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超级IP:互联网时代的跨界营销》(9)
附赠:《超级ip操作路线图》一个具有超级内容的好的ip如何才能养成?养成后又该如何在市场上操作,收割它的商业价值?很多人都想知道怎么才能创造超级ip。这条道路看似稳赚不赔,但其实需要遵循很多规则,在“超级内容+当红明星+热点话题”这条“三位一体”的ip运营之路上,真正重要的不是在做什么样的ip,而是你有没有ip思维。
第一步:顺应市场的“思考”
关键词:既要有ip思维,也要有市场头脑
从市场行为去想,立于不败之地
衡量一个ip的价值,首先需要从市场行为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产品思维。许多人在这个环节都有一个误区:我的产品很好,为何形成不了一个ip?答案特别简单:当你冷漠地忽视市场时,市场一定也会冷酷地忽视你。
站在市场的角度,你就会看到第一个问题:现在的主要消费群有什么特征?然后,你就会想到第二个问题:年轻人都想要什么?继而你就能看到市场的行为,再去思考自己的ip如何操作,就获得了一个扎实的根基。
即便是经典ip,也要顺应市场
即使是那些已被历史证明的经典ip,它也要顺应市场。例如3d版的《泰坦尼克号》《大圣归来》,它们都有经典的历史作品作为依托,但仍然要分析市场的需求。如果市场暂时不需要,经典作品也只能摆在书架上,留给我们一个人重温。
顺应市场的“思考”,就是想想“观众的期待”是什么
在创造和操作我们的ip前,拿出一定的时间——可以是5分钟,也可以是3个月,考虑好一个决定你生死的问题:观众的期待是什么。观众对市场是有期待的,他们的想法是市场的基础,他们的需求就是市场的行为。满足观众的期待,可以让你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步:预判用户的“口味”
关键词:预判用户的喜好,而不是跟风
用户的口味总是在变化的
你要清楚地理解什么是“用户”,以及什么是“用户的口味”。用户在今天的喜好不代表就是明天的市场。很多人在两三年前看到家庭情感剧的火爆市场,于是开始投资操作,但是现在都没有取得好成绩。因为在你的产品出来后,用户的口味已经改变了。
要看到未来的变化,而不是跟从现在的风气
你要做好预判,在用户还喜欢a的时候,就想到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会喜欢b或c,然后提前进行工作。要根据产品的周期,对产品从上市到销售两年内的市场有一个综合的判断,分析和判断那时候的用户究竟喜欢什么,看到他们口味的变化。这既需要你有长远的眼光,也需要你有缜密的思维和足够的耐心。
第三步:无限放大“原创性”
关键词:原创是超级ip的核心
必须努力追求原创性
你会发现越是原创的作品,演绎出来的ip在市场上就越有衍生和带动的价值。原创是超级ip的核心元素。比如从《屌丝男士》到《煎饼侠》,从《哈利·波特》到《美国队长》系列,它们都是从一个原创故事改编而来的。努力创作精品的原创内容,这是一个ip走红的基础。不管是作品ip还是个人ip(网红),都要具备原创的能力,能为用户提供一些原创的东西。
原创ip能为我们带来最大的延展性
优秀的原创ip可以引领一个产业——带动周边产品的衍生和销售。最好的榜样就是迪士尼,通过改编和形象授权,后续的市场开发会拥有光明的和无限的前景。所以要鼓励原创,要尽可能地用工匠精神去打造原创。
第四步:宣传的本身也是内容
关键词:写一份超级文案
“宣传策划”本身就是一个优质ip
学会写宣传文案,学会策划营销自己的产品。营销和宣传本身就是一个新ip。同样的产品,如果你能写出一份非常到位的宣传策划,就能取得比对手更好的成绩。宣传自身也是产品,因此要格外重视。要从内容中发现值得宣传的东西,然后放大它。
宣传要找准用户的“心锚”
“心锚”就是我们听到一首歌,忽然就被勾起了一些感动的情绪或者温暖的记忆。我们在做宣传时一定要找到用户的“心锚”,去发掘和创造那些能打动他们的思路,引爆用户心中的情感。
第五步:利用互联网的天然优势
关键词:充分利用互联网
利用互联网的一切优势
相比传统行业,你要明白互联网的优势是什么:个性化、人性化、公平性和实时的交互性,以及资源的共享性。这些独属于互联网的特点,能够为我们的创意及产品提供意想象不到的帮助。只要你善加利用,互联网就能成全你的梦想。
用互联网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我的用户在哪儿?”
在使用互联网时,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寻找用户。我们的用户究竟在哪儿?我们有了一个好的产品,有很好的渠道,但没有用户,又如何能成功呢?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去定位自己的用户,分析他们的数据,总结他们的消费习惯,这是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
第六步:想想看,是哪些因素在决定“品质”与“口碑”
关键词:影响ip的品质与口碑的因素是复杂的
找到环境因素
有时候,突然变化的环境因素让人措手不及。比如企业的实力、决策者的决断力、机遇的变动、不确定的干扰等。这些环境因素会让一部好作品以惨淡的市场收场,同时也会影响我们的品质与口碑。因此,不要迷信自己对于局面的掌控力,要想到一切的可能性,并建立预防机制。
找到时间因素
比如,同样的一个项目或产品,但制作和上市的时间不同,就会有全然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特定的市场是需要时间窗口的。有的电影前几年没人关注,今年却可能火得一塌糊涂,这就是影响ip的品质与口碑的时间因素。选择正确的时间操作一个特定的ip,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出众的能力。
第七步:要有卖点和概念
关键词:没有卖点,也要制造卖点
有时候必要的槽点也是卖点
一个好的ip未必就全部是由优点组成的,它还需要在局部有一些无伤大雅的缺陷——也就是槽点。用户的吐槽会促进ip的传播,引爆全社会的关注度。比如“五毛钱的特效”等观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其实正是一些超级ip得以迅速蹿红的卖点之一。
任何一个ip都必须有配套的商业概念
在ip演化成产品推向市场之前,就要有一个配套的商业概念,否则,又如何打造自己的生态圈?就拿电视剧来说,不管是“先网后台”的首播模式,还是付费收看的收益模式,都属于产业链的核心部分,关乎能否顺利地收回投资。
第八步:跨界整合
关键词:小ip如何高效跨界?
小ip的跨界原则
对于很小的ip来说,比如个体创意者,要跨越不同的行业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第一,缺乏资金;第二,缺乏团队力量。这时候要采取跨界营销,就不要用爆款去做市场的头部,而是先从细分市场做起。长尾理论在ip思维中仍然有着广泛的用武之地,通过细分市场的成功,吸引投资者关注,再逐渐向上游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