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二)熙元四年春,…… - 三国之女帝上位手册 - 秦方方方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收服(二)熙元四年春,……

收服(二)熙元四年春,……

熙元四年春,洛阳牡丹花会。

刘琼牵着宋恪的手,微服于洛阳,锦衣卫暗处严阵以待,她漫步在花团锦簇的园中。春风拂面,带来阵阵花香。远处,丝竹声声,笑语盈盈。

“你看那株魏紫,”刘琼指着不远处一株盛开的牡丹,“开得真不错,花瓣层层叠叠,宛如锦绣。”

宋恪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只见那株牡丹通体紫红,花瓣繁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伸手扶起这朵,他的手指修长,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

“真美,”她感叹道,“今年的牡丹经过几年培育,比以往更好看了,难怪有诗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宋恪反手握住了她的手,他们的关系仿佛真就这么破镜重圆,抚平了以往的恩怨,他们都闭口不言先前的纠葛。刘琼并不在乎感情的细节,他们是天家,只要不出乱子就行,毕竟当皇帝的恋爱脑,那肯定就是拿江山在开玩笑。

她看着朝堂的功臣集团,几乎重臣全是打天下时的人,如一块铁板,他们现在又互为姻亲,结为儿女亲家,她需要有人来为她打破这块铁板。

那么外戚是最好的选择,再说曹操快六十了,再不让他奋斗一下,他都快入土了。去年黄老将军就老故,让她痛失一老将。

她的朝堂官员应该是流动的,而不是现在这般僵在这,导致她动也只能动下面的人,上面已经固化,她动还会被骂是卸磨杀驴,翻脸不认人。

如今还好,再过几年他们要是胆子大了,儿女亲家出什么事,给她整个大的,她能连根拔起吗?

她就不能让他们生根,侯爵都可以给,但实权不能靠血缘关系传递,这雷就不能埋。

宋恪看着这些牡丹,“去年春天,我们在院中种下了银杏,如今还在生长,再过两年,也枝繁叶茂了。”

刘琼笑着看着园中景,“那是根小树,故而长得慢,洛阳街边的银杏都是移植的大树,今年秋天,宋郎往洛阳一走,就能看见遍地金黄了。”她回头问跟在身后的云起,“云起你说对吗?”

云起一光是侍女,她与云时师出同门,都是能耐的剑客,“对,去年秋日,百姓知道陛下为皇后所植一城的树,都在夸帝后感情甚驽,很多有情人效仿,婚后一起种下一颗,日后见树如见初时景。”

刘琼手中纸扇敲了敲她脑门,“不错,还得是你会说话。”

云起装模作样惊呼一声。“奴婢会说话,怎么主家还敲打?”

刘琼笑了笑,一行人继续向前走去。园中游人如织,或驻足赏花,或品茶论道。远处,一群仕女正在花间嬉戏,银铃般的笑声随风飘来。

“我们去那边坐坐吧,”宋恪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凉亭,“听说那里的牡丹糕很有名。”

刘琼点点头,两人走进凉亭,要了一壶清茶和几样点心。牡丹糕做得精致,形如牡丹,入口即化。云时尝后确认无事,他们才尝了几口。

“去年园中办春日宴,后来陛下开放了牡丹园让百姓买票可入,这里头便热闹极了,若不是限制人数,我们都挤不开。”宋恪抿了一口茶,“如今园里传唱的诗文更多了,不过依旧是子建拔得头筹。”

刘琼突然听到一阵琴声,那琴声清越悠扬,宛如天籁。她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白衣女子正在花间抚琴。那女子眉目如画,气质出尘,宛如仙子下凡。

“是南乔!”有人惊呼。

刘琼咳了咳,南乔因是她的专属琴师,极为她夸赞,后来二十五出宫嫁人,因着声名远扬,如今已是洛阳最有名的琴师,名声越传越大,据说她的琴声能引来百鸟朝凤。

刘琼起身,觉得也逛够了,“走吧,我们此次微服,要是被认出来麻烦就大了,安保可没带够,谢恕已经很紧张了。”

他们坐回马车上,朝宫门驾去,“陛下,匃奴王族你打算怎么处置呢?”

刘琼觉得,她重新找人去管匃奴是不现实的,不说匃奴人服不服,万一汉人官员在草原,那去一个嘎一个,就很尴尬。而且匃奴王庭,怎么说呢,世代与汉人联姻,汉皇送了那么多宫女公主,才成了如今局面,她要是一刀给嘎了就很难评。

“丞相与我说,草原打下来,威慑一下就可以将人放了,草原继续如以往一般,成大明附属上供,互通有无就行。但我都打下来了,吞不下去,吐得彻底也不甘心,管不管得到不重要,至少版图得是我的吧?”

