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决战开始 - 国运战场,开局抽取自刎乌江 - 白衣如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9章决战开始

各方兵力分布与战略部署:

蜀汉(总兵力40万):

1、南路军(平吴路-主动进攻):

主帅:韩信

副将:吴懿

兵力:10万精锐

任务:攻打荆州,主动寻求与东吴陆军主力决战,目标为击溃或歼灭其荆州兵团,打服孙权,彻底解决东南隐患。

2、东路军(奇袭路-致胜关键):

主帅:姜维

兵力:2万水军(操作“兴汉”号钢铁舰及护航舰队)

任务:以“兴汉”号为绝对核心,扫荡长江,霸占所有关键码头和港口,夺取制江权。随后,由运输船队将2万匹战马运抵江东。姜维麾下的2万水军即刻就地转化为2万精锐骑兵。这支骑兵将在江东富庶之地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以战养战,肆虐吴地,破坏其腹地,牵制其国力,甚至威胁建业,最终目标是配合韩信,迫使东吴彻底臣服。

3、中路军(主战场-战略对峙):

主帅:诸葛亮

副帅:夜玄

偏将:张嶷、张翼

兵力:20万大军(蜀汉最核心的主力)

任务:出陇右,进逼函谷关,与司马懿主力遥遥相望。战略转为防守态势,依托有利地形和坚固营垒,吸引曹魏主力来攻。凭借关中、陇右雄厚的人口和粮草储备,蜀汉完全不怕消耗战和时间战,意在拖住并消耗司马懿的50万大军。

4、西北守备军(保障侧翼):

主帅:王平、廖化

兵力:3万部队

任务:驻守斜谷等汉中北部关口,保障诸葛亮主力军团侧翼安全,并防御来自曹魏方向的可能攻击。

5、重地守军:

主帅:魏延

兵力:5万部队

任务:镇守首都长安,总督后方,保障后勤线绝对畅通,同时作为战略总预备队,随时视战局发展支援诸葛亮中路或韩信南路。

曹魏(总兵力80万):

西方主力军团:

主帅:司马懿

副将:张辽

兵力:50万大军

任务:于函谷关一线与诸葛亮20万汉军主力对峙。由于蜀军转为守势,且诸葛亮深沟高垒,司马懿面临巨大的进攻压力,必须寻求突破,否则将被牢牢钉死在此地。

西方偏师(进攻兵团):

主帅:夏侯惇、曹仁

兵力:30万大军

任务:对蜀汉的防线发动进攻。主要攻击目标为魏延镇守的长安和王平、廖化镇守的斜谷方向,企图牵制蜀汉兵力,缓解司马懿正面的压力,甚至希望能打开突破口。

东吴(总兵力30万):

水军:

兵力:约10万

任务:布防于长江沿线,发挥长江天堑的作用。

陆军:

兵力:约20万

部署:其中15万主力部署在荆州地区,由大将统领,准备迎击韩信的10万进攻部队。其余兵力分散布防于国内各要地,特别是建业周边。

此兵力分布体现了蜀汉全面进攻、重点突破的战略:韩信、姜维主动出击打垮东吴;诸葛亮则凭借国力优势,转入防守,以静制动,消耗曹魏最大的主力集团;魏延等人确保大后方万无一失。整个战局的压力完全抛给了曹魏和东吴。

函谷关外,秋风萧瑟,吹拂着连绵数十里的曹魏营寨。中军大帐内,司马懿面沉如水,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上的地图,那上面标注着诸葛亮汉军壁垒森严的部署。

曾几何时,是他司马懿深沟高垒,任凭诸葛亮如何挑战、羞辱,甚至送来妇人衣饰,也岿然不动,静待蜀军粮尽自退。那时,他有整个中原的粮草为后盾,有强大的国力支撑他打一场消耗战。

如今,攻守易形,天地翻覆。

坐拥关中、陇右两大粮仓的蜀汉,后勤之充盈今非昔比。反而是他司马懿,率领着五十万大军(其中三十万是新募之兵),每日人吃马嚼,消耗着大量的粮草,背后是人心惶惶的洛阳。时间,不再是他的朋友,而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他必须进攻。

“传令!打造攻城器械,三日后,试探性进攻蜀军营垒!”

司马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