堆起,问道:“玄理上没有精深造诣,难道便修不成这一招吗?”
杨晋知道若不将这个道理说透,空眉心中定然存疑,说不准还以为海汇阁故意自珍不愿示人,于是解释道:“此招既无定法,则施用前必须在心中推演。佛经上讲,「缘起性空,空性遍一切处」,自性既然并非独立而存,那么这推演的入手处,以我猜想,当从世界万象着手才是。”
众人皆是暗暗纳闷:“世间万象何其庞杂,这可如何入手?”
杨晋道:“万象可入玄理者,分为天地人三门。所谓「天」者,天时也,简单来说,推演时当要考虑时令节气,因天地间阴阳转化、玄气升降、风雨雷电都与天时密切相关,咱们中土讲究天人合一,天时变化与自身玄力生发大有干系,这一节料来大师也必赞同。
所谓「地」者,是指地理形势,也就是要将当前所处之山川地势,不论是山水草林,还是沙漠荒原,均纳入推演之中。这是周遭的草木土石皆与体内气血盈冲暗生感应,内外相连之故。
所谓「人」者,便是讲修炼者自身了。常人往往以为,修炼者只有修为强弱之别,其实不然。是男是女,是老是幼,还有体质寒热、病伤困饥、喜怒哀愁、饮食消遣等,都与玄力经行息息相关。甚至你发出一招之后,体内玄力因之耗用见少,经脉丹田因之积热见增,发招前后的你,既是同一人,又非同一人。
而最难之处也在这里,天与地者,假手于旁人推演,也可得知,但此时此刻自身体内小乾坤到底是何情状,要么不能尽述,要么无可言喻,唯有自己心知肚明,旁人无计帮忙。所以非通玄理者,无从推演,只能蒙头乱撞,运气好的话,偶尔或能使出此招。”
一听此言,空眉本来激动的心情忽然如坠谷底,半晌才道:“如此精妙繁复,非算术极精者,恐难推演此理。”
杨晋摇头道:“那倒也未必。百发百中的神箭手,未必学过算术,更无需发箭之前计算距离远近、位置高低,只要有了手感,即可每射必中。此招亦是同理,第一次使出时或需推演,但只要使出了第一次,每日练习之时,能循着天地人「无常」之理,逐渐摸索变化,慢慢生出‘玄感’,假以时日,将此招练至大成不敢说,练到小成料来是有望的。”
空眉神情顿时一振,心知无常之理自然是面前这位少阁主最为精通,当即说道:“不知少阁主能否为贫僧试推演之?”
杨晋早知他有此求,方才解说之时便在心中默默推演,便道:“大师手持惊涛令而来,在下自当效劳。但如方才所说,我只能从「天」「地」二门入手。推演而得的运功线路未必贴切,大师权当游戏,姑且一试。”
说着提起笔来,展开空眉烧掉一角的那张纸,在上面勾掉了几处,又添上了几个字。
然后将纸张递到空眉面前,说道:“请大师一试。”
空眉暗暗纳闷:“推演得这么快么?”双手接过,见杨晋将原法门的运气法门做了三处修改,改动不能说小,却也并非与原来全然不同。
他暗暗运力,循着法门一试,面色顿时一变。他连忙将纸张放在地上,盘膝坐好,深吸一口气,又依法运气,忽然右手下探,砰的一声按在地上。
这一掌说来也巧,正好按在了他上午留下的掌印之侧。只见空眉抬起手来,一个新掌印出现在旧掌印之旁,两个掌印一般大小,也是一般深浅。
众人见他这一掌与旧一掌似乎无甚差别,心中均想:“这‘两手空空’也不见得如何厉害呀。”
只有空眉面露狂喜之色,怔怔看着自己的右手,似乎犹有点不敢相信一般,他竭力想要镇定,但手臂仍不住地微微颤抖。
原来他自习练此招以来,气旋始终无法发力,只有方才这一掌时,清晰察觉到一股玄力自丹田气旋发出,并未刻意用力,这一掌便按入石板中。他抬手之时,清楚看到掌下一缕石粉如面粉一般,随着厅内微风轻飘吹浮,那是碾石为粉的上乘境界之征兆,确实与寺中武经记载相一致。
生平第一次用出了“两手空空”,成为了寺中十数年来第一人,如何不叫他惊喜若狂?!
杨晋道:“看来这个法门,也能将就一用,恭喜大师迈出了第一步。”
空眉强自按捺惊喜之情,躬身道:“多谢少阁主指点。不....不知这第二步该如何迈出?”语音竟也有点微微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