宋恪想了想,“单于呼厨泉已经死了,但左贤王刘豹还活着,他与蔡文姬的儿子,已经完完全全汉化了,他未来的孙子刘渊,非常精汉,我们已经打下草原,那是块好地方,只派汉人去他肯定活不下来,但要是让汉人只当监察,每三年一换,还是可行的。”

刘琼眼睛一亮,“你细说一番。”

“民族间习性不同,就是生活在一个草原的羌与白族,他们都没法互相统治,更何况胡汉,胡人一边憎恨汉人,但又一边渴望成为汉人,让汉人去统治,他们必是不乐意,所以三国历史有七擒七纵孟获,蛮夷只需臣服,很难管束,这是共识。但我们并不需要去统治,他们的生活也不需要汉人去指手画脚,我们要的是那块地盘,那里的资源与牛羊,他们汉不汉化,这是汉文化去融合的事,不需要我们操心。”

宋恪想着今岁大灾,是收服草原的好机会。“其实不服管的匃奴王族早带人往西边逃了,留下来的都是与汉人有千丝万缕关系,比如刘豹,被献帝赐姓为刘,他心甘情愿为汉臣,”宋恪想着刘豹,前些日子入洛阳的兴奋劲,那乐不思胡的模样,顿了顿。

要不是拉住他,他甚至还有脸去找蔡文姫,他就是那个掳蔡文姫的左贤王,两人还有二子,如今蔡琰是闭门不出,就是怕沾上。

“这样的人不如再赐他官职,让他回草原,但王庭肯定不能再有,领大汉官职俸禄,再与他们一地配上一个御史监督管理,三年一换就行,让草原自治,朝庭并不管束,但草原融为汉地,草原人也可以去幽州找工作,但工作都是要会汉语,识字识数的,他们为利就会学,以后草原官职并不是继承,让草原人自己考,草原与中原通商,互通有无,那里的马匹,牛羊,牛奶羊奶,都是我们需要的,还有大量矿产资源,我们的盐与茶,粮食与衣物他们也离不开,这样慢慢的过几十年,就融为一体了。”

刘琼听了,觉得不错,地方自治,“但一点将士与官员不放,他们养肥了,就像大唐的疆域,对关中虎视眈眈呢?”

宋恪觉得这不是问题,“陛下,我们并不是大唐,没有那么大方,重要的兵器锻造,火药,大炮,还有发明都属于机密,要成立保密局,别说胡人,就是地方上敢私下实验,也以叛国论处,锦衣卫的作用不就于此?”

况且如今小冰河时期,草原人根本没机会猥琐发育,那边会一年比一年残酷。

“陛下,幽州放出一块地方,还有益州也是,让草原人冬天避寒之用,人一旦过过好生活,再让他们回以前那般如毛饮血的日子,他们自己都会不愿意。废王庭的作用就在此,今后他们的长官由朝庭指定,况且我们并不指定一个人,让他们一人负责一块,权力一分散,御史也好监督。懂汉字是考试作官前提,给出学校名额,匃奴贵族自然会送孩子来洛阳,蓟城读书,现在看似乎没改变多少,但再过几代,就民族融合了。几十年后,保持他们的习俗,但思想已经是汉人了,自此,草原就是汉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过几百年,草原自古以来就是汉人疆土。”

刘琼一锤定音,“好,就用皇后的办法,我们不光对匃奴如此,对杂胡蛮夷,山越等少数民族也如此,当资本环节将这些人利益牢牢绑在中原,如拧镙丝一样越拧越紧,我们就成为了一体,以后读书人也多了,再让汉人官员去胡地,就自然而然了。”

“陛下圣明。”

“皇后真是朕股肱之臣。”

刘琼将宋恪的提议在内阁一说,大臣们纷纷眼睛一亮,直夸皇后是谋国之言。

这过于阳谋,如今匃奴还没法拒绝,叛逆已经跑路,草原是囊中之物。

刘琼将这事定下来,其实刘豹一点也不想回草原当官,他觉得洛阳真是神仙居所,但是要么死要么回,他与王族就回了,如今草原划得很细,他们兄弟各管一地,先去幽州安抚族人,不过他倒是可以把王庭的孩子们留下来。

刘琼想到蔡琰,她估计并不想再见孩子,便只许他们孩子去蓟城读书,一点也没有收质子的想法。

御史大夫空缺,刘琼让法正平升为御史大夫,众臣虎视眈眈盯着丞相之位时,刘琼夸了荆襄这些年的治理,众臣心道不妙,结果最不想的事还是发生了。

刘琼升曹操,让他从封疆大吏,升为左相,连升三级,强势进入中央。

自此,曹操变成曹·国丈·丞相·操,重臣们简直面面相觑,丞相的位子,怎么这般给了外人,陛下这是色令智昏,色令智昏,万一以后曹家狼子野心,江山大业岂不是会被奸臣所夺?!

刘琼并不在乎,她上有太上皇的武将集团,下有功臣一堆,将她置于中间,每做什么事都得三方撕扯,又阶级固化,她要打破这局面,当然只能以毒攻毒。

再说,外戚是刘家江山躲不开的,压制也没用,不如让她用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